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正风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这两天,一场关于“水”的大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4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受邀出席,共同探讨了“AI智能体与工业企业、工业园区节水、水务运营的深度融合”等行业热点话题,以期借助AI的力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加大会后的一个强烈感受是,我们真切地看到了AI正在重构乃至颠覆整个水行业,一场行业大变局即将发生。那些能够与行业紧密结合,为行业带来更安全、稳定、高效体验的AI产品,也很震撼,很颠覆认知。
以本次大会上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环境)发布的核心产品“水萝卜®AI智能体”为例,这是一款通过AI替代水厂人力职能的无人值守运营管理AI智能体,凭借AI自主保障工艺系统的最优工况运行、设备与环境的预测性维护以及智慧工单系统、资产管理等功能,“水萝卜®AI智能体”既能够提升水厂的运营效率,同时也能大幅降低水厂的运营成本,堪称是行业的“效率倍增器”和“成本减压器”。
借着这次大会的机会,我们也与金科环境董事长张慧春深聊了一番,金科环境为什么要研发“水萝卜®AI智能体”?它能够给行业带来哪些改变?未来又会在业内起到怎样的作用?在张慧春的讲解中,上述问题的答案一一浮出水面。
必须要说,与张慧春交流后的一个深刻感触是,“水萝卜®AI智能体”的诞生,既是时代趋势的使然,也是金科环境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
张慧春 金科环境董事长
一、“水萝卜®AI智能体”,究竟是什么?
先来聊聊“水萝卜®AI智能体”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融合了金科环境自研的工艺优化预报与决策模型、计算机视觉、听觉、红外等感知AI模型以及国产大语言推理模型的AI智能体系统,能够实现水厂工艺自主预报和优化决策,以及设备与环境的预测性维护。
在外界看来,它的出现,标志着水厂运营管理真正进入到一个无人值守的新时代。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详解其能力和价值:
1. 安全可靠,实现高效运行
在大语言推理模型以及计算机视觉、听觉和红外等多模态感知模型的共同加持下,“水萝卜®AI智能体”能够找到水厂稳定运行的最优点,持续保障水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例如,它具备7×24小时执行任务的能力,不仅可以自主优化工艺运行和生成调控指令,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水质、水量持续稳定100%达标生产;还能够实时监测漏水、明火、烟雾、人员违规等异常环境,一旦发现异常便会主动报警并派发工单,大幅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也可以这样理解,搭载了“水萝卜®AI智能体”的水厂,就相当于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从此,水厂不再只是一个由建筑和设备组成的基础设施,更具备了感知、决策、执行乃至自主进化的能力,成为了一个智慧车间,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2. 无人值守,助力降本增效
除了助力水厂稳定可靠运行外,“水萝卜®AI智能体”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大大降低了整体的人工及运营成本,乃至改变了传统水厂的运营模式。
具体来看,基于工艺优化预报与决策模型,“水萝卜®AI智能体”可以替代工艺技术员和巡检员的日常工作,实现水厂的无人值守运营,大幅降低了水厂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不只关乎到人力成本的下降,还关乎到水厂运营模式的革新,即向分布式运营的转变(这点我们后文中还会展开来讲)。
从此,人不再是水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制约因素,因为有了AI,工程变成了产品,各地可以根据用水需求来建设不同规模的水厂,不仅降低了水厂的投资和建设成本,还可以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水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水萝卜®AI智能体”的能力也已得到了实际场景的验证。
以无锡区域运营项目为例,在无锡区域落地的五个采用了“水萝卜®AI智能体”的水厂项目中,仅用10人便可完成运营管理,人力大幅节省90%,设备故障率降低50%,药耗降低15%,电耗降低3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35%。
此外,“水萝卜®AI智能体”还获得了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认证,成为水行业首家获得认证的AI应用落地标杆企业。
显然,这一切都在印证着,“水萝卜®AI智能体”正愈发为行业所关注和认可。
二、诞生背后,3大必然逻辑
结合张慧春的分享以及对行业、技术和金科环境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水萝卜®AI智能体”的诞生,可谓势所必然也势在必行。
这一点我们可以展开来看:
1. 行业痛点
与张慧春的交流中,他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水行业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行业面临的难点和挑战有关。
首先,水质和水量的安全稳定,长期遭受着长流程的水处理工艺的威胁。
这一点不难理解,于工业企业等用水大户而言,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水价,而是水的安全稳定供应。
就像我们日常中可能不知道本地水价是多少,但一定会关注物业群里停水通知,因为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工业企业更是如此,一旦突发停水或出现水质不达标等情况,将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冲击。
但问题是,从水处理的流程来看,它无疑是一个长流程的工艺,涉及到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生物活性炭池、膜过滤等多个工艺段。用张慧春的话来说,这些工艺段就像是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了一起,随着标准的增加,工艺段也会变得越来越长。
而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即一旦某个工艺段发生问题,整个水处理的流程都会受到影响,直接威胁到水的安全稳定供应。
过去,每个工艺段只能由人来值守,如今借助于“水萝卜®AI智能体”这样的新技术来运营水厂,不仅可以将这些工艺段进行整合,使水处理的流程变短,降低事故发生率,还可以带来远超人工值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于工业企业而言,无疑更符合它们的需求。
其次,水厂的大量配套设施与水处理并无关系,大量的投资被白白浪费掉了。
张慧春和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数据,传统水厂70%的投资是与人相关的,或者是为人提供服务的,像办公楼、宿舍楼、食堂、门卫、安保等等,这些设施都是为人来配套的,与水处理本身并无关系。
所以,如果水厂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这70%与人相关的配套投资就完全可以省下,大大节省了水厂建设和运营成本。显然,“水萝卜®AI智能体”所具备的无人值守能力正是化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抓手。
最后,可能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水厂的管网投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水行业其实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的特点,以水厂为例,它的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所以目前业内普遍是以建大型水厂为主,把一个区域的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
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水厂需要铺设很长的管网来为各单位输水,所以管网的投资往往占据了整个水厂成本的一半以上。但从根本上来看,管网设备其实是不参与到水处理的,它只是起到了运输的作用,如果把这部分成本节省下来,无疑也将大大降低水厂的建设成本。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分布式运营,即把水厂就近建设到对水需求大的用户旁边,甚至就近专门为用水大户或者项目建一个小型水厂,从而节省巨大的管网投资,进而降低整体的用水成本。
过去,受制于人力和各种配套设施产生的高昂成本,分布式运营方案难以落地,而今有了“水萝卜®AI智能体”,有了其无人值守能力,成本就不再是水厂建设时最大的制约因素,采取分布式运营,据实际用水需求来建设水厂成为可能。
所以,从行业痛点的角度来看,水行业无疑亟需“水萝卜®AI智能体”这样一个能够破解行业难题的产品。
2. 技术趋势
再来看技术方面。
我们知道今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智能体也被认为是承载AI应用落地的一个最佳载体,上个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到了“智能体即服务”,可见这一技术已得到了国家的关注与认可。
关于智能体,简单来说,它是一个能够感知环境、作出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智能个体”,在语言理解、环境适应和任务执行等方面都更接近于人类智能,能够让AI实现从“单一功能”到“自主服务”的跨越。
对此,有一个比喻特别恰当:
“如果说大模型是一辆车的发动机,智能体就是要给这个发动机装上底盘、造上盖子、安上轮胎、并且把油加满,让车能跑起来。”
比如医疗行业与智能体结合后,医生就可以借助智能体来提高影像诊断和报告撰写的效率和准确性,一些低年资的医生也可以借助智能体来快速提升诊断水平。
水行业也是一样,如果把智能体与水处理设备结合起来,就相当于为这些原本只能靠人来驱动的设备装上了大脑和手脚,让它们代替人去完成具体任务,并交付实际成果,可谓彻底改写了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人的运营模式。
可见,智能体与行业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行业服务的创新升级,这其实已经是一个看得见的大趋势了。而这种行业运营和服务模式的巨大转变,也将衍生出很多值得关注和把握的机遇。
如张慧春所言:“水行业未来5到10年的机遇就是人工智能,如果你做了人工智能,你会发现很多创业的机会,很多需要改变的机会。”
所以,“水萝卜®AI智能体”的诞生,无疑也高度契合了这轮智能体爆发的技术趋势,且未来有着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3. 金科环境的选择与努力
行业痛点与技术趋势之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点是,“水萝卜®AI智能体”的诞生,与金科环境的选择以及张慧春的理念也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金科环境长期奉行的“一米宽、百米深”的理念,二十余年来在水深度处理和资源化领域的持续深耕;比如张慧春对于knowhow的强调,对专业人才积累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极为重视;再比如金科环境对于前沿技术的高度敏感,坚持靠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过往的这些选择和努力其实都是“水萝卜®AI智能体”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
除了上述以外,我想再重点分享下金科环境的一个核心战略——“资源化+AI数智化+产品化”。可以说。这一战略既促使了“水萝卜®AI智能体”的必然诞生,同时也能够为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深刻启发。
具体来看:
资源化指的是通过再生循环技术来转化废水(70%的回用),减少新水取用(30%的新鲜水补充),解决水短缺的问题;
AI数智化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赋予水系统“感知-认知-决策-优化”的智能,实现用水全过程的精准预测、动态优化、智能诊断和高效协同;
产品化指的是将复杂的定制化的工程不动产封装成标准化、模块化、易部署的产品或解决方案,降低应用门槛,加速规模化、分布式推广。这一点,张慧春的一个形容特别形象,“像造汽车一样来建水厂”。
把这“三化”结合起来看,你会发现,从解决水短缺到水的智能化管理再到分布式运营,这其实是一个能够实现水资源从“粗放消耗”向“精细增效”跃迁的关键路径,将助力人类获得可持续的、充足的、可靠的、付得起的高品质水,从而实现用水自由的终极目标。
这其中,资源化和AI数智化不难理解,产品化可能需要着重解释下。
在张慧春看来,传统水厂的建设中,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大症结就在于非标准化,即各水厂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定制属性,比如设备是定制的,管道是定制的,厂区建设也是定制的。如果建水厂也能像造汽车一样,分成各个模块,然后在流水线上标准化生产,建设周期和成本都将大幅降低。
所以,金科环境去年推出了可以使水厂建设标准化的产品“新水岛”,它能够将统占地数亩的水厂浓缩至300平方米的标准化模块,省去人员配套办公室、中控室、值班室等设施,使水处理设施可像工业设备一样快速部署、灵活扩容。
如今再结合“水萝卜®AI智能体”,可以分布式运营、智能化管理的水厂得以建成,行业运营模式的转变有了新的思路,金科环境的核心战略也得以真正落地。
正如张慧春所言:“水萝卜的诞生是一个必然,没有它,这样的战略是落地不了的,有了它,我们的未来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综上,不难发现“水萝卜®AI智能体”诞生背后,既是行业所需,也是技术趋势使然,同时又与金科环境战略的落地紧密相关,它的出现,绝非偶然。
目前来看,“水萝卜®AI智能体”无疑也是弥补水行业这门“遗憾的艺术”的一个关键所在。
三、使命的力量
在商界,有这样一个理念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家的共识,那就是利己者生,利他者久,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是在做责任。就像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所言:
“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但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结果。使命才是公司除了赚钱之外存在的根本原因。”
必须要说的是,与张慧春的交流中,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份来自使命的力量。
例如,这次发布会上,金科环境就发布了全新使命——“AI为人类带来水自由”,张慧春将这一使命的内涵总结为“SARAH”。
具体来看,“SARAH”其实是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所写,即为城市、园区和工业提供可持续的(Sustainable)、充足的(Abundant)、可靠的(Reliable)、付得起的(Affordable)高品质(High-quality)水。
这背后流露出的是张慧春对水资源的关注,与其的交流中,水资源也的确是其频频提到的一个关键词。
如其所言:“人类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一直在解决一件事情,就是温饱的问题。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但水还不行,我们还是要把水当成自然资源,还是要节约用水,水资源在大部分地方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
所以,表层来看,金科环境借助AI技术实现了水处理设施的产品化以及水厂分布式运营,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范式。
但深层来讲,金科环境要做的事其实是改变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制约状态,彻底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这也正是其二十余年来坚持在水行业深耕,矢志不渝地探索行业破局之道的动因所在。
而今,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突破,随着其与行业结合的愈发紧密,随着“新水岛”和“水萝卜®AI智能体”的诞生,我们已经看到这一使命落地的清晰路径,水自由到来的那天不再遥不可及。
当然,一个必须要说的点是,这一使命的真正落地,既需要金科环境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的倾力支持,需要的是整个生态的携手共进。
例如,张慧春谈到,目前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新水岛”和“水萝卜®AI智能体”这类行业新物种、新技术,业内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具体建设和运营时也与行业的常规做法有所冲突。这需要主管部门的引导,需要行业上下游的相互支持,需要与更多伙伴展开合作。
相信当各方力量攒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后,人类对于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的解决能力,包括对水资源认识和使用方式都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结语
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有句名言:“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不得不说,“水萝卜®AI智能体”这类前沿技术,如今正在把一幕幕科幻场景变为现实。
而与张慧春交流后,除了对“水萝卜®AI智能体”这一改变乃至颠覆行业的技术的惊叹外,更在心底涌起一份由衷的感动。
无论是扎根行业四十余年,还是紧盯行业痛点和趋势,将AI切实落地到行业当中,抑或是提出“AI为人类带来水自由”的新使命。坦白说,如果没有对水污染、水短缺等问题的深切忧虑,如果没有对我们这颗“水球(地球)”的珍爱与敬意,这些事情其实很难坚持做下来的。
讲一个细节,在我们的交流接近尾声时,我问了张慧春这样一个问题,您个人接下来想要实现的梦想是什么?
他的回答让我感触颇深:
“我已经到退休的年龄了,不过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退休了,而是处在一个满血奋斗的状态中。但不得不面对自己在体力和精力方面的制约,现在不像三四十岁的时候,有用不完的力量了。
接下来的梦想,就是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带领公司实现我们的共同使命,乃至让我们的使命变成行业的使命,变成更多人的使命,真正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水问题。”
毫无疑问,在张慧春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企业家的战略和远见,更感受了一份沉甸甸的情怀与担当。
祝福张慧春,祝福金科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将见证一座座无人值守、高效运行、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水厂建成,以及人类水自由时代的到来。
排版| 小禾| 豆汁儿轮值主编| 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