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和卢森堡分别发行了40亿美元和40亿欧元主权债券一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有人说:
“(我们)在抽走美元的流动性,让对手无钱可抽。”
“在避免美元潮汐的收割。”
“为了打破传统的美元旧循环,形成中国版本的新循环。”
总之,围绕我国此次发行外币债的目的,出现了各种“大棋论”。
然而,如果不厘清中国发行外币债的具体情况,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我们到底想达成什么目标。
回顾过去十多年中国发行外币债的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 自2017年重启外币主权债券发行以来,这一行为已 常态化 ,并且以 双币种(美元、欧元)、双市场(香港、卢森堡/伦敦) 的模式推进;
2、 2019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每年发行规模仅为几亿到十几亿美元,而现在基本保持在每年发行70亿至100亿美元;
3、 期限长期化、全面覆盖化 :从最初的3年、5年,逐步扩展到20年、30年等超长期限,基本已实现各期限全覆盖;
4、 发行利差收窄化 :我们发行的美元债利差从最初的➕15~25个基点,一路收窄至个位数,此次发行利率甚至已基本与美债持平。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发行外币债有两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第一,巩固中国对外门户香港的地位,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全球金融中心;
第二,对外构建借款的“收益率曲线”,为在低利率环境下国内企业“出海”提供支持。
先谈第一点。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今年以来,国内为支持香港建设更系统的金融中心真是煞费苦心,各类资源不断投入。
黄金市场方面:
2025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 将香港设为离岸交割仓库 ,并推出离岸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合约。
9月,计划 扩大香港黄金市场的仓储能力 ,在三年内将香港的黄金仓储容量提升至2000吨, 打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甚至有外媒报道,我们正通过外交渠道,吸引东亚等国将他们的黄金储备从美国转移至香港。
9月,还计划建立香港 黄金中央清算系统 ,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的互联互通做准备。
债券市场方面: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SWIFT数据,过去三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份额增长了四倍,到今年9月已达到7.6%,成为继美元之后贸易融资领域的第二大常用货币( 尽管人民币在SWIFT支付系统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CIPS的交易量却迅猛增长 )。

(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缺乏足够的人民币金融资产——这关系到解决他国出口商获得人民币后如何实现收益的问题。
为此,中国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地,并启动一项计划: 将香港打造成为固定收益和外汇交易中心。 对此, 国内也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回购市场,允许他们以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随时融资 。
其他方面:
授予香港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权限;
研究在香港推出 离岸国债期货 ,并拓展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
允许发行代币化债券;
可以说,国家在香港发美元债只是丰富香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其将香港打造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名片,甚至逐步提升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与黄金业务份额,降低美元依赖风险才是目标所在。
接下来谈谈收益率曲线与企业出海的问题。
企业出海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么什么是收益率曲线?它为何如此重要?它与企业出海以及我们发行外币债券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来看债券收益率曲线,它大致长这样:

这是以国家向市场借款为基准,显示不同期限所对应不同利息水平(以收益率衡量)的曲线。
有了这条曲线,国内企业在海外融资就有了更市场化的参考利率,所需支付的利息也会更低、更合理。
近年来,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企业出海如何成功的“赢学”宣传,但很少有人关注企业出海的融资状况。
一句话概括: 情况惨不忍睹,借款利率远高于市场水平。
到底有多高呢?
以大家熟知的地方城投为例,其借入美元债的平均成本约为8%。
而对于上市公司,即便财务状况相对透明,其在境外发行3至5年期美元债券的综合利率也大约在5%到7%之间,溢价部分大致为1.5%至3.5%。
按照目前 每年千亿美元的融资规模计算,相当于多支付了几十亿美元的成本。
如今, 国家定期在境外发行不同期限的外币债券,实际上就形成了一套外币收益率曲线,为国内企业借入美元、欧元等外币资金提供了一个参考锚。企业出海融资、扩张也因此变得更加顺畅、成本更低。
当然, 这一点,仍有赖于国家通过发行外币债来建立更多市场联系。
总之, 在笔者看来,国家发外币债有两个清晰的目的,一个是借助于香港实现人民币资产出海的同时,让香港的金融体量更大,更有影响力,一个是给企业出海借钱扩张无形中建立一个锚。你可以说在下大棋,也是可以说跟我无关。
但,中国金融愿意与世界互动,总归是一个好事。
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大盘如何走?行情接下来调整还是继续上攻?
公开场合不便多说,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免费听直播,免费领破竹产业研究院圈子。
分享最新行业研报、行业发展前景、资本市场分析情报、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