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近期,我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关注的“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问题迎来新进展。今年6月,国内多家重点车企作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承诺,共同维护供应链健康生态。
为推动承诺落地、解决执行中的突出问题,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亦对此作出回应,明确将从多维度推动产业链资金流动规范,筑牢汽车产业发展根基。
从“60天账期承诺”到行业规范升级
今年6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十余家汽车生产企业陆续发表声明,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此次支付账期的调整,不仅能推动行业在合作模式与资金管理上迈向新台阶,还将推动行业从“价格战”模式转向“价值共生”模式,促进各环节协同共进、良性发展。
随着企业承诺进入实际执行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因管理差异、认知偏差等因素,暴露出执行尺度不一的问题。针对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倡议中提出,各企业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不利用大企业优势地位侵害供应商利益,致力于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提出具体措施,推动账期管理从“软承诺”向“硬约束”转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支付规范倡议。该倡议明确了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对账结算、款项支付等要求,如,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账期起算时间原则上为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之日,对中小企业建议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倡导供货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每次合同签订的有效期不少于1年。倡议细化了执行要求,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共生共赢的新型产业链生态
随着相关承诺与倡议的正式发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认知与行动正发生积极转变。
9月15日,东风汽车发文称,企业将在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切实保障供应商权益,稳定供应商预期,增强产业链韧性。
同日,上汽集团表示,后续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并以切实行动响应《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聚焦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推动上下游企业资金高质高效流转,为供应链协同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携手广大生态圈伙伴共促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随后,奇瑞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赛力斯等企业也发表了声明,称将积极落实倡议要求,严格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的承诺。截至记者发稿,响应该倡议的车企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告诉记者:“倡议有助于优化供应链资金流转效率。通过规范整车企业对供应商的账款支付周期和流程,可以有效缓解中小零部件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其运营成本,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协同效率。同时,这一规范将推动行业公平竞争和诚信体系建设。倡议倡导企业按时支付、透明结算,有助于减少长期存在的账款拖欠问题,营造更健康的商业环境,增强供应商与整车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记者表示:“稳定的资金流使供应商能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从而推动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助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回应体现了政府对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供应商和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信心,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市场需求。”
“从总体而言,这一倡议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将为汽车市场注入更多确定性,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林先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