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年轻人有自己的塑料黄金。
作者:图数室
来源:图数室(ID:sina-tushushi)
近年来,“谷子经济”迅猛崛起,谷子这种源自二次元文化的周边产品,已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千亿级市场。一些热门限定徽章,原价十几元小小一片铁皮,只因印上了某个动漫图案,在二手市场能卖到上万,甚至十万。
年轻人为何沉迷“吃谷”和“晒谷”?它不仅是对IP热爱的实体化表达,更成为身份认同与社群连接的媒介。据调查,女性、一线城市和中收入群体构成谷子的消费主力,推动线下谷店在全国快速扩张,甚至重塑传统商场生态。
另一方面,国产IP逐渐占据市场核心,二级市场的高溢价交易更凸显其投资属性。这股兼具情感与商业价值的浪潮,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硬控”年轻人的?
01
谷子硬控年轻人
最近几年,“谷子经济”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正势不可挡地在消费市场中迅速崛起。
这里的谷子指的可不是谷米的“谷”,而是一种二次元商品。市面上正流行的“谷”源自日语「グッズ」(goods,商品)音译缩写为“谷子”,泛指动画、漫画、游戏及虚拟偶像等二次元文化衍生的周边产品。常见的“谷子”类型包括徽章(吧唧)、立牌、挂件、色纸、毛绒玩具等。
而“吃谷”则是二次元文化圈的一种流行用语,意指购买、收藏与展示各类二次元周边商品。
可能有人会认为,二次元都是小孩子喜欢的东西,“谷子”也是,实则不然。
艺恩营销智库统计显示,“谷子”内容关注者集中在34岁以下,Z世代是内容消费主力。
“谷子”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于,它不仅是喜爱一个IP的直接表达,更是一种“情感实体化”的过程——吧唧别在包上,立牌置于桌前,虚拟角色转化为可触摸、可携带的实物,为日常场景提供持续的情感陪伴,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充电”呢。
更进一步来看,女性是谷子经济的绝对主力军,占比高达61.39%。从地域来看,超过50%的消费者集中在一线城市。从收入层面来看,月收入在5,001–15,000元之间的群体占总消费人群的62.98%,构成最具购买力的中坚阶层。他们既有稳定的可支配收入,又具备为兴趣“买单”的强烈意愿。
这样的人群画像也与全国谷店的分布高度吻合。
2024年,“谷子”类商品的销售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相关商品销量高达1700万件,同比激增近五倍,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爆发力。进入2025年,谷子店扩张步伐仍未停歇,各类主题店、快闪店与综合体专柜不断涌现,线下零售网络持续加密。截至2025年1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谷店数量在30家以上的城市至少有39个,100家以上的城市有11个,合计谷店数量高达3239家。市场呈遍地开花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谷子店在全国的扩展已从早期的一线集中逐渐走向多极扩散。尽管以上海、北京、成都为代表的头部城市稳居第一梯队,但武汉、天津和郑州等新一线城市的谷子店也均突破百家。这批高密度城市共同构筑起“谷子”消费的主力版。
年轻人对谷子的需求,正在重塑当下的线下娱乐零售生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加快。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末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3089亿元。
从小众圈层中的隐秘消费,成长为一个具有千亿规模市场潜力的新兴力量,谷子经济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
02
谷子为什么这么受年轻人的欢迎,这就要回到上文提到的谷子的含义。“谷子”泛指动画、漫画、游戏及虚拟偶像等二次元文化衍生的周边产品。这意味着谷子通常与特定的动漫或游戏IP紧紧绑定。
当他们喜欢上了一部动漫,就会把对角色和故事的喜爱投射到衍生品中,“买谷”“吃谷”体现的是他们对角色和故事的喜爱、忠诚度及情感投入。
数据显示,近五成的消费者在情绪消费上偏好潮玩盲盒经济。在购买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最大满足。
“吃谷”之外,在社交媒体上“晒谷”更是必不可少。“买谷不晒等于白买”,旅游打卡点、餐桌、飞机高铁上,掏出谷子随地大小拍是常态。
照片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上,不仅是对个人爱好的表达,更成为连接同好的重要媒介。
通过晒谷,爱好者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社群认同,积累关注与共鸣,甚至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基于兴趣的社交资本。
“晒谷”早已超越简单的分享,成为谷子爱好者构建身份与获取认同的重要方式。他们在社交媒体展示稀有徽章、限定手办,以此换取圈内的关注与共鸣。这种强烈的社交属性不仅牢牢凝聚着用户群体,更直接点燃了二级市场的交易热情。
比如《排球少年》一款约人民币16元一次的“队旗麻将”日谷盲抽,此前在二手市场上因叠加量少、盲抽等Buff,每款均价高达2万元以上,最高成交额达到8.3万元。
再比如一些谷子如祁煜五福吧唧、毛利兰Sunday文化祭吧唧、沈星回五福吧唧,二手市场价格破万,丰川祥子世限5成交价更是突破10万。
惊人的溢价背后,恰恰反映了年轻人购买谷子的深层动机。
有报告显示,70%的消费者认为“好看、可爱、颜值高”是他们购买谷子的主要动机。51.9%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因“限量款或合作款”具有升值潜力而购买。这种稀缺性激发了年轻人的收藏心理,使他们更愿意为独家设计或特殊联名产品支付溢价。
而推动这一切的核心,仍是情感与热爱的力量。47.5%的消费者明确表示,出于对某部动漫、游戏或虚拟偶像作品的热爱,他们会主动收集相关周边产品。正是这种源自IP的情感联结,让“买谷”“晒谷”不止于消费,更成为年轻人表达认同、参与社群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谷子已跨越普通周边范畴,成为融合情感投射、社交互动与收藏投资的新型文化消费。其背后不仅是年轻人对IP的热爱,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体现。
03
谷子如何重构产业链
谷子经济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不仅是情绪消费与二次元文化成熟的显著标志,更对传统周边产业链实现了重构与升级。其核心仍建立在IP授权与分销体系之上,但环节之间联动更紧密、响应更敏捷、粉丝渗透更深。
当前,“谷子”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三大环节:
上游——IP版权方:专注于IP孵化与世界观构建,包括动画制作公司、漫画平台、游戏工作室及虚拟偶像运营商等。他们通过内容输出积累用户情感,为衍生开发奠定基础。
中游——发行与开发方:负责将IP转化为具体商品形态,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与发行推广。这一层级强调快速响应市场热点,推出契合粉丝审美和收藏需求的产品,如吧唧、立牌、盲盒等。
下游——销售渠道与终端市场:包括线上电商、社群电商、线下主题店、二手交易平台等,不仅承担销售职能,更成为粉丝交流、“晒谷”和价格发现的重要场所。尤其二级市场的高溢价交易进一步反推了整个产业链的热度。
在这一链条中,“谷子”已不再是被动产销的传统周边,而是以用户情感为中心、以社群反馈为驱动的新型文化消费品。它重构的不仅是生产与销售流程,更是一种基于IP认同、情感消费和社交互动的产业生态。
从供给端来看,国产IP强势崛起。
根据产业发展历程,2010年以前国内市场仍以进口手办、模型及书籍为主;2014年起本土制造商积极入局,推动衍生品价格下降、品类更加丰富与本地化;到2019年前后,随着一批国产佳作频出,中国IP的开发、授权及运营生态日趋完善;直至2022年“谷子”热潮爆发,国产IP与海外作品同台竞争,广泛覆盖从小型吧唧到生活杂货的多类衍生商品,甚至反向吸引更多广义品牌入局。
这一进程清晰表明,国产IP已逐步完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内容孵化到商业变现的全链路能力构建,在情感消费与二次元文化交汇的新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
从IP销量情况来看,国产游戏表现尤为亮眼,连续两年占据谷圈十大IP销量榜的半壁江山。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女性向游戏《恋与深空》和手游《第五人格》销量登顶,强势超越去年大爆的日谷“顶流”《排球少年》《蓝色监狱》和《咒术回战》,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谷圈IP。
从销售端来看,现阶段谷子的销售以线下+线上购买渠道为主。
垂直类“谷子”店在2023年集中涌现,谷子店俨然成为一种改造线下商场的“神话”。一些原本经营困难、客流稀少的传统老商场,正因为引入谷子店而重现活力,客流量显著提升,整体营收状况也随之好转。
据相关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底,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超过60个核心商圈都在积极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包括上海的百联ZX创趣场、武汉江汉路的X118、成都的天府红、西安的小寨银泰城、广州的动漫星城等。以往冷清的商场因谷子店的入驻而被盘活,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而言之,“谷子经济”的爆发并非偶然,它是Z世代情感消费、圈层认同与社交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从一枚徽章、一张色纸到千亿市场,谷子不仅重构了动漫衍生产业的价值链,更重塑了线下商业生态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未来,随着国产IP持续崛起,以及消费者对“情绪价值”需求的进一步深化,“谷子”仍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需警惕过度营销、价值泡沫与交付体验等问题,唯有真正立足用户情感、回归产品本质,才能让这场源于热爱的经济浪潮走得更稳、更远。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网、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