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打响金融保卫战,米莱休克疗法接近崩盘,中美联手救场?

%title插图%num

一场剧烈的金融风暴,突然席卷了阿根廷,刚登上神坛不久的米莱,处境正变得岌岌可危。

从9月22日起,阿根廷比索汇率连续3天大跳水,阿根廷央行被逼无奈,下令动用有限的外汇储备,向市场大量投放美元回购比索,来挽救比索的汇率。

仅仅3天时间,就烧掉了11亿美元,却在市场的风浪中显得杯水车薪。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阿根廷很快就会烧光所有的外汇,再一次宣告国家破产。

%title插图%num

关键时刻,米莱使出了杀手锏,同时抱上中美两个大腿,试图挽救这个国家和自己的政治生涯。

为什么搞休克疗法刚有点起色的阿根廷,突然会爆发这场金融风暴?中美联手,能不能挽救阿根廷?米莱距离下课还有多远?

说起来非常讽刺,这场危机的导火索,竟然源自米莱的亲妹妹,她的一桩腐败丑闻,成功地激怒了所有的阿根廷人。

米莱的亲妹妹卡琳娜,居然和阿根廷残疾人管理局局长勾结,两人合伙收药企的回扣,残疾人的买药钱,居然要被她们先抽走3%的油水。

%title插图%num

在残疾人身上搜刮,这种敛财方式实在太没底线,再加上丑闻曝光后,米莱又显得犹豫不决,不想大义灭亲。

于是阿根廷民意爆发,米莱原本40%的支持率,迅速跌到了35%。

接下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地方选举中,米莱所在的自由主义政党大比分落败,这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地方选举,此前米莱曾经说这次选举是对他领导力的公投,结果却遭遇了一场惨败。

这引发了市场的巨大担忧,因为米莱如果就此下台,那就意味着休克疗法宣告失败,阿根廷将很可能原地掉头,再次恢复庇隆主义,回到货币滥发、通胀爆表的老路上去,所以资金争相出逃,引起了外汇市场的挤兑。

面对这场突然袭来的金融风暴,米莱的应对还算及时,他一方面动用美元外汇来收购比索,另一方面,则是同时抱紧了中美两个大腿。

美国这边,米莱一直自称是特朗普的忠实粉丝,双方的关系非常好。

去年2月份,特朗普还在坐冷板凳,正处于官司缠身麻烦不断的时候,米莱就亲自前往海湖庄园,给特朗普加油打气,让对方非常感动。

11月份特朗普胜选后,米莱又是第一个赶往海湖庄园,给特朗普当面道喜的外国领导人。

%title插图%num

所以当米莱深陷危机时,美国财长贝森特连续对市场喊话,称美国政府将采取所有可能的手段,来维持阿根廷的金融市场稳定。

言下之意,美国将为阿根廷外汇兜底,美元管够,一定要把比索的汇率稳住。

最新消息,美国将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帮米莱暂时稳住阵脚。

对于中国这边,米莱以增加外汇救市为理由,暂时取消了大豆、玉米和小麦的出口税。

在这之前,阿根廷谷物的出口税很多都在20%以上,突然降低了这么大一笔成本,中国买家自然也不含糊,下单了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其它的农作物也买了不少,仅仅两天时间,阿根廷就增加了70亿美元的出口报关收入,这项免税政策随即取消。

不得不说,米莱确实很果断也很聪明,不光知道找老美撑腰,还巧妙地找老中帮忙送温暖,这两个大招都堪称王炸。

可问题是,米莱真的就能绝处逢生吗?

有了中美两个大哥送来的外汇,阿根廷比索暂时逃过了一劫,随后的两个交易日基本稳住了,米莱总算能在挤兑危机中喘口气了。

但与此同时,别人帮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米莱的脚下依旧踩着三颗雷。

%title插图%num

第一颗雷,接下来的选举就是个定时炸弹。

10月26日,阿根廷即将进行中期选举,如果米莱的执政党再输一阵,米莱就会失去对国会的控制权,他的休克疗法也将无法持续,国会很可能推翻米莱的经济政策,使阿根廷重回印钞救国的老路,下一次挤兑危机随时都可能到来。

这种局面一旦出现,才是真正的生死局,强如美国,估计也没有勇气再给阿根廷外汇兜底了。

第二颗雷,民众的耐心快要耗尽了。

阿根廷民众曾对米莱寄予厚望,但米莱上任已经快两年了,还是没能彻底扭转阿根廷的经济形势。

尽管GDP恢复了增长,比索也曾一度稳定升值,通胀数据也明显好转,但今年以来的累计通胀率,仍然高达19.5%,阿根廷的贫困率还在30%以上。

所以从经济数据上来看,米莱的休克疗法确实有效果,但也只是让阿根廷流血的速度减缓了,距离彻底止血、身体开始恢复还有距离。

如果这个拐点迟迟不来,民众的耐心总有耗尽的一天。

这才是这次危机的深层原因,从这次的变化就可以看出,留给米莱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民众的体感迟迟不能变好,他的休克疗法就会功亏一篑。

%title插图%num

第三颗雷,米莱得管好他身边的人了。

哥哥打着救世主的旗号,妹妹却在从残疾人的药瓶里抢钱,这种反差对米莱声誉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米莱不能约束好他身边的人,等舆论彻底反转后,他再怎么辩解都是没用的。

现在来看,休克疗法本来就是风险极高的手段,米莱就像是在走钢丝,尽管他同时抱紧中美两条大腿,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关键还是在于阿根廷自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