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搜集口腔数据的牙刷、AI测肤仪,进博会40家大公司的最新黑科技都在这儿了

%title插图%num

01.MUJI主推在地共创和本土设计

02.亚瑟士回弹新鞋首秀

03.卡骆驰与泡泡玛特、野兽派、SMFK联名亮相进博

04.lululemon把展台变趣动场

05.阿迪达斯世界杯战袍首秀

06.开云首发CRAFT计划

07.Theory进博纽约街景入馆

08.香港快运内地航点增至6个

09.雀巢带来咖啡渣制作的可持续鞋履

10.麦德龙带来21个国家130款特色商品

11.宝洁探索智能制造新风向

12.AI口腔护理亮相进博

13.宜家展示适老化家居方案

14.欧莱雅倡议共建长寿时代“新龄美”

15.OLAY油霜版首秀聚焦抗老

16.雅诗兰黛展示AI美妆科技

17.华熙生物发布ECM系统抗衰新成果

18.资生堂发布医美恒采循环19.高丝量子护肤首秀

20.Inne母婴同补与分时补脑首发

21.依视路发布助听眼镜与近视新解

22.欧加隆聚焦生育与血脂治理

23.复星医药发布高端医疗器械

24.强生3D成钉与国产超声刀亮相

25.达能聚焦全龄营养未来

26.康宝莱探索个性化健康管理

27.诺华发布多款肾病与肿瘤治疗药物

28.默沙东聚焦肿瘤与罕见病创新

29.阿斯利康加码在华布局

30.拜耳发布肠道与过敏防治成果

31.诺和诺德肥胖症管理成果发布

32.太古400㎡展台解码新消费33.大众汽车展示智能出行新技术34.索尼全球首发触感体验装置35.松下展示智能家居与制造新成果36.三星首次展出人工智能家庭解决方案37.戴尔携AI全栈亮相进博38.米其林与中煤平朔续签巨胎协议39.立邦低空涂装全球首发40.XC70领衔沃尔沃低碳矩阵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我们整理了参加本次进博会的40家大公司最新产品技术。

%title插图%num

MUJI主推在地共创和本土设计

MUJI無印良品第三次参展,主题为“耕种之美”,并迎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周年。官方信息显示,中国已成为MUJI最大的海外市场,2025财年连续12个月实现销售同比增长,截至8月底在大陆门店达422家。

%title插图%num

MUJI自2019年起在华建立现地商品开发团队,形成“本土设计—生产—销售”的闭环。本届展会上,品牌全球首发2026年春夏汉麻新品系列,原料来自黑龙江汉麻,并在绥化青冈县完成纱线加工;部分款式由中国青年设计师通过公开征集入选。同时展出米糠发酵精华护肤系列与东方茶饮等本土开发商品。

亚瑟士回弹新鞋首秀

ASICS亚瑟士以“好动好生动”为主题搭建“好动加速站”展台,展示跑步、训练与潮流生活等全品类产品及相关技术。展区发布回弹系列新品与配色,包含MEGABLAST、SONICBLAST、SUPERBLAST 2、NOVABLAST 5;竞速系列METASPEED RAY、METASPEED TOKYO同步更新。现场同时展出面向高风险工种的WINJOB工程鞋,以及以SCUTOID GEL为灵感的GEL-KINETIC FLUENT。环保跑鞋NIMBUS MIRAI公布升级计划,拟于2026年在华上市。

%title插图%num

互动方面,展台设置AI智慧终端生成个性化运动报告,并通过裸眼3D装置呈现产品结构;DIY工作坊提供观众参与式体验。整体展示聚焦功能细分、材料应用与互动体验在运动场景中的结合。

卡骆驰与泡泡玛特、野兽派、SMFK联名亮相进博

卡骆驰(Crocs)围绕创意与个性主题搭建沉浸式展台,展示冬季新品与多项合作项目。展区集中呈现品牌经典鞋型的设计演变,并设置互动装置与历史陈列,供观众近距离了解产品结构与工艺。产品方面,2025冬季系列在展台发布,采用绒面材质与保暖内衬,覆盖通勤与户外等场景;全新“丝绒小鲸鱼”系列完成首发,延续轻量鞋体与便捷穿脱设计,面向冬季日常穿着需求。

%title插图%num

合作方面,卡骆驰同时展出与泡泡玛特、野兽派、SMFK三方联名系列,呈现本土创意元素与联名配色。展台推出限量“洞仔”形象与进博会限定版 Jibbitz 鞋饰,并设置“洞门玩出花工作坊”,提供鞋饰DIY与现场定制体验;观众可通过打卡或下单并分享参与互动活动。

lululemon把展台变趣动场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露露乐蒙(lululemon)以“好状态趣动场”为主题再度参展,在6.2馆搭建双层空间,借“游乐场”式动线展示瑜伽、跑步、训练、网球、高尔夫与日常出型六大品类,并以艺术装置“跑者缩影”引导观众进入展区。

%title插图%num

产品与技术方面,Align™十周年专区复刻设计与研发工作台,呈现该系列从2015款到2025年全新Align No Line™的迭代;跑步区展示采用Nulux™面料的Fast and Free与配套Split Shift™跑鞋;网球区陈列职业球员比赛服;高尔夫区展示ShowZero™上装与ABC高尔夫长裤;冬季日常区展出Wunder Puff™羽绒外套。

阿迪达斯世界杯战袍首秀

阿迪达斯、设置世界杯主题专区,首次在国内展出为德国、阿根廷、西班牙、意大利国家队设计的2026年世界杯主场球衣;同时发布官方比赛用球“三重浪(TRIONDA)”,采用四片式拼接与侧置芯片系统,用于优化飞行稳定性并支持赛事数据采集。

%title插图%num

跑步科技展区集中呈现 ADIZERO 0 系列的纵向弹性鞋面、ENERGYRODS 2.0 碳柱与 LIGHTSTRIKE PRO 中底等结构,并展出竞速新品 ADIZERO PRIME X EVO。此前“逐百挑战”项目中,运动员穿着该鞋以5小时59分20秒完成百公里,刷新人类纪录。

开云首发CRAFT计划

开云集团以“创意传世”为核心呈现全品牌展陈,并与上海时装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启动“开云CRAFT创意驻留计划”,面向工艺、时装与科技的跨界培养与共创。展馆集中展示旗下品牌最新动向:古驰带来1950—1990年代典藏丝巾与艺术家现场涂绘;巴黎世家香氛系列亚太首发;葆蝶家香水首次登陆进博;麦昆在Met Gala亮相的定制礼服全球首次展出。观众可通过AR互动完成“签字时刻”和“寻宝地图”等沉浸体验。

可持续方面,展馆约半数搭建材料复用上届模块,并展示以水资源正效益为主题的创新项目。开云同时与华润万象生活达成合作,推进零碳店铺试点与可持续运营,清华大学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展位位于6.2馆B3-01。

%title插图%num

Theory进博纽约街景入馆

Theory思睿搭建了女装、男装、面料三大展区,并将纽约街景与品牌大事记照片墙引入展馆,提供沉浸式观展路径。展陈聚焦2025秋冬系列,展示从职场到休闲的多场景搭配;工艺区介绍高精度线圈缝纫与版型结构等制作细节。面料区开放触感体验,呈现可追溯羊毛(Traceable Wool)与Motion Wool等材料,围绕来源可追溯、轻薄与便捷护理等特性,说明从通勤到社交的穿着切换方式。

%title插图%num

现场信息显示,品牌于1997年在纽约创立,2004年纳入迅销集团,现已在全球布局逾400家门店。管理层表示,中国为重要战略市场,本次参展用于展示产品线与材料体系,并与行业与公众开展交流。

%title插图%num

香港快运内地航点增至6个

香港快运航空以“提质增量”为主题展示在内地市场的航网与服务进展。作为国泰集团旗下低成本品牌,香港快运近三年内地航点由1个增至3个,2025年扩至6个,新开义乌、常州、贵阳航线,覆盖华东与西南;亚洲航点总数突破37个,内地旅客占比持续上升。

展会现场同步展示服务更新,包括与香港餐饮品牌推出冬季限定机上餐单,以及空乘裤装与运动鞋制服配置等。据介绍,企业将继续拓展内地航点并加密班次,强化经香港连接的区域网络,提升内地与国际市场间的通达效率。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雀巢带来咖啡渣制作的可持续鞋履

雀巢携旗下多个业务单元参展,带来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百余款产品,集中展示在营养健康、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区涵盖婴儿营养、奶品、健康科学、宠物护理、进口水及咖啡等多个板块。婴儿营养展区推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配方奶粉与辅食产品;奶品展区展示了面向青少年及中老年群体的配方奶粉;健康科学板块带来儿科过敏、医学营养及成人康复产品,覆盖多种疾病管理场景。宠物护理展区则展示了可缓解猫毛过敏的宠物食品与肠道健康调理产品。

%title插图%num

在可持续领域,雀巢重点介绍其在中国的本地采购与再生农业实践。企业在中国采购鲜奶近40年、咖啡豆超过30年,为奶农和咖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累计惠及数万人。同时,Nespresso携手意大利品牌推出使用回收咖啡渣与再生铝制作的可持续鞋履,展示环保材料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麦德龙带来21个国家130款特色商品

%title插图%num

在本届进博会上,麦德龙带来了来自21个国家的130款特色商品,通过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与文化体验四大维度进行展示。

在品质生活维度,麦德龙展示了瑞典燕麦奶、意大利布拉塔奶酪等食材,其中,在今年展台首次亮相的麦德龙自有品牌系列麦臻选燕麦奶,其原料源自北欧瑞典,商品坚持“零添加糖、零胆固醇、零反式脂肪”标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麦德龙展示了由其自主研发的麦咨达追溯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食品“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在国际合作方面,借助“一带一路”合作契机,麦德龙的展台还呈现了泰国榴莲冻干、阿根廷黑安格斯牛排、巴西原切肥牛卷等商品,展现出新兴市场商品在中国零售体系中的新活力;在文化趣味方面,麦德龙则和芬兰经典IP“姆明”推出联名产品,以其象征的“爱与陪伴”的主题强化文化交流的情感连接。

%title插图%num

宝洁探索智能制造新风向

宝洁以“创新点亮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展示九大品类、二十多个品牌的近百款新品,涵盖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及婴幼儿护理等多个领域。展会上,宝洁织物护理品牌汰渍、碧浪、当妮推出洗衣免搓粉与洗衣原液两款产品,针对不同洗衣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展示了“24小时智能陪伴洗衣房”系统,通过AI与传感技术记录并分析用户洗衣习惯,为新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其自研非牛顿流体技术与AI视觉质检系统的应用,也成为现场关注焦点。

%title插图%num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宝洁分享了“使命2030”最新进展,包括黄埔工厂净零排放计划、“软塑新生”回收项目及包装轻量化设计。现场展示的“数智创新引擎”区域,展现AI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AI口腔护理亮相进博

佳洁士与欧乐-B发布居家口腔智能管理方案,集中展示美白牙膏、电动牙刷与配套App等产品与工具。现场介绍的调查数据显示,约九成国人面临牙渍、牙龈出血等问题,仅约36%成年人按“每日两次、每次两分钟”刷牙,平均刷牙时长约59秒,口腔护理习惯仍有改进空间。新品方面,佳洁士推出热感美白牙膏与便携式美白笔,覆盖日常与出行场景;欧乐-B iO电动牙刷配合手机应用提供刷牙路径导航、力度提醒和时长计时,并记录个体刷牙数据以便长期管理。

在产学研合作上,主办方宣布与相关机构共建口腔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并与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培养口腔卫生技师人才。整体来看,本届展出聚焦“科学指导+智能工具”的家庭口腔管理路径,反映口腔护理从单一清洁向个性化、数据化管理转变。

宜家展示适老化家居方案

宜家中国举办了“家 给生活更多”主题分享会及“中国典型濒危动物保护试点示范捐赠及合作”项目信物交换仪式。这是宜家连续第八年参与进博会,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与家居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

今年,宜家首次以新品牌定位“家 给生活更多”参展,聚焦本土化需求与社会议题。在“好房子”政策背景下,宜家与华建科技达成合作,为住宅项目提供家居设计与配套服务。同时,作为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绿色智能家电家居专委会”会长单位,宜家参与发起“可持续美好生活”倡议,推动家居行业探索循环经济实践。

%title插图%num

展区重点展示了适老化家居方案,涵盖储物、起居、洗漱等六个生活分区,通过防滑设计、分层收纳与升降桌等细节,回应老年群体的居家安全与便利需求。本届进博会上,宜家还展出多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品,包括以“马”为核心设计元素的FÖSSTA弗斯达新年系列、TRYCKARFISK中式炒锅与VÅGSTRANDA床垫等,反映出家居设计在地化趋势与多样化消费需求。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欧莱雅倡议共建长寿时代“新龄美”

欧莱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首次主办“新龄美”虹桥论坛,围绕“全生命周期的美”议题,探讨长寿时代背景下美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潜能。论坛由欧莱雅中国联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吸引多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与。

%title插图%num

论坛指出,到2030年,全球每四位60岁以上人口中将有一位来自中国。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与会嘉宾认为“长寿时代”不应仅关注寿命延长,更应重视生活质量提升与社会包容建设。会上正式发布了《新龄美:在长寿时代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美》研究报告,系统阐释“新龄美”理念在科学健康、文化认知及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实践意义。

OLAY油霜版首秀聚焦抗老

OLAY在宝洁展区发布“超红瓶油霜版”,为该系列在亚洲的首次亮相。新品采用“油入霜”配方,面向寒冷干燥环境下的护肤使用场景,强调在补水保湿基础上兼顾紧致与细纹改善的复合需求。

%title插图%num

据现场信息,配方结合多肽复配体系与植物来源成分,用于支持皮肤结构与屏障维持;研发方向参考了对亚洲女性肌肤的长期跟踪数据。展区同步展示从消费者洞察到配方验证的流程化工具,用于评估肤感、稳定性与功效一致性。作为本届进博会的新品之一,“超红瓶油霜版”完成展会首秀。后续上市时间与渠道安排由品牌根据市场计划另行公布。整体来看,该产品聚焦特定气候与人群特征的功能诉求,体现了护肤品在地域与场景维度上的细分趋势。

雅诗兰黛展示AI美妆科技

雅诗兰黛集团以“重塑美妆新境、共赴蓬勃未来”为主题举办开馆仪式,展示旗下17个品牌的百余款新品及多项科技互动体验,集中呈现其在护肤、彩妆与香氛领域的最新成果。开幕首日上午,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与Estée Lauder International, Inc签订总额4.8亿美元的采购意向订单。展馆现场以沉浸式体验形式展示集团在中国的研发成果及创新技术,重点介绍了AI肌肤检测仪、超声测肤仪与智能试妆系统等互动装置,体现美妆与科学、AI技术融合的趋势。

%title插图%num

新品涵盖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包括雅诗兰黛黑钻赋活精华油、倩碧光子镭射瓶及海蓝之谜丰润唇膏等首发产品,聚焦抗老、美白及护肤彩妆一体化需求。展馆还设立香氛独立体验区,利用神经科学原理展示香水对情绪的影响。

华熙生物发布ECM系统抗衰新成果

华熙生物携基于ECM(细胞外基质)系统科学的抗衰研究成果亮相,展示从活性物质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完整体系,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前沿探索。公司介绍,ECM科学正成为国际衰老研究的重要方向。《Cell》已将ECM变化列为第十三大衰老标志物。华熙生物长期布局相关研究,构建覆盖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AI研发平台的科研体系,推动抗衰思路从单一物质研究进入系统结构阶段。

%title插图%num

在展会现场,公司展示了基于ECM研究成果的多项创新产品,包括皮肤修复、营养抗衰和医美应用。其中动能素注射技术已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可通过恢复皮肤中胚层结构改善衰老状态。此外,华熙生物还展示了在生物制造与国际标准制定领域的最新进展。公司主导的《透明质酸》国际标准(ISO 22718)已生效,打破了欧美在该领域的标准垄断。

资生堂发布医美恒采循环

资生堂在“美力焕新”医疗美容主题专区全球首发“资生堂医美恒采循环”,提出由“精准检测—专业护理—居家维效”构成的全周期协同路径,并设置肌肤检测与AI风险模拟装置,基于中国人群数据输出个性化策略。现场同时发布首个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医美品牌RQ PYOLOGY(律曜),展示“械妆连用”实践方案。产品矩阵包括二类医疗器械与配套护肤品,涵盖液体敷料、喷雾、创面敷贴与膏状敷料等剂型,用于术前、术中与术后不同阶段。

%title插图%num

合作方面,资生堂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开展临床验证项目,并与企业合作开发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官方介绍,其医美护理相关研究已积累多年,重点关注术后快速修复、炎症管理及反黑风险应对。

高丝量子护肤首秀

高丝集团第五次参展,主题为“美共生,善未来”,集中呈现科技护肤与品牌矩阵最新动向。技术与制造方面,高丝展示量子计算用于化妆品配方自动开发,并发布基于该技术的黛珂AQ舒活毛孔净澈精华油中国首发;iPS细胞相关研究带来iPSF成分在肌肤抗老领域的最新进展。

%title插图%num

品牌与市场层面,泰国高端品牌PANPURI完成中国首秀;雪肌精BLUE宣布将于明年1月进入中国市场,并展示获得红点至尊奖的容器设计;定妆品牌MAKE KEEP完成首次完整参展,其防水持妆喷雾全球累计销量约1700万。

%title插图%num

Inne母婴同补与分时补脑首发

德国儿童营养品牌因你(inne)发布两项全球新品,并推进儿童营养标准化举措。

本次发布包括:面向孕哺期人群的液体钙“美好钙”,提出“母婴同补”思路;以及“学神DHA”,采用“白+黑”分时补充方案,分别对应白天专注与夜间记忆巩固等用脑场景。同期,因你联合相关机构推出《儿童钙品质质量标准》,从钙源、剂型、配方与分龄等维度提出参考指标,回应家庭选品中的一致性与可比性需求。

%title插图%num

依视路发布助听眼镜与近视新解

11月7日,依视路陆逊梯卡适逢入华三十周年并连续八年参会,发布多项视觉健康进展,覆盖儿童近视管理、成人近疲劳评估及可穿戴助听设备等领域。在产品与工具方面,星趣控2.0镜片升级为H.A.L.T. MAX技术;星趣控®智能眼镜首次亮相,可记录佩戴时长以辅助近视管理。面向成人用眼场景,AKR 500 NV调节应答测试仪用于近距离视作业的客观评估;与多方合作发布眼健康智能体AI助手,提供标准化视光信息与服务入口。

%title插图%num

穿戴方向,Nuance Audio助听眼镜完成中国首秀,采用开耳式听力技术并与处方镜片兼容,已获欧美监管批准并在海外上市。上述举措集中反映了在近视防控、成人视觉管理与听力辅助交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欧加隆聚焦生育与血脂治理

欧加隆围绕“女性全生育周期”和“心血管慢病管理”两大议题发布最新进展。生育领域方面,企业展示从生育力保护、辅助生殖到分娩安全的解决方案组合,包括口服避孕与生育力管理药物、拮抗剂促排方案等;针对产后出血的新型宫内真空止血系统进入优先审批通道。

%title插图%num

在慢病管理方面,展区聚焦血脂科学管理,提出“精准分层—规范治疗—可及拓展”的路径:推进血脂化验单“标准化与智慧化”更新;倡导他汀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强效降脂策略;展示从他汀到依折麦布及其固定复方的产品序列,覆盖不同风险人群。

复星医药发布高端医疗器械

复星医药集中展示了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及国际合作成果,覆盖肿瘤、免疫炎症、中枢神经、肾病等领域的诊疗场景。本届展台首秀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兼容质子、重离子、BNCT与FLASH等技术,已于2025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血液瘤方向,中国首款CAR-T产品奕凯达已在全国超190家中心开展治疗;第二款CAR-T于9月获药监部门受理。肿瘤支持治疗方面,多款口服药物补齐国内用药空白;用于透析患者控制血磷的万缇®今年2月在华获批。

神经系统板块带来“磁波刀”无创脑科治疗与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帕金森联合治疗药物欧捷能已在先行区域应用。外科机器人方面,达芬奇系列与Ion系统集中展出,相关设备累计覆盖370余家医院。数字化方面,PharmAID决策智能体与医美AI方案亮相,复星健康展示面向海内外患者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title插图%num

强生3D成钉与国产超声刀亮相

强生以“质愈新生”为主题同步呈现医疗科技与创新制药业务,外科板块带来十余项新品与首秀,包括亚洲首秀的ETHICON 4000 3D立体成钉腔镜吻合器、中国智造HARMONIC 7s超声刀,已在苏州产业园量产和与瑞龙外科合作的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此前在进博会首展的MONARCH经自然腔道诊疗机器人,已在国内医院落地应用。

现场设置外科技能培训互动区,提供腔镜手术模拟训练,并展示“一站式”外科数字化平台“术韵”。同时展出新一代抗菌缝线、缝针技术、止血颗粒及能量器械等产品。整体展陈聚焦微创、数字化与本土协作,反映外科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迭代与临床可及性进展。

达能聚焦全龄营养未来

达能以“呵护全生命周期,共创健康美好未来”为主题连续第八年参展,集中展示覆盖不同生命阶段的130余款营养健康产品及科研成果。展区内容涵盖婴幼儿、成人及老年营养多个领域。早期营养板块中,爱他美系列新品包括含400倍母源自护菌的领熠系列与重构母乳脂球的至熠系列,结合“龙研究”“凤凰研究”等本土实证项目展示科研进展。在成人医学营养领域,达能展出针对肠道健康、术后康复及慢病管理的多款产品,如能全素OMEGA-3癌症专用营养品与智敏捷(Souvenaid)营养粉。

%title插图%num

除产品外,达能还重点介绍了其在中国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无锡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已封顶,未来将显著提升医学营养产能,并为全球市场供应。公司在展会上分享的“振力征程”战略,聚焦健康、自然与社区三大领域,旨在推动营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并进。

康宝莱探索个性化健康管理

康宝莱以“智·创未莱”为主题连续第八年参展,集中展示其在个性化健康管理与体重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带来两款全球新品的亚洲首秀——个性化健康管理平台Pro2col与多重植物萃取代谢健康补充剂MultiBurn。Pro2col平台通过采集个人健康数据,生成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实现动态追踪与优化,为用户提供全周期支持;MultiBurn则融合多种植物精华,从代谢调节与能量管理角度提供综合体重管理方案。

据介绍,两款产品已在北美市场上线测试,展示了公司在数字健康与科学营养方向的探索。展台还设有“健康小课堂”互动区,现场提供健康测评与咨询服务,推广科学生活理念。

诺华发布多款肾病与肿瘤治疗药物

诺华以“价值与信赖”为主题第八次参展,展示近20款创新药物及五大技术平台最新成果,涵盖心血管、肾脏、肿瘤、免疫及神经科学等治疗领域。诺华宣布多项在华新进展。放射配体疗法药物派威妥两个适应症在展前获批,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公司在浙江海盐投资的放射性药品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底投产,支持该疗法的本地化供应。在肾脏疾病领域,两款新药首次亮相——口服补体B因子抑制剂飞赫达和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诺锐达,分别用于补体系统异常和IgA肾病治疗。其中诺锐达通过诺华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引入,被业内视为中外协作创新的案例。

%title插图%num

诺华还展示十一款获盖伦奖药物,并强调将在中国持续推进研发同步化。截至目前,诺华已有百余款创新药物在华获批,约8070万名患者从中受益。业内认为,本届进博会展现了跨国药企在中国创新药研发与可及性方面的加速趋势。

默沙东聚焦肿瘤与罕见病创新

默沙东以“创新科学,健康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在肿瘤、抗感染、糖尿病及罕见病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出的约30种药物与疫苗中,多款创新产品和新适应证在中国迎来“进博首秀”。默沙东介绍,其去年展出的多项在研药物已陆续在华获批,用于耐药菌感染及罕见病治疗。今年公司将展示在抗病毒、心血管及多元疾病领域的研发进展,并预计未来五年向中国引入40余项新产品和适应证。

%title插图%num

在疫苗领域,默沙东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已累计为超5000万中国女性提供预防保护,并陆续获批用于男性人群。公司同时推动HPV“男女共防”理念,倡导扩大疫苗可及性。在合作方面,默沙东近三年与多家本土医药企业建立研发伙伴关系,聚焦心脑血管、代谢及肿瘤创新。其中国创新合作中心(MCICC)于2024年成立,旨在加速本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全球推广。

阿斯利康加码在华布局

阿斯利康以“秉中国承诺,创健康未来”为主题连续第八年参展,集中展示在研发、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新进展。首次展出两款在华获批的肿瘤创新药——荃科得与达卓优,用于乳腺癌治疗。此外,多个创新疗法在现场亮相,覆盖呼吸、肾脏、罕见病、自体免疫等领域。

%title插图%num

今年10月,阿斯利康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在北京正式启用,成为其全球第六个、在华第二个研发中心。该项目是公司25亿美元投资计划的核心部分,旨在加速创新成果在中国的转化与应用。

拜耳发布肠道与过敏防治成果

拜耳健康消费品在消化与过敏防治领域集中展示多项新成果。旗下品牌“达喜”发布乳果糖口服溶液,首次拓展至肠道健康领域;同时携手权威专家探讨过敏性疾病防治方案,呼吁公众从“被动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乳果糖新品的亮相标志着拜耳在“全消化道健康管理”领域迈出新步伐。专家指出,便秘在我国成人中患病率约为10%,老年人、孕妇及儿童为高风险群体。乳果糖通过渗透性通便与促进益生菌生长实现“通便”与“养肠”双效,具有起效温和、适用人群广及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国际指南推荐为便秘一线用药。

%title插图%num

在过敏防治方面,拜耳邀请国内顶级过敏学专家开展“过敏星人生存指南”专题分享。专家指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达2.5亿,疾病呈慢性化趋势。建设“一站式”过敏诊疗中心、规范分级诊疗及推广预防性治疗被认为是关键路径。会上介绍的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二代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为儿童及成人提供更高依从性与长效保护。

诺和诺德肥胖症管理成果发布

诺和诺德以800平方米展台亮相技术装备展区,延续“驱动改变,健康中国”主题,集中展示在慢病管理、数字化医疗与可持续健康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出的16款创新药物与装置覆盖糖尿病、肥胖症及罕见病治疗领域。

其中,“司美格鲁肽家族”成为焦点,包括诺和泰、诺和忻、诺和盈三款产品。今年,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新增心血管获益结果,降糖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泰新增慢性肾脏病适应症,全球首个口服肽类GLP-1RA药物诺和忻也全面上市。此外,诺和诺德还展示了数字化健康平台”诺和关怀”,该平台用户超百万,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与智能管理功能于一体,并在本届进博会上发布鸿蒙版本与减重专属版。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太古400㎡展台解码新消费

太古集团以“精益求新,共启美好”为主题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服务贸易展区,携旗下太古地产、太古可口可乐、国泰集团、港机集团及太古轮船参展,集中展示在华业务的创新实践与可持续探索。今年太古展台面积达400平方米,采用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展示旗下多元业务。观众可通过西安太古里沙盘了解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太古可口可乐“纷趣自助饮料机”体验饮品定制,并借助VR设备沉浸式体验国泰航空客舱。港机集团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太古轮船则首次参展,介绍其低碳航运方案及中国与太平洋市场间的物流网络。

%title插图%num

展区还呈现集团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最新成果,包括维修基地数字化运作和绿色设施标准建设。业内认为,太古本届展出体现了传统跨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元协同,积极参与中国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转型的趋势。

大众汽车展示智能出行新技术

大众汽车集团以“创未来”为主题,在技术装备展区集中展示智能出行、芯片研发与电动化技术的最新成果。本届展会上,大众宣布将在中国自主设计并研发首款系统级芯片(SoC),单颗算力可达700 TOPS,计划三至五年内实现量产。这枚由CARIAD与地平线合资公司酷睿程本地研发的芯片,将用于新一代智能网联车型的高级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系统。

%title插图%num

展台“数字幻方”体验区展示了集团未来车型的核心技术,包括CMP整车平台、CEA电子电气架构及本土开发的ADAS驾驶辅助系统,体现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发布局。观众可在交互体验中了解车辆应对复杂路况、AI语音助手和智能驾驶等功能。同时,大众旗下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四大品牌共展出八款车型,其中包括ID.系列电动概念车与保时捷911 Turbo S亚洲首秀,展示集团在电动化和高性能领域的最新进展。

索尼全球首发触感体验装置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联合索尼集团旗下在华企业,以“创意无界,共启未来”为主题,第四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集中展示其在娱乐内容、移动出行、绿色可持续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沉浸娱乐领域,索尼全球首发触感体验装置《虫鸣幻林 INSECTOPIA》,结合LED屏幕、触觉反馈地板及光影控制,实现多感官互动。同时,次世代触感手柄原型在中国首次亮相,其多层级振动技术可模拟不同强度触感,用于扩展现实及线下娱乐体验。

%title插图%num

索尼还在体育娱乐领域带来亚洲首秀的篮球训练辅助系统,通过无标记3D追踪和高精度人体扫描生成数字运动员模型,用于虚拟赛事与数据分析。在移动出行板块,索尼中国研究院全球首发“语义慧行(see-through V2X)”和“灵感之窗”两项技术,前者通过语义通信实现行车风险可视化预警,后者以艺术化渲染增强乘客的空间感。

松下展示智能家居与制造新成果

松下电器连续第八年参展,以“美好生活从家延伸到城市”为主题,集中展示在健康智能住空间、绿色出行及智能制造三大领域的最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title插图%num

在消费品展区,松下带来多款首展产品,包括全球首创四筒全热泵洗烘护一体机ALPHA G5、喜马拉雅系列嵌入式厨电、3.0版“6恒气候站”空气系统和超薄空气净化器等,覆盖洗护、厨房、空气管理等家庭场景。在个人护理领域,花芯MAX护发吹风机2.0与LAMDASH 6 PRO剃须刀等新品亮相,展现家电技术的多样化应用。

在公共空间方面,松下展示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AI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及多项核心零部件技术,包括液冷泵马达、动态监控压缩机和超小型涡旋压缩机等,用于提升设备能效与系统安全。同时展出的模块化贴片机NPM-GH实现更高精度与自动化水平,代表松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进展。

三星首次展出人工智能家庭解决方案

三星首次在中国展出的人工智能家庭解决方案AIHome受到全场关注。该方案以BespokeAI、VisionAI、GalaxyAI三大模块为核心,将智能化无缝融入家庭起居、影音娱乐、移动办公与健康管理等多元场景,通过SmartThings应用程序实现照明、温度、百叶窗的自动化控制,打造便捷高效的智慧生活体验。

BespokeAI展区,AI神冰箱9系采用智能压缩机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双动力源,控温稳定高效,可识别37种新鲜食材,9英寸AI智控大屏支持声触双控开门;AI神黑钻热泵洗烘旗舰实现“洗烘一键完成”。

戴尔携AI全栈亮相进博

戴尔科技集团连续第八年参展,位于技术装备展区3号馆3B5-01,设置约300平方米展台,集中展示现代化信息基础架构、AI PC与Alienware外星人生态等全栈式方案。

%title插图%num

现代化信息基础架构方面,展出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PowerStore全闪存、PowerScale横向扩展存储、PowerFlex软件定义架构及PowerProtect数据保护组合,围绕高算力、能效与韧性提供一体化选择。终端与应用方面,多款AI PC与工作站亮相,现场搭建“高效办公”“创想无限”“本地知识库”等场景,展示AI在会议协作、图像生成与知识检索中的本地化应用。

米其林与中煤平朔续签巨胎协议

米其林(中国)与中煤平朔集团签署2026年巨型轮胎采购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可追溯至1986年,首条米其林矿用胎在安太堡露天煤矿投入使用;2018年、2022年曾两度签署三年期合作协议,2024年起调整为年度签约机制。

现场信息显示,双方将推进轮胎数据化管理与智能矿山建设的结合,探索在复杂工况下提升设备利用率与降低运维成本的路径,同时关注绿色低碳目标与资源回收利用。

同时米其林71%可持续轮胎亮相现场设置八个沉浸式场景,其中由子公司Flexible Composite Group(FCG)打造的刚性充气艇完成中国首展。

面向细分市场,米其林展示了为中国用户设计的跨悦系列轮胎,以及更轻量、更耐久的Air X Sky Light航空轮胎。可持续方向上,米其林带来含71%可持续材料的轮胎,并在展台材料回收与低碳循环方面进行实践,预计回收5吨以上废弃物、减少碳排放逾6吨。

%title插图%num

立邦低空涂装全球首发

立邦以“刷新为你,共赴未来”为主题参展,展台面积由去年300㎡扩至500㎡,围绕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好房子、汽车制造与可持续等方向集中展示新方案。本届发布的“低空飞行全域涂装解决方案”全球首发,覆盖飞行器与起降场双场景:机身涂层面向复合材料轻量化;起降场地坪强化防滑、抗裂与抗下洗气流冲击。

%title插图%num

新质生产板块带来“辐射致冷涂料”中国首展,用于高温高能耗建筑降温节能;工业建筑全场景方案同步亮相。汽车制造方向首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涂装解决方案”,通过电芯绝缘、防火阻燃与聚脲外护三重防护提升安全性。供应与绿色方面,天津汽车涂料基地5月投产,年产能13万吨;去年首发的光催化涂料已在广州启动产线建设;参展期间签约场次较上年增长约50%;2024年新产品销售中超七成为可持续产品。

XC70领衔沃尔沃低碳矩阵

沃尔沃汽车连续八年参展,在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发布全新XC70,并联展EM90、XC90、S90与EX30 Cross Country等车型。

%title插图%num

全新XC70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采用硼钢笼式车身,配备24个感知硬件与21项智能安全功能;搭载1.5T混动专用发动机与P1/P2/P4三电机四擎四驱,CLTC纯电续航超200公里、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车内配置15.4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与92英寸AR-HUD,并支持多轮对话语音与大模型交互。

编辑|卢力麟

作者|Vista氢商业

设计|胖兔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