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逍遥海外作者端+ AI漫剧双引擎驱动AI业务增长

8月22日晚,中文在线(300364)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40%。截至今日11:30,股价上涨20.01%,市值247.33亿。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 AI 技术对业务的深度赋能,AI 驱动相关业务已成为关键增长引擎,标志着公司在从 “内容提供商” 向 “AI +生态运营者” 的战略转型中迈出关键步伐。

公司以AI大模型为基座,系统性构建起“数据-创作-生产-发行”四位一体的协同生态。这一闭环不仅实现了内容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更在全球化语境下重构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创造路径——从底层的优质数据资产沉淀,到创作端的多语言叙事适配,再到生产端的柔性供应链响应,最终通过智能发行网络实现精准触达与商业变现,形成真正的“AI原生内容生态”。

逍遥海外作者端:不只是降本增效,更是叙事范式的跨文化重构

2023年,中文在线推出“中文逍遥”大模型,可实现“一键生成万字”“一张图生成一篇小说”,极大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2025年6月,中文在线推出逍遥海外写作平台,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显著降低了创作门槛,为创作者提供全流程支持与闭环变现通路。其搭载的逍遥大模型支持中英双语创作与语义迁移,能精准适配西方叙事习惯,同时提供情节生成、语言润色、逻辑优化等多重AI辅助功能。

“AI的辅助让创作者挣脱“笔墨局限”的制约,创造力得以充分释放,让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地为鲜活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面向海外市场的AI写作平台“逍遥海外写作平台”目前已实现日收入超5万美元。“用户愿意为AI创作的内容付费,这才是最真实的认可。”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如此表示。

逍遥海外作者端的真正突破,远不止于“降低创作门槛”或“提升过稿率”。其深层价值在于通过AI实现叙事逻辑的跨文化转译与审美迁移。逍遥大模型通过对西方叙事结构、情感表达与读者期待视野的深度学习,实现了从“中文原生创作”到“全球适配叙事”的范式跃迁。

而逍遥海外写作端所服务的广大外部创作者,其产出的优质故事与成熟叙事,也为中文在线内部AI漫剧团队提供了更丰富、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创作源头,实现了从开放创作生态到内部工业化生产的有机衔接与价值循环。

AI漫剧:技术重构生产体系 实现产能与市场双突破

AI漫剧通过技术创新重构生产体系,实现了动漫领域的产能革命。与传统动漫相比,其生产环节从11个压缩至3个,2025年上半年已产出AI动漫短剧逾百部,月产能暴涨3倍以上,单部成本显著降低,自研AI工具链更是覆盖剧本创作、角色设定、画面渲染等全流程。2024年,公司推出近百部AI漫剧,总播放量突破30亿次。“我们许多AI漫剧作品已收获超百万用户。”童之磊透露,AI漫剧已实现商业化付费连载,并探索出可持续发展路径,充值金额高速增长。

AI漫剧的真正颠覆性,不仅在于产能和成本的大幅优化,而在于其对动漫行业生产关系的彻底重构。传统动漫工业中“人岗绑定、流程线性、产能刚性”的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机协作、流程并行、产能弹性”的新范式。

在成本竞争中,AI漫剧凭借规模化量产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规模化生产体系也在加速完善,支持多部储备作品并行制作。

自研AI工具链覆盖剧本—分镜—渲染—配音全流程,意味着动画制作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智力密集型”,创作者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与AI协同的决策者、美术创作者,既主导创作方向,也亲身参与绘画、美术设计等核心创作环节,实现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而《开局物价贬值》《帝尊归来》等作品在抖音、快手、TikTok上的爆火,不仅验证了AI内容的市场爆发力,更揭示了新一代用户对“高频率、强节奏、沉浸式”短内容的结构性偏好。

从“出海”到“织网”:AI如何实现文化表达的全球本地化

全球化布局上,AI漫剧支持多画风生成与本土化转译,海外传播效率提升400%,已覆盖北美、日韩、东南亚等主流市场,并通过构建全球发行矩阵,与IP版权方、内容创作者、分销渠道深度合作,持续拓展全球影响力。商业生态方面,其全球发行网络已覆盖YouTube、TikTok等主流平台。

中文在线的全球化不再是简单的“内容翻译+渠道投放”,而是通过AI实现文化元素的本地化转译与情感共鸣的精准植入。海外传播效率提升的背后,是AI在多画风生成、语境适配、符号转换层面的能力支撑——它让东方玄幻中的“修仙”成为西方受众可理解的“能量进化”,让“重生逆袭”叙事转化为全球Z世代的“阶层跨越”共鸣。

通过构建全球发行矩阵,中文在线正将单点IP转化为可持续运营的内容资产,打造一个“IP全球化孵化-多模态开发-实时数据反馈-快速迭代优化”的闭环系统,实现文化产品从“生产-消费”到“演化-共生”的生态升级。

结语:构建下一代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

中文在线的AI赋能战略,本质上是在打造一套支撑全球数字内容生产与分发的下一代基础设施。其核心并非单一技术突破,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生态能力——通过“深耕AI大模型”夯实技术底座,依托“AI驱动的柔性供应链”实现生产关系的弹性重构,最终在“让AI更懂内容创作”与“让AI赋能业务商业化”之间形成闭环飞轮。

更重要的是,这套基础设施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与全球化基因。它不追求算法的绝对领先,而注重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不满足于短期内容爆发,而致力于IP的长期培育和跨代际运营。“让AI助力‘文化出海’”背后,是一套基于数据智能的文化转译与共鸣机制,它让地方性叙事成为全球性资产,并反向丰富AI的语义理解与情感计算能力。

正如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所言,“AI是道路,而非目的地。”这条道路指向的是人机协同、虚实共生的内容新文明。AI将大大提升小说、视频、动漫、漫剧等内容行业的产能,供给端的快速增长将带来产业市场规模的增量。在这场变革中,中文在线正逐步将创作、生产、发行各环节沉淀为标准化、智能化、开放化的能力模块,未来有望从企业战略升级为行业基础设施,支持更多创作者与机构低成本、高效率地参与全球内容竞争。

在这条道路上,AI不仅是赋能内容创作的高效工具,更是助力创作者释放潜能的协同伙伴——它记录人类的情感模式,学习多元的叙事美学,最终成为辅助跨文化内容传播的桥梁。中文在线深耕AI技术,核心并非替代创作者,而是以技术为翼,为创作者搭建更高效的创作生态,成为人机协同创作的积极探索者与赋能者,与创作者共同推动内容产业的创新演进。

— 证券市场周刊 行业观察 —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