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4日讯(编辑 卞纯)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日前表示,人工智能(AI)引领的中国股票上涨远非泡沫,因为中国科技公司仍有空间通过专注于AI应用来提升估值和盈利。
刘劲津上周晚些时候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与美国专注于算力的战略不同,中国将更多资金投向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这让投资者 “有理由相信,至少在短期内,中国AI的商业化变现能力可能更强”。
“关键问题在于企业如何将AI相关产品的需求转化为实际收益,”他表示,“相对于美国,专注于应用的中国公司的估值仍要合理得多。”
自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高效低成本AI大模型,以及中国大型科技公司争相推出新AI工具以来,围绕中国崛起为AI超级大国的乐观情绪持续高涨。
在刘劲津发表上述言论之际,人们对全球AI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股价飙升与巨额投资热潮似乎已脱离基本面支撑。
“从估值角度来看,中国AI股的上涨远未形成泡沫。”刘劲津表示。
他指出,中国前十大科技公司总市值约为2.5万亿美元,而美国同类企业总市值高达25万亿美元,两者相差十倍。此外,美国科技巨头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比例约为40%,而中国科技巨头在主要指数中的市值占比仅为15%左右。
“AI叙事将在中国演绎,”刘劲津表示,“中国AI投资周期较美国晚18个月左右,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并有望转化为盈利和收入增长。”
“中国股票的牛市行情将延续,但上涨节奏可能会放缓,因为明年的驱动因素将从估值扩张转向盈利复苏,”刘劲津补充道。
高盛预测,中国企业明年盈利增速将达到12%至13%,较今年2%至3%的预期增速大幅提升。
高盛还表示,在MSCI中国指数自2022年末低点实现48%的市盈率提升后,未来估值重估幅度或放缓至5%至10%左右。该行同时预测,到2027年中国股票有望进一步上涨30%。
刘劲津表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将受益于人工智能投资、中国整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反内卷政策以及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扩张等多个利好因素。
“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大举扩张,海外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15%,而美国企业的这一比例为30%,这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留下了空间。”他表示。
来自中国国内和国际投资者的强劲资金流入也将有助于中国股票延续牛市。
刘劲津指出,全球投资者越来越愿意探索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他们认识到中国市场尤其是科技和AI领域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
他还表示,高盛来自墨西哥、智利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客户正积极布局中国资产,他们认为中国的科技板块对长期增长和多元化配置至关重要。
外资唱多声不断
尽管全球科技股近期正遭遇回调,但中国股票却迎来多家外资投行唱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瑞银近日相继发表了对中国股票的看涨观点。
摩根士丹利近日预测,中国股票2026年有望进一步上涨,延续今年的强劲涨势。
摩根大通分析师上周表示,中国科技股从低谷中复苏的势头仍处于早期阶段。中国是亚洲资本市场最大的驱动力,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主要来自科技公司和港股。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上周在2026年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股票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因包括创新领域发展等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