“腰部主播双11没流量”!头部主播砸钱投流,中小商家陷两难:不投没流量投了不赚钱

红星资本局11月5日消息 随着双11大促开启,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不少中小主播和商家在社交平台发声,称直播间流量断崖式下滑,投流成本高企,他们陷入“不投流就没流量,投流又赚不到钱”的两难境地。

在上述中小主播和商家看来,双11大促流量下滑的原因,与头部主播“砸钱”投流和平台流量机制变化有关。

随着流量费用上涨,投流支出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有专家表示,如今电商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疯狂投流”时代将落幕。

%title插图%num

直播带货 资料图 图据ICphoto

200万粉丝主播:中腰部主播双11没流量

小主播、商家称流量断崖式下跌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期有不少中小主播和商家在社交平台发声,称双11大促开始以来,其直播间流量断崖式下滑,投流成本被推高,他们正面临“不投没流量,投了又赚不到钱”的两难选择。

11月3日,在抖音经营女装直播业务的郑女士(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10月中旬开始,她的直播间流量突然变差,曝光量和营业额降了一半以上。而这个时间,刚好是各大平台宣布开启双11大促的节点。

双11被称为电商人“春晚”,但郑女士直播间的流量却不增反减。一个直观的数据对比是:7-9月,郑女士的直播间每天仅靠自然流量,就能卖出100-200单;但从10月中旬开始,直播间付费投流才卖到50-60单;如果不投流,每天只有20-30单。

在拼多多做电商的葛女士(化名)也感受到变化,葛女士展示的店铺曝光量显示,10月15日,其店铺1小时内的曝光量超过900;但到了10月16日,同一个时间段,这个数字变成了约160,曝光量下滑超过83%。她告诉红星资本局,10月中旬至今,其店铺总曝光量下降了约40%。

“中腰部主播非常惨,双11完全没流量。”近日,短视频平台粉丝超200万的带货主播杨发发,也在接受浙江卫视采访时说。

流量暴跌,主播和商家的投流成本则被推高。

电商从业者苏女士(化名)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双11大促期间几乎没有自然流量了,商家只能花钱开推广,平时2元的点击现在涨到了5元。

郑女士称,曝光量变低后,她开始在平台投流,每天投入费用近200元。

头部主播商家“砸钱”投流

平台流量机制发生变化

与中小主播商家形成对比的是,这个双11,头部主播们的数据依旧亮眼。

10月12日至10月16日,“与辉同行”直播间平均观看人次超过1800万;李佳琦淘宝直播间双11预售首小时访客人数同比增长超45%,破亿元速度及成交额均超去年同期。

在上述中小主播和商家看来,双11大促流量变差的原因,与头部主播商家“砸钱”投流和平台流量机制变化有关。

“这样(双11流量下跌)不是一两年了,我们都习惯了。”从事直播电商行业7年的关先生(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大促期间,平台流量池子就那么大,随着头部主播集中开播、流量竞价加剧,千川等投放平台的千次曝光出价被持续推高,中小商家想要直播间流量不下滑,只能出比以往更高的价格获取流量。

关先生认为,对于中小商家来说,直播是常态,不用刻意为了抢大促销量而损失自己的利润。因此在大促期间,中小主播、商家不用刻意去和头部竞争,也不用额外增加投流成本。

事实上,头部主播商家“砸钱”投流早已不是行业内的秘密。

杨发发在采访中表示,贾乃亮、“广东夫妇”、“交个朋友”等头部主播把流量瓜分完了,“他们付费投流力度非常猛,(可以达到)80%,如今已没有不投流的头部主播。过去平台100个直播间中,有50个打广告,另外50个能吃到自然流量,但现在不会了,没有自然流量。”

另据蓝鲸新闻报道,辛巴早在2021年的一场直播中,就自曝买流量花了2500万元。

这种规模的投入,本质上是在竞价购买平台的公域流量,推高了所有主播的流量成本,让预算有限的中小主播难以竞争。

除了“砸钱”买流量,头部主播还会用高额补贴吸引消费者。关先生表示,双11大促开始的第一至第二天,各大平台的头部主播都会在这时进行大场直播,原本在中小直播间观看的消费者会被吸引过去,这也导致很多中小主播、商家反映流量变少。

头部主播“神仙打架”的同时,直播间流量生态也发生了变化。

自去年开始,品牌自播(又称“店播”)逐渐成为直播电商的新趋势。《2025抖音电商店播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通过直播带货获得收入的商家中,店播商家占比69%。淘宝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淘宝直播年活跃买家数超2亿,核心店播成交同比增长36%。

这也意味着,曾经流向中腰部主播的预算和流量,越来越多地被品牌方用在了自己的直播间。

流量成本居高

直播电商迈入下半场

对于中小主播和商家反映的双11流量变差的现象,11月4日,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不仅仅是今年双11,该现象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

丁道师提到,电商行业已全面迈入红海竞争阶段,市场蓝海已不复存在。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供大于求成为常态,获取订单越来越难。各平台为争夺市场份额,各商家为了争夺用户,陷入“内卷”,进而推高了流量价格。

上市公司也在财报中提到流量获取成本高企。交个朋友(01450.HK)2025年半年报显示,直播电商行业呈现出了规模扩张与竞争加剧并存特征,全行业面临流量获取成本上升及用户数增速放缓等多角度挑战。

随着流量费用持续上涨,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企业的投流支出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其中提到:对潜在广告受众基于模糊画像、分类、标记或者其网络地址、浏览记录等,运用人工干预、算法推荐等精准投放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认定其受众具有不特定性,适用《广告法》。

流量成本居高、监管收紧,构成了当前电商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早期行业快速扩张,流量获取成本相对较低,企业依靠“流量红利”实现增长;中期参与者增多,流量竞争加剧,成本上升,企业开始依赖低价、补贴;如今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疯狂投流”时代即将落幕。

红星新闻记者 强亚铣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