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刚刚,曾被追捧为“新茶饮赛道开创者”——奈雪的茶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虽依然不理想,但数字变动背后仍能看出在转型阵痛中努力探索突围。
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取得收入约21.78亿元,同比下降14.4%,主要系关闭了部分经营不善的门店;经调整净亏损大幅减少73.1%至1.18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增幅33.1%至1.38亿元。
从分业务线的收入表现看,奈雪的茶今年上半年直营门店贡献营收19.12亿元,占总营收的87.8%,同比占比提升了5.1个百分点,其中门店点单收入贡献只占10.6%,但自提订单占41.3%,外卖订单占比48.1%。
从分产品看,现制茶饮贡献营收16.39亿元,同比减少约0.8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至75.3%,烘焙食品营收1.97亿元,同比减少0.73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同比同比下降1.6%至9%。
为配合绿色健康战略,奈雪的茶也积极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比如“每日蔬果瓶”系列与“蔬果酸奶昔”系列,同时持续优化经营不善的门店。
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旗下直营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同比提升4.1%至7600元;日均订单量从265.9单增至296.3单,同比提升11.4%;直营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3%至17.6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奈雪的茶拥有1638家门店,较去年底1798家门店直接减少了160家。其中,直营店较去年底减少132家至1321家,加盟店较去年底减少28家至317家。
围绕门店网络及规模,奈雪的茶提到了加盟扩张,随着自动制茶设备、自动排班系统、自动化能力逐步成熟,加盟模式将延伸下沉到直营店较少触及的中、低线城市。
不过,奈雪的茶对外强调说,公司坚持主要在一线、新一线、二线重点城市进一步扩张茶饮店网络及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期待培养和巩固消费者对高端现制茶饮的消费习惯。
该期末,奈雪的茶注册会员较去年底增加830万至1.11亿,以中年轻客群居多,消费场景从“即时解渴”向“日常轻养”延伸。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以“茶饮+软欧包”双品类模式开创性地引领了年轻时尚茶饮消费热潮,也成功打造出了“霸气玉油柑”、“鸭屎香宝藏茶”等多款行业爆品,于2021年6月底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022年,奈雪的茶砍掉了“の”字,此前很多人都误以为这是日本茶饮点。今年5月,“奈雪的茶”直接缩成“奈雪”,品牌logo从“NAIXUE”变成“Naìsnow”。
品牌标识及形象不断调整的背后,是奈雪的茶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和自身业绩持续承压等所带来的直接反应。
今年6月,奈雪的茶还发起鲜果茶“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宣布每款产品选用至少3种绿色食材,为消费者补充3种以上关键营养元素。上半年,其还陆续开设了30家瞄准白领客群需求的“奈雪green”轻饮轻食店。
2个月前,一位网友曾写到,“最初喝奈雪的茶的,真感觉好奢侈啊。毕竟喝一杯的钱,都能在商店买好几瓶红牛了!以前30块都买不到一杯,从2024年开始,我发觉它似乎亲民了些,差不多快要和‘茶颜悦色’一个价位了!
当前的现制茶饮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不断洗牌,已开始逐步走向理性、成熟。前些年大家热捧过的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一杯20-30元左右,门店多开在中高档商场里,如今发展也各有瓶颈与烦恼,但这个细分市场仍有新的“黑马”杀出,那就是霸王茶姬,这两年扩张还在加快。
过去,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定位偏中端消费的现制茶饮品牌,如今激烈竞争下开始不断向下、向上突围。
这两年,主打平均6元一杯的蜜雪冰城,依靠独特个性的“雪王”这个品牌超级IP,最先在消费基数更庞大且消费频次更高的三四线城市走红,依靠加盟又不断在一二线城市扩张,规模效应凸显带动了业绩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