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扫街榜首日用户数超大众点评,新物种初露锋芒

%title插图%num

到店生活服务领域,阿里又甩出了一张“王炸”。

“这家店4.8分,为啥这么难吃?”

“这条街上好几家3.5分的店,反而排长队?”

“现在找餐厅还能信评分吗?”

相信这是许多人的共同困惑,#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 #评分低的店铺 好吃#等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这背后是当下餐饮评分体系的尴尬现状,从赠送饮品、小吃换五星好评,到邀请博主免费探店引流,再到请专业团队刷分……传统评分系统公信力正在崩塌。

%title插图%num

9月10日,教师节,也是阿里巴巴的成立26周年纪念日,高德地图在杭州总部抛出了“高德扫街榜”。这个榜单的调子起得很高,高德地图CEO郭宁说,希望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生态——让消费者因为选择变得简单而敢消费;让好服务被看见、好商家能赚钱。

最新市场消息显示,高德扫街榜上线当天,使用高德扫街榜的用户就超过了4000万。另据QuestMobile数据,2025年8月,大众点评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为3260.57万。这意味着仅上线仅一天,高德扫街榜就在用户数上完成了对大众点评的超越。

这份榜单为何有这么大能量?高德和阿里又为何如此高调地官宣这份榜单,榜单背后的真正战略意图是什么?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高德扫街榜为什么不一样

想象一下:一个完全无法刷榜的美食榜单,一个用脚投票而非只用手打分的评价机制。在官方的描述中,这就是高德扫街榜的模样。

为什么它会不一样?原因在于机制。

尽管通过数据抽查、监测,商家暗访、顾客回访,下榜刷屏餐厅这些方式,当前的点评平台试图升级机制,但刷评乱象一直无法遏制,根源在机制与人性。

对商家来说,评分对用户好评的极度依赖,让他们陷入了“不刷没流量,刷了不能停”的恶性竞争,或者是买水军刷,或者是让消费者写好评送饮品、甜品。对消费者来说,极好、极差的店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差不多”的店,很多人会乐于为了饮品或小吃送上一份好评。

高德扫街榜核心的“扫”字,来自它不一样的机制。在评分中,它引入了不一样的数据维度,即用户行为,也就是说他们是不是真的通过高德导航过、搜索过,真的到店了,多次前往过,专程前往过。

%title插图%num

“高分店铺可能是刷出来的,但到店行为不会骗人”,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道出了“扫”的真谛。

在高德看来,一家餐馆好不好吃、一个景点值不值得玩,“用脚投票”的行动比主观的文字评价更有说服力。打开扫街榜,不同的排行榜对应了用户不同的行为:“状元榜”依据近一年用户去得多不多,“轮胎磨损榜”对应用户的远距离专程前往,“回头客榜”体现用户多次前往。

%title插图%num

用户行为外,高德扫街榜还引入了另一项更能确保真实性的机制——芝麻信用。用户授权后,不同的信用等级在这份榜单里会有不同的评价权重。

单纯的图文评价与评分,让刷榜很容易;“行为+信用”的双重机制,增加了评价的门槛与真实性。

当然,所有数据都有造假的可能,或许就有商家为了一份好评让用户导航过去呢?或许就有用户为了一份小吃,一杯饮品,真的到店过去刷好评呢?

“高德地图上,每天数亿次导航、往返在⾼德地图上发⽣。这些不是谁写的评价,⽽是真实发⽣过的抵达。因此以高德的定位,很适合来做这件事。”在高德扫街榜发布时,郭宁表示。

2025年的高德扫街榜,之所以不一样,原因还在于AI算法模型的接入。“AI确实是我们今天这个时刻来做这件事的最大变量”,郭宁说。

近几年,高德成为了国内第一地图平台,月活用户接近9亿,日活1.7亿,是阿里旗下的又一个国民级应用,每天有1.2亿人次在高德发起生活服务相关探索,用户心智和需求明确。2025年,高德全面AI升级,接入通义Qwen大模型,并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通过空间智能技术,可以更精准地进行用户需求理解和精准推荐。

李刚透露,高德积累多年的AI多模态能力,可以更快速精准地甄别评价真实性,比如哪些评价是真实到达后的反馈,结合芝麻信用来看,这个用户的评价可信度高不高;从用户的图文评价来看,这家店究竟好不好吃,是菜品好,服务好,还是环境好。

“以往你要想达到这个效果,投入的人工成本会高太多,而且效果上也不会有这么好”,李刚表示。

最终,高德扫街榜经由行业领先的AI引擎,加上芝麻信用校准,最大化减少了来自商家、用户双向的造假,让旧机制下的刷评完全失效。

%title插图%num

一份榜单,如何打开高德的想象空间

对于一份榜单来说,阿里和高德给扫街榜的定位很高。

2025年5月底,李刚向管理层申报了想法,6月初就被授命带了20多人的团队,从北京望京总部被调到杭州,他们所在的阿里西溪园区C4楼还一度因“封楼”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诸多猜测。整个项目由郭宁直接领导,并快速扩充到了100人。

在发布会上,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李刚透露,团队最关键的考核指标是“产品及时上线以及上线后的用户满意度”。

商业化不在这里,自然在别处。

根据虎嗅报道,在强调扫街榜里“没有交易这个场景”的同时,李刚还表示,更大的企图是让用户想去真实世界吃喝玩乐时,能形成依靠高德决策的习惯,这个价值是巨大的,“一些新的需求肯定会出现,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所谓新的需求,自然指的是线下生活服务和到店。

当前,本地生活领域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点评切入,带动交易增长;一种是流量切入,以精准化推荐和低价团购促进交易。尽管此前已开始切入生活服务领域,但高德扫街榜的发布,可以说是高德加速切入线下生活服务领域的关键一步。

%title插图%num

今年的阿里,在生活服务上势头迅猛。线上,4月30日淘宝升级闪购业务,正式加入即时零售战局,快速推进到家业务,短期内取得显著的市场份额;线下,先是有报道称,饿了么正在几个城市内测到店业务,再是高德承担起到店业务超级入口的重任,发布高德扫街榜。

线上线下,阿里与美团全面遭遇。对阿里来说,这场硬仗虽在所难免,从两家公司的势头上,却有降维意味。阿里股价近来创下4年新高,而美团股价则遭遇1年多来的新低。市场也在“用脚投票”。

2024年4月,重组一周年之际,马云在内网发文重申“我们的理想主义情怀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永远不会改变”,强调在技术巨大变革的时代,“重要的不是今天要赶上谁,而是想一想明天的电商应该如何提升消费体验……”

这篇文章指明了阿里各业务发展不是竞争驱动,而是沿着两条主线,一是AI技术驱动,二是用户需求驱动。

%title插图%num

长期以来,阿里的重点一直在电商领域的商品需求满足,而在用户的服务需求满足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从淘宝闪购的快速发展上可以得到验证:在订单规模、用户,商户供给,运力规模上都远超预期,其中,日均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8月,拉动淘宝DAU增长25%。

高德布局线下生活服务,同样是AI技术与用户驱动两条主线的交汇——只是在交汇点上,站着的同样还有美团。

2025年4月10日,马云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的演讲中表示:“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而此次高德扫街榜的上线,有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正是马老师(马云)的意思。

在发布扫街榜的同时,高德同步启动了“烟火好店支持计划”,意在以10亿补贴助力“烟火小店”。首批上榜的2962家烟火小店覆盖全国61个城市,其中有几代人传承的深巷老店,有家庭式经营的夫妻暖心小店,也有不靠流量只靠口碑的好店。

当前,扫街榜主打美食,但其他品类也已覆盖。打开榜单,状元榜除了“必吃美食”外,还有“必去景点”“必住酒店”;“城市指南”里的“运动&户外”覆盖瑜伽馆、游泳馆、羽毛球馆等。

榜单发布当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在内网发帖称:“过去25年,阿里把制造业和服务业搬到了平台上,中国现在拥有全世界最成熟的电商市场。接下来,我们希望打通线上线下的烟火气,链接好线上线下的活力,全方位支持服务业和促进消费。”

曾经,借由淘宝和支付宝,阿里重建了线上交易的信用体系。如今,借由扫街榜,阿里想创造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曾表示,要建设一个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满足10亿消费者的购物与生活消费全场景需求,引领未来30万亿规模的大消费市场。

背后是阿里对未来商业形态的重新想象:双线并进,成为AI时代的大消费平台。

%title插图%num

结语

巨头们的一次蝴蝶振翅,带来的或许就是一场“龙卷风”。

满怀期待,却被“刷分”戏耍的人,可以逃离出来,看到真实的数据与评价;玩不转线上运营,在评分上吃亏的老店、小店、好店,可以不被埋没,迎来更多食客。千人千味,你的“好吃”跟我的“好吃”或许不一样,但至少每个人的选择与表达都是真实、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