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琪
来源:图虫
8月25日晚,贵阳银行(601997.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今年上半年,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8元。
对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贵阳银行表示,一是该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叠加LPR利率下行带动新发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资产利率调降、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利息收入同比减少;二是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7415.36亿元,较年初增加358.67亿元,增长5.08%;不过,较今年3月末的7450.07亿元有所下滑。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贵阳银行利息净收入为49.20亿元,同比减少8.86亿元。其中,规模因素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60亿元,利率因素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7.26亿元。
贵阳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下降原因主要是受LPR利率持续下行、积极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等因素影响,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量资产利率调降。同时,稳妥配合地方融资平台压降债务规模,发放贷款及垫款增速放缓,信托及资管计划规模持续下降,利息收入减少金额大于利息支出压降金额。
另外,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5.8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19亿元,同比下降1.22%。其中,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今年1-6月为-5.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3亿元减少249.11%。不过,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7.19亿元,原因是适时处置了部分金融资产。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0%,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8.64%,较年初下降18.43个百分点。
对此,贵阳银行解释为,主要受部分企业风险暴露影响,该行依据审慎分类原则将其纳入不良。将持续关注重点领域与重点行业风险,加强存量不良清收处置,推动风险防范与化解,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此外,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4.97%,一级资本充足率13.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73%,较年初分别下降0.23个百分点、0.23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
自2016年8月上市以来,贵阳银行中期一直未进行分红,今年中报亦未提及分红事宜。去年,贵阳银行以每10股派现2.9元(含税),共计派现10.60亿元,分红总额与2023年度持平,分红比例为20.53%。
目前,A股银行中有6家银行发布中报,其中中期计划分红的银行有常熟银行、平安银行;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则暂无中期分红计划。
上半年人均薪酬20万
今年7月,贵阳银行经历人事变动。其公告称,梁诚因工作原因提出辞去其拟担任的公司董事、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该辞任自辞职报告送达公司董事会时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此前公告显示,贵阳银行在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同意选举梁诚为公司董事。但其任职资格至今尚未取得监管部门核准,尚未正式履职。
梁诚出生于1988年4月,现任贵阳银行第一大股东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除了梁诚,今年以来,贵阳银行先后有两名高管辞任。1月,董事、首席风险官邓勇到龄退休,5月,总稽核晏红武到龄退休。
此外,该行于6月初审议通过《关于聘任李虹檠先生为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的议案》,其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审批。
李虹檠为80后,曾任广发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战略规划管理岗,加入贵阳银行后,担任过董事会办公室战略管理岗、主管、主任助理、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证券事务代表,目前担任贵阳银行董事会秘书一职,并担任贵阳贵银金融租赁公司(贵阳银行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新增李虹檠为副行长后,贵阳银行将形成以董事长张正海为领导,“一正四副”的行长格局,包括行长盛军,副行长李松芸、何开强、李宁波和李虹檠。
据该行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贵阳银行业务及管理费1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83亿元,同比下降4.53%。其中,职工工资及福利降为11.70亿元,同比下降2.68%。对此,该行表示为持续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压降运营成本。
截至6月末,贵阳银行在职员工的数量(不含劳务派遣员工)(包括各分行、支行)为5829人。由此测算,该行2025年上半年员工人均薪酬为20.06万元。
本次中报并未披露高管薪酬数据。不过,去年年报显示,该行高管薪酬普遍上涨,以董事长张正海为例,2024年其税前薪酬为94.6万元,较上年增长28.5万元,涨幅43.1%,其中包含2021年至2023年任期激励收入3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