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最新半年报发布后,珀莱雅(603605.SH)股价大跌。数据显示,这家国产美妆龙头遇到了一些问题。
今年上半年,珀莱雅实现营收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虽然“双增”,但仔细来看,珀莱雅业绩增速已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2021年至2024年的半年报中,珀莱雅的营收增速一直在35%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速最低也有26.48%。
核心护肤品收入增长停滞,是珀莱雅营收增速下滑的主因。今年上半年,公司护肤品的收入为41.99亿元,同比增长仅0.2%;其中公司核心护肤品品牌珀莱雅收入为39.79亿元,同比下滑0.08%。
与此同时,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达到26.59亿元,同比增长13.64%,销售费用率也同比上升2.81个百分点至49.59%。
珀莱雅业务横跨护肤品、美妆、洗护等多个品类。据欧睿数据,珀莱雅在国内护肤品市场中市占率排行第三,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
这两年,国内美妆市场整体承压,珀莱雅的市场压力变大,更关键的是,去年创始人二代侯亚孟接任总经理前后,珀莱雅出现高层动荡,焕新后更加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能否扛住压力重拾增长值得关注。
二代接班谋出海
36岁的侯亚孟,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侯军呈之子。去年9月,侯亚孟接替舅舅方玉友,成为珀莱雅新任总经理。
侯亚孟接班后,珀莱雅管理团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2024年11月,原上美股份全球首席科学家黄虎加入珀莱雅,担任首席科学官一职。2025年后,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首席数字官胡宁波、产品开发负责人汪奕峰、董秘薛霞先后加入珀莱雅管理层。今年8月,公司还将董事会席位由5席改至7席,并提名范明曦为独董候选人。
珀莱雅的新任高管均拥有国际化工作背景。黄虎、孙培文曾在宝洁任职,胡宁波曾任LVMH时装部北亚区首席信息官,汪奕峰则拥有在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美妆公司的任职经历。此外,董秘薛霞、独董范明曦也拥有IBM、瑞士银行等国际企业的工作经历。
推动管理层国际化,不只是为了加快品牌出海,也是为了帮助公司在海外市场进行资本运作。
今年的股东大会上,珀莱雅董事长侯军呈就表示,未来会积极寻求与一些历史悠久、技术领先的欧洲品牌进行并购。这些品牌将填补珀莱雅在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细分市场的空白。
披露半年报的同日,珀莱雅还宣布将赴港上市,为研发投入、品牌建设和海外市场拓展提供弹药。公司还表示,赴港上市将为珀莱雅的海外并购提供便利。
不过,出海与并购能否真正为珀莱雅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过去几年中,珀莱雅曾经进行过几次并购,如在2019年并购了彩妆品牌彩棠,在2021年并购了头皮护理品牌OR。2024年上半年,两个品牌的业绩涨势良好,其中彩棠营收为7.05亿元,同比增长20.11%;OR营收为2.79亿元,同比增长102.52%。
但在营收规模上,这些并购品牌远低于珀莱雅主品牌,公司仍主要依赖珀莱雅品牌支撑业绩。
此外,在珀莱雅之前,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御泥坊母公司水羊股份等公司均尝试过出海,但其效果却并不明显。
以水羊股份为例,2022年后,该公司先后并购了法国护肤品牌伊菲丹、佩尔赫乔,美国护肤品牌利维肤、英国男士理容品牌H&B等。但营收上,2021年至2024年间,水羊股份的海外营收由12.97亿元增至14.83亿元,总增幅仅为14.31%,在国内市场的营收反而从37.12亿元降至27.53亿元。
从珀莱雅的崛起历史上看,公司依靠线上电商红利实现了业绩规模快速上涨,而这主要依赖公司同渠道商、头部主播的合作。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珀莱雅即使要转向国际化发展,也需要保持对国内市场的关注度,以免影响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
作为首家营收超百亿的国货美妆公司,珀莱雅这两年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不算好。2023年2月,公司股价触及136元/股的历史高位后便开始震荡下行,至今市值已跌去超200亿元。今年以来,上海家化、贝泰妮、丸美生物等多家化妆品行业公司股价上行,但珀莱雅的股价年内却表现平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