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时隔11个月,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重回800元/吨上方,创下年内新高。回顾年内走势,动力煤价格先抑后扬,年初震荡走弱,6月中旬跌至年内冰点609元/吨,随后触底反弹。
上海钢联煤焦事业部动力煤分析师韩雅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截至11月11日,北港Q5500动力煤现货价报823元/吨,周环比涨29元/吨,较9月上旬涨142元/吨,突破今年1月770元/吨的前期高点。”
供紧需旺
此轮动力煤价涨势显著,引起市场关注。韩雅娟分析认为,煤炭涨价关键因素在于供需错配与冷冬预期形成共振。
“供暖需求提前释放。”韩雅娟对记者表示,10月下旬北方多地遭遇“断崖式”降温,北方12省份因气温骤降提前启动供暖,北京、内蒙古等地最低气温较常年提前两周跌破冰点,沿海电厂日耗煤量同比增幅超15%。当前电厂库存较前两年仍处于低位,终端补库积极性高涨,站台贸易商拉运增多,推动动力煤消费持续放量。
低库存背景下,也极易放大价格弹性。据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中转港口还是下游电厂的煤炭库存,都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当需求集中释放时,采购会更为迫切,容易推动价格快速上涨。
供给端的收缩则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分析师张阳(化名)补充道,“动力煤价格上涨因素还包括部分地区由于安全检查和产能限制导致的产量偏低,以及贸易商和中间环节用户的投机性购买需求。”
韩雅娟告诉记者,自7月超产核查启动以来,全国原煤产量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1—9 月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累计达35.7亿吨,同比增长2.0%,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已较上半年大幅回落,国内产量持续收缩。
进口端的持续下滑同样加剧供给压力。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进口总量为38762.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767.7万吨,同比下降11.0%。单月数据看,10月份,我国进口煤炭同比降幅达9.8%,环比降幅达9.3%。
高煤价承压松动
不过,价格触及高位后,动力煤市场情绪出现微妙变化。张阳表示,价格达到年内新高后,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回调的担忧也在增加,对高价接受度偏低,市场交易不活跃,煤价承压松动。
“11月份以来,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整体先涨后略有松动回调。”张阳向记者举例,以榆林Q6000大卡动力煤为例,截至11月12日,榆林Q6000大卡出矿价670-690元/吨,较10月底涨52.5元/吨,涨幅8.37%;较11月高点回调5元/吨,降幅0.73%。
张阳进一步表示,当前,市场供需格局整体趋于弱平衡,主要是保供期间,主流大矿生产整体平稳,确保煤炭供应稳定,但由于主产区安全检查活动继续推进,同时临近年末,煤矿生产比较谨慎,限制产量增加空间;而市场煤价格处于高位,下游对高价接受度有限,需求端对市场支撑不足,高煤价面临回调压力。
不过,张阳同时指出,从下游用煤企业库存来看,迎峰度冬用煤旺季,用煤企业煤炭库存水平一般,仍存在一定提库需求,煤价回调后,刚性采购需求或陆续释放,限制煤价回调空间。她预计,年前,动力煤价格走势可能会先承压回调后反弹。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从短期视角判断,当前煤价已接近短期高点,后续进入冬季后,煤价或出现小幅回落,但回落空间整体有限。从长期逻辑来看,本轮煤价上涨的核心原因,是5月份以来煤炭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逆转。基于这一核心变化,煤炭价格中期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四季度煤企利润将改善
开源证券分析师表示,煤炭价格已经完成煤电盈利均分的750元/吨价格目标,此时正在经历惯性上穿过程,有望达到第四目标价格区间,即800—860元/吨区间,因为预计动力煤的电厂报表盈亏平衡线为860元/吨。
韩雅娟也判断,“12月供暖需求峰值叠加冬储补库,短期来看,煤价有望继续保持坚挺,维持820—860元/吨区间震荡。”
不过,韩雅娟同时表示,需警惕三大约束:一是860元/吨已接近电厂盈亏平衡线,终端承接能力有限;二是若气温高于预期,需求可能阶段性回落;三是政策储备产能或择机释放。
从企业业绩来看,受煤价上涨影响,盈利改善的趋势已初步显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37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9.42亿元,环比增长22.83%。单家上市公司来看,山西焦化、苏能股份、恒源煤电环比扭亏,江钨装备、美锦能源、云维股份等8家环比减亏,冀中能源、华阳股份、陕西煤业等12家盈利环比增长,报喜比例超六成。
目前来看,煤炭行业的政策、煤价以及业绩预期仍在改善,板块第四季度行情具备持续性。
张阳表示,迎峰度冬期间,耗煤量比较有支撑,保持在相对高位,同时11—12月煤炭价格保持在年内较高水平,这意味着煤企在11—12月的销售中大概率会面临“量价齐升”的情况,有利于煤企盈利情况改善。
韩雅娟分析指出,四季度港口动力煤均价预计环比上涨7%,当前吨煤成本约200—300元/吨,加之发运成本200元/吨左右,港口Q5500现货价站稳800元/吨后,吨煤毛利将较三季度进一步提升,盈利弹性显著释放。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