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的特征

廖宗魁/文

近两周市场略有调整,但整体仍维持强势,上证指数继续上冲逼近3900点,而创业板指数则继续创下本轮行情的新高。

市场的牛市氛围浓厚,2024年四季度以来,在强力政策的发力下,经济持续复苏给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而资金的不断流入则是推动市场上行的直接动力,尤其是存款搬家给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水源”。那目前的存款搬家处于什么阶段?如何监测存款搬家的情况?这自然成了投资者较为关心的问题。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8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但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则同比多增5500亿元,表明存款搬家确实存在,而且大概率是流向了股市。非银存款主要包括证券保证金存款、理财公司存款等。这部分存款大幅增加,预示着投资活动更加活跃。

华泰证券认为,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是观察资金是否流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非银存款回升初期往往是牛市的中继。本轮非银机构存款增速回升是从2025年 1 月开始,说明当前股市流动性环境整体充裕。不过,目前还未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的迹象。前8个月,居民存款累计增长了9.7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200亿元。后续需要持续关注居民存款的相对变化,定期化比例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银河证券测算,8月居民存款同比增速约为9.8%,居民存款增速已经连续2个月下降。不过, 8月居民存款增速仍然高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虽然已连续三个月差值收窄,但尚未回落至M2增速之下。这两个指标均显示,存款搬家迹象初步显现,但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居民存款的规模约为A股自由流通市值规模的4倍左右。在居民财富再配置的背景下,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规模将非常可观。这场刚刚开始的存款大搬家,或许也将绘制中国家庭财富资产配置的新版图。

存款搬家的另一个体现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不断提升,M1与M2的“剪刀差”收窄,反映存款的活化在增加。8月M1-M2剪刀差为-2.8%,较上月进一步收窄0.4个百分点。历史上看,M1增速与股市表现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M1增速上升通常伴随着股市的走强。8月M1同比增长6%,比2024年9月大幅提升了9.3个百分点。

M1主要包括现金、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以及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等随时可用的“活钱”,而M2则包含定期存款。剪刀差收敛表明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

是什么原因驱动存款搬家呢?从居民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过去很长时间主要是配置房产。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承压,居民则选择了观望,导致存款不断增加。随着利率中枢的不断下移,存款的收益越来越低,又恰逢股市不断走牛,自然就吸引了居民配置资金的进入。

本文刊于09月20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