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券商2025年三季报披露已经落下帷幕,但资本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热情丝毫不减。11月6日,券商板块大幅上扬,当日Wind券商指数涨1.31%,47只券商股上涨。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50家上市券商全部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向增长,其中5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0%,15家增速超过100%,30家超过60%。从细分业务来看,10家上市券商四大业务全部上涨,没有任何一项“瘸腿”,堪称全面开花,这其中就包含了东吴证券。
财报显示,东吴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2.74亿元,同比增长35.45%;归母净利润29.35亿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23%。截至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到2169.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02%。从业务表现来看,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上涨49.35%、16.13%、22.73%、45.96%。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东吴证券在财报发布当天公告称,拟为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下文简称“董责险”),每年保险费总额及责任限额以最终签订的保险合同为准,保险期限为12个月。该议案已经过董事会审议,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新公司法施行后,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显著增多。不过从券商行业来看,过去五年内投保董责险的并不多,东吴证券是继浙商证券、红塔证券之后又一家“上保险”的券商。
11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东吴证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监管趋严加重了董监高的管理责任,比如其他公司出现违规情况,尽管董监高本人没有直接参与,但都会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该人士解释道,如果董监高本人因此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时董责险就可以对本人进行一定的赔偿;投保董责险是为了让高管人员更积极地履职,发挥专业作用。

来源:上证路演中心
四大业务均实现增长,资管业务增幅排名行业第六
从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A股仅有10家上市券商四大业务齐涨,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6家头部券商,还有东吴证券、长城证券、国联民生、国金证券等4家中型券商。
财报显示,东吴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2.74亿元,同比增长35.45%;归母净利润29.35亿元,同比增长60.23%。
从业务表现来看,前三季度东吴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49.35%;投行业务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16.13%;资管业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22.73%;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达到35.53亿元,同比增长45.96%。
放到行业来看,50家上市券商中仅有14家券商实现资管业务增长,东吴证券该项业务的增幅排在行业第6名,仅次于中金公司;有29家券商实现投行业务增长,东吴证券该项业务的增幅排在行业第22名。
11月4日,东吴证券举办2026年度策略峰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力表示,近年来公司深刻把握时代机遇,坚持稳健经营与开拓创新并重,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业绩创出历史新高,核心业务领域优势进一步凸显,北交所业务、公司债(含企业债)承销业务排名行业前列,研究业务排名行业前十。
据东吴证券公众号10月30日发布的文章显示,公司累计保荐北交所上市企业15家,目前在审8家;行业排名方面,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的北交所上市数(保荐上市企业)位列行业前三名。债券方面,今年以来公司债(含企业债)承销规模超1000亿元;承销各类科创债、绿色/碳中和债、乡村振兴债、中小微支持债40余只,承销规模合计超120亿元。
为董事、高管投保董责险,公司:希望高管更积极地履职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东吴证券发布三季报当日,还披露了董事会决议公告,其中一项为拟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
公告显示,目前东吴证券在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有24名,包括董事长范力、总裁薛臻,以及4名副总裁、1名首席风险官、1名首席信息官、5名执委、1名合规总监、5名董事、1名职工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和4名独立董事。
上述东吴证券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预估保费总额在几十万元,对公司来说是一笔微乎其微的支出,但却是对高管履职的保障。该人士强调,以公司的合规管理情况,实际上出险的概率非常小,但投保董责险能让高管更积极地履职,也希望管理层能更好发挥专业作用。
公告显示,该议案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并同意董事会转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办理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的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确定保险公司、保险金额、保险费及其他保险条款等。
同日,东吴证券还公告称不再设立监事会和监事,因此本次的参保人员中并不包括监事。
据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公告,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券商仍在少数。过去五年内,仅有红塔证券、浙商证券为公司高管投保董责险,其中浙商证券从2021年便开始购买董责险。
今年4月,浙商证券公告,拟继续投保董责险,责任限额1亿元,保险费总额为不超过50万元,保险期限为12个月。公司表示,这是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促使公司董监高人员独立有效地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责,保障公司董监高的权益。
而红塔证券则是在去年3月就通过了议案,彼时公司董事会会议同意公司为董监高人员投保责任保险,保险费总额每年不超过80万元,共计240万元以内,保险期限为一届董事会3年。
除此之外,大多数券商现阶段仅将该事项写入公司章程,有的还针对独立董事专门制定投保制度。例如,9月以来,包括中银证券、长城证券、国信证券、西南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等7家券商在公告中表示建立独立董事的责任保险制度。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一现象符合近年来A股董责险投保率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包括券商在内的上市公司在新公司法正式确立董责险法律地位后,日益重视董责险的积极作用。
王民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投保董责险降低管理层的履职风险,挽留优秀人才,激励管理层更好地履职;通过保险人的外部监督效应可以抑制公司违规行为,缓解企业代理问题,同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赔偿资金的保障,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