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夫妻,带12位亲戚IPO

%title插图%num

“一家由夫妻掌权、亲戚上位”的公司也要来IPO市场凑热闹了。

作者 | 云帆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一家由夫妻掌权、亲戚上位”的公司也要来IPO市场凑热闹了。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新能源汽车行业传来大消息,在汽车界摸爬滚打34年,给五菱宏光、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型供应车灯、电子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国产汽车电子零部件公司通宝光电将在北交所上会,东吴证券为保荐人。若顺利,北交所会迎来“车灯第一股”。

通宝光电成立于1991年,历史悠久,创始人是一对来自江苏的励志夫妻。而通宝光电近期被外界关注的原因是,其把“家族模式”玩出“天花板级”高度。公司上到管理层,下到保安、清洁工作,皆有创始人夫妻及12位亲戚掌控。除了“痴迷管理权”,公司对财富也抱有强烈幻想。通宝光电曾在2017年向A股创业板递交IPO未果后,多次发起IPO冲刺。北交所大热,让通宝光电家族又看到了暴富希望。2025年,一个由亲戚供职的IPO要来了?

过去资本市场对“家族模式”的理解是,家庭成员掌握公司绝对话语权。

通宝光电对“家族模式”的理解,已经达到超乎寻常的高度,哪怕是保安、清洁工这样的边缘岗位也要亲戚插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共生体系”,放眼整个商界也极为罕见。

在漫长的创业岁月里,通宝光电拒绝“躺平”,公司更大的梦想是,“带领更多亲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也是通宝光电创始人刘国学、陶建芳的梦想。公开资料里,刘国学、陶建芳是一对来自江苏的夫妻,二人中学毕业,外出打工积累了一定财富。后来,刘国学靠时代机遇,在江苏常州拍得通宝光电前身“通宝电子仪表厂”,开启创业之旅。

拿到“通宝电子仪表厂”,刘国学、陶建芳对工厂进行多次“改造”,把一家卖仪表的工厂改成了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汽车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三大板块。不得不说,挺“神奇”,刘国学只有高中学历,在没有汽车相关履历的情况下,直接把工厂改成科技公司,进军需要雄厚资源的汽车领域。

也有资料描述,刘国学去“常州先导电子研究所”工作了4年,积累了相关技术经验。百度上,找不到名为“常州先导电子研究所”的机构。只有两家名称相近的公司,分别是“‌常州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常州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成立时间是1991年,这个时间点跟通宝光电前身“通宝电子仪表厂”历史成立时间一致。

所以,这段刘国学去“常州先导电子研究所”的经历大概率是用来镀金或宣传。否则一个高中生突然转型搞技术、科技,多少有些“难以置信”。当然,不排除刘国学本身是技术“奇才”,找到了擅长领域发光发亮。通宝光电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的时间点是2014年。

这一年,它们晋级上汽通用五菱一级供应商,为五菱旗下多款车型提供供LED车灯模组,在汽车电子零部件行业的地位瞬间飙升。为了加强公司的技术管理权,在刘国学妻子陶建芳的授意下,刘国学、陶建芳的儿子,80后“二代”刘威早早加入公司,任职核心管理岗位。

通宝光电由此走上了极其夸张的“重度家族模式”路径。

有多夸张呢?多达12位亲戚在通宝光电任职。

刘国学弟弟刘剑学负责公司厂区清洁管理,弟媳沈亚凤干包装工,‌陶建芳姐姐陶建华干勤杂工,姐夫陈汉江干保安,‌陶建芳姐姐的儿子‌陈锋担任副总经理,‌陈锋妻子高静担任采购部主管,‌陶建芳堂妹陶建亚做职工,‌陶建芳姐姐的女儿陈燕霞、‌陈燕霞丈夫戴余忠做职工……

招来一帮亲戚在公司干活,媒体对通宝光电有过质疑,公司觉得,用这帮亲戚没有问题,“上述亲属任职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相关人员具备履行职责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时间。”

通宝光电的意思是,“这帮亲戚不是混日子,都有比较强的工作能力。”一边,大力用亲戚,另一边,刘国学、陶建芳、刘威对财富的汲取也有野心。在“死磕”IPO前,公司在‌2015年挂牌过新三板,完成了两轮定增,很少有机构愿意投资,“重度家族模式公司”。机构投资通宝光电最主要的理由是,押宝新能源汽车风口,它们十分认可该公司的战略方向和未来。

公司亲戚是越干越起劲,越干越渴望暴富。刘国学、陶建芳不再满足于“新三板融资输血”。夫妻二人虽是中学毕业,儿子刘威却拿到了硕士学历,他是家族“智囊”。刘威觉得,公司要想做大,就得去A股IPO。2017年,通宝光电向创业板递交IPO申请,欲“一箭双雕”。

闻讯通宝光电要去A股,一级市场的VC/PE坐不住了。即便它们清楚“家族模式”风险极大,但在资本效益面前,一切浮云。这一年,通宝光电收获两轮定增,吸引了博创资本、石雀投资、冠亚投资与个人投资者入局,乘着五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崛起的东风大杀四方。

就在2018年10月要上会的前夕,通宝光电意外撤回了IPO申请。官方给出的回应是,“综合考虑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神奇”在后面,撤回IPO换个交易所申请IPO,结果是没结果,这就不考虑发展阶段了?还是想接着“一箭双雕”?

有媒体爆料,通宝光电不是不想IPO,而是公司存在问题、隐患。2024年,通宝光电暴雷,因信披问题被江苏证监局处罚。“会计出错,使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润等项目列报有误。”这意味着,通宝光电此前提交的数据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

可这不能阻碍家族亲戚对财富的执著,公司又要IPO,继续北交所。通宝光电去北交所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北交所的定位跟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不同,目的是扶持“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公司、培养“隐形冠军”。通宝光电发展史长达34年,属行业老兵。

老兵不去创业板、科创板、港交所,盯上北交所,就很“神奇”。天眼查APP上,通宝光电确实带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签,符合北交所上市公司定义。

“老兵不老,新兵不新。”有着34年成长史的通宝光电仍在“成长期”。

不知道是不是“重度家族模式”拖了公司的后腿。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认为,“家族模式”会限制公司在快速变化市场中的扩张速度。其发布的最新招股书似乎也验证了此点。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9亿元、5.29亿元、5.88亿元、3.29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3669.29万元、6224.85万元、8309.35万元、3345.0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通宝光电十年前拿下的五菱,目前仍是公司最重要的第一大客户。

对五菱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6.83%、63.99%、83.35%、93.45%。十年了,通宝光电最早靠五菱成名,现在还是靠五菱养活,对单一大户客户构成绝对依赖,于成长不是好事情。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在增长,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30%、48.05%、51.40%、53.51%。

通宝光电好像也清楚风险依赖,一直在想办法补救,收效甚微。而五菱对通宝光电的态度也有微妙变化。过度依赖让五菱在价格谈判上保持强势,通宝光电在问询回复中透露,“协商完成前,五菱会按临时价格(上年价格乘以95%)结算,正式定价后,对差异部分多退少补。”

无形中增大了通宝光电的财务压力。公司想破局,不光要亲戚发力,也想借助股民发力,IPO是最好的方式。IPO前,刘国学、陶建芳、刘威一家三口持有公司78.75%股权,定增进来的VC/PE总计持有超10%股权,其它股权由个人投资者、员工持有。虽然,通宝光电通过引入VC/PE,让公司看上去像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但它们“重度家族模式”的本质未改变。

如何处理好家族亲戚的关系同样是个命题。站在亲戚角度,刘国学、陶建芳足够“仗义”,但做企业光“仗义”不够,要源源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与人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多次强调,先进管理模式和优秀人才对公司很重要。他认为,“纯粹依赖家族,难以长远发展”。

那么,你看好通宝光电的IPO旅途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