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如果你想害一个哥们,你就劝他去造车吧” 小鹏汽车曾一年换十余名高管

红星资本局8月26日消息,罗永浩今天发布了第二期视频播客,做客嘉宾是小鹏汽车(09868.HK)董事长何小鹏

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视频播客第二期节目中,何小鹏直言:中国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至少还要持续5年,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敢宣称已拿到“船票”。面对行业白热化竞争,他调侃道:“如果你想害一个哥们,你就劝他去造车吧。”

%title插图%num

截图自《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视频

很多人劝我给小鹏汽车改名

称只要改名销量翻一倍

2014年,何小鹏联合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原腾讯电商控股公司吴宵光等人,以及多家风投机构,共同投资创立了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电动汽车研发的公司——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便是小鹏汽车的前身。据悉,何小鹏最早是以投资人身份加入到这家车企的。

最初,创业团队希望将公司命名为“橙子汽车”,寓意清新、活力与创新,就像橙子给人的感觉一样。然而,在申请商标时,公司发现“橙子汽车”的商标已被注册,而“小鹏”这个名字当时可以注册。考虑到何小鹏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声誉与人脉,以及他在创业团队中的核心地位,最终公司决定更名为“小鹏汽车”。

不过,公司命名为小鹏汽车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何小鹏在节目中表示:“在中国,一个企业名用老板名字好像很怪。有七八年时间,好多朋友劝我给小鹏汽车改名,说只要一改名销量翻一倍。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一个是文化自信,另一个是品牌认知,觉得洋气很重要。”

“劝小鹏汽车改名”的声音在小鹏汽车销量低迷,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阶段最为集中。彼时的小鹏汽车遭遇小鹏G9上市的失利,何小鹏在此之后发起组织变革,且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整。

每一家都没有拿到“船票”

最后淘汰赛胜出的能有5家

谈到中国车企目前行业现状,何小鹏表示,“我觉得中国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大概还有5年时间,最后大概会剩下5家左右,我讲的是中国的车企。”

随后何小鹏针对罗永浩“全球看的话,特斯拉肯定没什么问题吧”的说法表示“去年可能会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今年特斯拉也出现了新的挑战”,并补充称很多做得比较好的小规模新企业基本上十二个月到二十四个月之间就会有一个上下起伏,特大型企业四到五年也会有起伏。

对此,何小鹏和罗永浩再谈中国车企行业现状,总结5年淘汰赛期间会“更凶险也会更有趣”。

很多中国车企迷之自信

其实在全球还差得远

节目中,何小鹏表示,中国现在有很多车企,被媒体、行业和用户认为做得很好,但要说能在全球做到多强,其实还差得很远,这叫迷之自信。

“原来是太不自信,最近又多了一点自信”,每家公司都有其优点,比如大众、丰田。造车新势力常说它们软件不好、体验不好等等,但实际上,对于这些传统大厂来说,新势力的规模太小,经营能力、全球化能力、服务能力等很多方面,对它们而言还只是刚刚开始。

何小鹏直言,“假设满分是100分,我们觉得某些方面可能到了60分,但它们可能觉得我们才20分、30分。”

人事大调整

曾一年换血十余名高管

在播客中,何小鹏谈到了小鹏汽车当时的人事大调整。彼时,何小鹏决定从一线开始全部亲自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替换了十几个高管,并且在外界没有引起很大的舆论。“既要果断又要有感情,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主动退休的,整体还是比较友好。”何小鹏表示。

“当时公司的挑战也很大,如果在公司特别好的时候做大调整也没有逻辑,但是公司特别差的时候(调整)越坚决有可能越适合,因为它给了一个契机去谈。”何小鹏说。

“我们今年(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是200%,那就意味着去年上半年是多差。”何小鹏补充道,“2024年二季度亏损很多,一个月才卖几千辆车,我们当时和一些骨干吃了几十顿饭,谈到会在2024年的四季度变好,但最后吃饭的人走了30%左右。”

在小鹏G9上市失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鹏汽车一直在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其在2024年下半年终于收获了调整带来的结果。彼时,小鹏汽车推出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新车,实现了销量增长,并带动公司业绩实现增长。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总营收为人民币18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25.3%,并较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15.6%,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

编辑 杨程 部分综合自潇湘晨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