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家海外企业和27家机构,是连续八届进博会从未缺席的“全勤生”,也是进博会溢出效益的最佳见证者。
“No honey, no money!No money,no honey!” (没蜂蜜,就没钱,没钱,就没甜蜜生活。) 非洲中南部小国赞比亚的卡布韦原始丛林里,酋长拍着星贤的肩膀笑着说。
今年10月,睦朋得野生蜂蜜有限公司中国负责人星贤为进博会专门飞回这片红土地,确保十几天后,赞比亚的“液体黄金”能在上海场馆如期开盖。届时,也就是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

第八次参加进博会的赞比亚蜂蜜。王莹/摄
时间拨回2018年,经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推介,睦朋得蜂蜜只带了100多瓶赞比亚蜂蜜闯进首届进博会,进驻9平方米标摊,是第一家把非洲蜂蜜出口到中国的公司。 “第二天就卖空了,要不是想留样品,第一天就得‘秒空’,后面连样品都没了。”他回忆说,“上海国药集团现场拍板,40多家药房下了1000万元的订单,我们第一次感受中国市场的‘大胃量’。”
好消息传回了赞比亚,睦朋得蜂蜜给员工放了假庆祝,赞比亚驻华大使也来到展台“点赞”——进博会的大订单将会给当地人增加很多就业机会。

睦朋得蜂蜜展台 王莹/摄
让野生蜜真正“翻山越岭”来中国,其实非常不容易,除了赞比亚本国政府的支持和放行,最大的难点在于检疫与保鲜。睦朋得蜂蜜所有的机器和设备全部来自中国定制,再运到赞比亚。从中国购买的蜂箱把蜂巢从树上搬到树下,让纯天然变成安全可靠;公司手把手把如何加工成灌装蜂蜜的技术教给工人,稳定品控。2018年,中国海关总署5人专家组深入原始森林15天,从割蜜、过滤到封桶全程考核,为这个最不发达国家农产品输华写下第一份蜜源安全范本。
市场端呈现“滚雪球”效应:三年间,公司蜂蜜单品类年销售额突破 300 万元;阿里巴巴和绿地集团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德国药企开始成吨采购公司原蜜用于制药。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蜂农端—— 300 位当地部落村民“认领”蜂箱,过上“甜蜜生活”。高中毕业即失业的弗兰克跟着哥哥的脚步加入睦朋得,从搬运工成长为小主管,月薪由 300多元涨到近800 元,还自考了大学,在公司里认识了未婚妻,年底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我对进博会有很感恩的心态,”星贤向记者表示, 因为有首届进博会的加持,有了一个基础的订单,我们才能在把工厂开下去的同时,能够把蜂农养活,后面拿到国外的订单,又是一笔增加效益,后续,公司还老带新的增加很多产品品类,用中国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进博会那一次参展对小企业来说就是那个“一”。
星贤坦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中国银行不仅撮合公司参加贸易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还会在他们的渠道增加产品的宣传曝光。
在星贤看来,“进博会像一台发动机”,他们先收获中国订单,再由此吸引欧洲客户加入,让最不发达国家的部落蜂农也能在全球价值链上分一杯羹。

睦朋得蜂蜜中国市场负责人星贤 受访者供图
11月5日,36平方米特装展台前,狮子IP人偶与非洲鼓同步登场,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睦朋得第八次参加进博会,带来了蜂蜜、芦荟胶、非洲博士茶、“小绿膏”保湿修护乳霜,来自非洲的液体黄金再次被抢购——这是“小”产区对接“大”市场最甜的注脚。
据统计,有170家海外企业和27家机构,是连续八届进博会从未缺席的“全勤生”,其中不乏美国嘉吉、德国贺利氏、法国施耐德电气、英国阿斯利康、韩国三星、新西兰佳沛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而这些“全勤生”正是进博会溢出效益的最佳见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