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深蓝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部门,怕不是天天在写科幻小说。
车主最担心什么?电池着火、车门锁死、人在里面跑不掉。于是,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均胜电子给出了一个“天才”方案:电池弹射。
逻辑是这样的——一旦电池出现热失控,系统立刻倒计时3秒,然后像安全气囊一样,把电池“嘭”地一声弹出去,飞出车身3到6米。
工程师拍着胸脯说:这样一来,弹射技术实现“主动避险”,从根本避免车内电池燃烧爆炸伤害。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炫?但问题随之而来:电池是飞走了,危险也确实远离了车主,可你知道它飞向谁吗?
在PPT上,这叫“主动避险”;在网友眼里,这更像“甩锅物理版”。
数据是冰冷的:2024年国内电动车火灾事故中,80%的人员伤亡是因为电池在车内燃烧导致。换句话说,电池弹射真要普及,理论上能保住车里人的命。可是,车外的人呢?
于是,演示视频一出,评论区直接变成大型吐槽大会:
@烛烬梦犹虚 :“好家伙,这技术解决了电动车的火灾问题,但让我燃油车来背锅?下次我是不是得买个头盔开车了。”
@星穹不可凝视:“电池飞出去砸到别人算谁的责任?我可没答应和电池‘一起飞’。”
@冰可乐太烫嘴 :“新能源汽车研发思路越来越魔幻了,下一步是不是研究‘整车弹射’,带着人一起飞?那停车场还得专门划个‘起飞跑道’。”
@踉踉跄踉踉跄 :“这不就是噱头吗?不如老老实实提高电池安全性,从根子上解决。”
@天意道人:“想象一下,在早高峰的三环路上,一辆车突然甩出一块电池,后面司机要么急打方向,要么‘喜提’飞来横祸。这画面,不敢想。”
你看,技术人员觉得自己在拯救行业,网友却觉得自己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电池“空袭”的路人甲。
说到底,这东西就像给电动车装了个“电池逃生舱”。问题是,电池逃走了,危险转移了,但谁来兜底?哪家车企真敢采用这项技术量产?
据说,一汽奔腾当时就在实验场地,莫非心动了?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