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智能驾驶技术、产业链生态等实现跨越式突破……这些数据与无数个普通人的出行轨迹交织在一起,共同勾勒出我国向“智能出行时代”加速迈进的生动图景。 

%title插图%num

在2025上海车展上,外国参展商正在与工作人员讨论中国汽车的创新技术。(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摄)

科技引领行业“智”变新潮流

过去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产业所经历的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消费者需求与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共进。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随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这一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这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攀升。

%title插图%num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图片截自微博)

如今,在购车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会将智能驾驶技术纳入考量范围。北京市民刘先生对此深有体会:“现在买新车,智能驾驶肯定是我考虑的因素。平时通勤路程长,要是有智能驾驶功能,像自适应巡航之类的,能减轻不少负担。我在试驾的时候也体验过,确实方便。总的来说,智能驾驶如果能够保障安全、减少疲劳,那在选车时就很重要,但安全性还是得放在首位。”

华为乾崑智驾累计辅助驾驶里程不断上升、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技术、蔚来NIO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日趋成熟……这些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已经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车主的生活。

此外,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热度也在持续攀升。以特斯拉、小鹏、广汽、上汽为代表的汽车企业,以滴滴、曹操出行、如祺出行为代表的出行平台,以及以百度Apoll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企业,都正积极投身于这一潜力巨大的赛道之中。

政策为汽车产业保驾护航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迅速崛起,为智能网联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9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全球减碳目标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这是历史上首次1月至8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都超过2000万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史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4%提升至2024年的40.9%。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政策举措持续发力,从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到产业规划引导,全方位、多层次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构筑起坚实的政策保障体系,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工作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

“以旧换新政策切实为消费者提供了实质性优惠,在助力经销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了力量。”北京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会员部部长杜艳表示。

中国“智”造解锁未来出行方式

近五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竞争格局亦发生转变,由“车企主导”逐步演变为“新势力+科技巨头”协同共舞。

在此发展进程中,传统车企积极推进转型步伐,不断提升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与华为、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不断发力,从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出发,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目前,中国“智”造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解锁未来出行新方式,引领全球交通变革潮流。

%title插图%num

在9月20日—23日举行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奇瑞汽车展示的“飞行汽车”吸引观众参观。(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摄)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技术和DM-i超级混动技术,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大量出口海外,让世界见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华为、蔚来、小鹏等企业则聚焦智能驾驶,通过不断迭代升级辅助驾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企业积极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在多个城市开展试点运营,让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在出口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61.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6%。从增速层面分析,汽车出口已然成为拉动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阴和俊表示:“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已具备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坚定创新自信、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在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的双重利好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在智能网联、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率先抢占发展先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开启新一轮变革,进而成为推动世界汽车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