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钱立华、于佳卉、尹春哲(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碳市场,碳金融,碳足迹
一、市场概况
截至2025年8月末,欧盟碳市场(EU ETS)碳价72.60欧元/吨,较上月末上涨了0.75%。中国全国碳市场方面,8月CEA总成交量1510.8811万吨,总成交额为104243.5229万元,分别环比上涨了29.53%和21.91%。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综合收盘价为69.30元/吨,环比下跌4.39%。中国地方碳市场方面,8月地方碳市场整体成交量合计为153.5977万吨,成交额合计0.7129亿元,环比分别下降和上涨了5.22%和12.81%。交易量上,8月深圳碳市场是成交量最大的市场,其次为上海碳市场;天津和重庆碳市场8月成交量未超过1万吨。成交价方面,8月成交均价最高的是北京碳市场,为102.84元/吨;最低成交均价出现在福建碳市场,为20.68元/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方面,截止2025年8月末,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有104个减排项目完成项目公示,共有11个项目完成减排量登记,登记减排量合计1270.7728万吨;2025年8月,CCER成交量24.575万吨,成交额2072.4377万元,成交均价84.33元/吨。
二、政策跟踪
(一)国际动态方面
•新加坡与泰国签署《巴黎协定》第6条碳信用合作实施协议。根据该协议,新加坡政府或该国需缴纳碳税的企业可购买泰国的合格碳信用,以抵消其部分致温室效应的排放量。
(二)国家政策方面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拓展碳汇收益,探索创新融资产品与服务模式。
(三)地方政策方面
•上海市发布《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聚焦“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引导激励行动”“实施碳市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三大行动,提出了16项重点改革任务。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碳排放配额担保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提供系统化的司法保障。
三、碳金融实践
上海首笔碳价格指数估值型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山东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落地临港区;福建省首笔碳足迹认证试点贷款落地晋江;福建省首笔“生物多样性+转型金融+碳足迹”认证贷款落地;宁夏首笔大型活动碳中和交易落地;威海市完成全省首单牡蛎碳汇交易;泰兴市发放首笔“碳减排量+能效提升率”双挂钩万元贷款;茶园碳汇质押贷款落地安溪;渣打银行与巴西签署价值1.5亿美元的碳信用交易协议。
四、碳足迹
(一)国际动态
•欧盟拟出台碳关税相关行业出口支持措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提出相关政策方案,旨在降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所覆盖领域出口产品的碳泄漏风险。
•欧盟启动CBAM核算方法学等三项公众咨询。主要涵盖三方面:一是商品中隐含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二是如何考虑EU ETS中免费配额的规则;三是当产品在原产国已支付碳价时,抵扣CBAM证书义务的操作程序。
(二)国际动态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
•中国民航局正式发布两项航空燃料碳足迹核算行业标准,推动我国航空燃料碳足迹核算规范化、标准化。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近日发布关于《产品碳足迹核查机构认可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通知,该文件是针对产品碳足迹核查机构提出的补充要求,适用于CNAS对产品碳足迹核查机构的认可。
(三)国际动态
•福建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计划通过3年省级试点行动,推动全省不少于10类重点产品、100家企业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
•福州市数据管理局等15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将支持打通关键产品全生产周期的碳排放数据以及行业碳足迹数据,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
•昆明推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专属质量融资服务。昆明市场监管局推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专属质量融资服务,设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专属“昆质贷”,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及企业首席质量官提供专属质量融资增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