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6亿,中国最大汽车IPO来了

%title插图%num

热闹的中国汽车市场,又要开启新一轮资本大战了。

作者 | 云帆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热闹的中国汽车市场,又要开启新一轮资本大战了。

A股最受关注的造车新势力正赴港IPO。投资家网获悉,近日汽车行业传来劲爆大消息,华为鸿蒙智行“扛把子”、新能源汽车口碑排名第一的市值2606亿元赛力斯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若顺利,港股会迎来年内最大汽车IPO。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最迅猛车企之一,加入华为鸿蒙智行生态的赛力斯简直赢麻了,规模、盈利、股价三丰收。2024年,赛力斯营收达到1451.76亿元,同比暴增305.04%,净利润59.46亿元,毛利率超过比亚迪达到了惊人的26.21%,跃升全球第4家新能源盈利车企。

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表现依旧强势,营收达到624.02亿元,净利润29.41亿元。股价就更夸张了。2016年,赛力斯前身小康登陆A股市值74.7亿元,9年下来,赛力斯的市值是过去约35倍,资本市场追捧的超级大牛股,陪伴赛力斯共同成长股民们,估计都暴富了。

赛力斯能有如今的成就跟创始人张兴海的高瞻远瞩密不可分。这位在中国商海闯荡40年的重庆“传奇”低调大佬,用一颗“永不服输的心”缔造了全球汽车史的奇迹。从电器弹簧干到摩托车减震器,再杀入汽车领域。2003年,张兴海与东风集团合作成立新公司生产东风小康,张兴海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后,又在2016年果断创立造车新势力品牌赛力斯。

张兴海极有远见,“合作共赢,才是取胜之道。”2019年,赛力斯与华为展开合作,走对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在华为智能技术、影响力及鸿蒙智行加持下,赛力斯推出的问界系列车型一骑绝尘,连续多年摘得中国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成为本土中高端汽车的“新名片”。

此次港股IPO,赛力斯想要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能源在全球中高端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计划覆盖62个国家和地区,并采用自建、合资等方式建设本地化生产能力,让全球深切感受中国汽车的强盛。按着赛力斯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一旦港股IPO,势必会带来一场激情造富盛宴。

各路“神仙妖魔”集聚的港股,要来一位“真神”了。

2025年,投资家网写了很多IPO文章,总结下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过去几年屡次IPO不得志的公司。这些公司有卖奶茶、衣服、面条、咖啡的,它们的普遍特点是,在VC/PE主导的一级市场融资乏力、需要持续烧钱扩大规模,受制于大A严苛的审核条件把港股视作一夜暴富的舞台。另一类是,经营发展陷入瓶颈把IPO当做“救命稻草”顺便请股民接盘。

DeepSeek引爆了资本看多中国资产热情,连接全球的港股成了福地,给了上述两类“梦想家”机会,也让港股呈现出了“消费+科技”的双轮驱动格局。截至2025年9月末,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829.17亿港元,同比增长229%,超越2024年全年,“遥遥领先”全球市场。

港股现在有多热呢?全球主权类基金、长线资本,携大量外资入场。摩根大通为了加大对港股的投入与服务给亚太投行团队扩招了员工,而在2月份,摩根大通刚完成了年内首轮裁员,砍掉了美国业务的员工。为了更快引入IPO,港交所在制度创新层面推出了一连串措施,直接拉动了大A的情绪,加速了A股与港股联动,使“‌A+H”模式成为港股IPO的新晋主力。

160多家“‌A+H”公司给港股贡献了70%募资额,有50多家A股上市公司排队赴港IPO。这波公司其实衍生出了IPO的第三类,已在大A得到验证,要把经营成果、战绩带到全球,加大各自在全球的市占率。这类公司港股IPO的意义就很大了,对各行各业也会带来利好。

“‌A+H”公司里,赛力斯备受瞩目,它们确实是“真神”。赛力斯用9年时间完成了其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神级”进化。2016年,赛力斯前身A股IPO时,市值只有74.7亿元,张兴海也常被媒体描述成“永不服输却艰辛”的创始人,很多人甚至认为他不会“再次成功”。在那个造车新势力忽然涌现的时代,张兴海与赛力斯被质疑也情有可原。

张兴海是传统出身,他不懂流量,没有“蔚小理”会讲故事,不如贾跃亭能忽悠。但张兴海希望中国制造更好的执著及超乎寻常的前瞻性,让他带领赛力斯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

赛力斯推出的问界系列车型始终保持着高增长。其中,问界M5上线当年就创造了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最快纪录,问界M7是中国30万元级市场最畅销车型,问界M9是中国场50万元级市场的销量之王,赛力斯亦是全球罕见高质量敏捷交付的车企,“上市即上量”。

当然,赛力斯的表现跟鸿蒙智行支持有关,可一切的前提是张兴海“预判了行业预判”。

在不少网友眼中,“赛力斯完全依赖华为赋能”。

这种观点不能说,错。与华为首次合作之前,赛力斯在市场的主要成绩是来自昔日“国民神车”东风小康。这使得有一部分网友曾经调侃赛力斯,“就不就是小康吗?”这种观念来自东风小康母公司和赛力斯都是张兴海的创业项目,而张兴海闯荡商业江湖努力拼搏了三次。

张兴海的第一次创业是在1986年,生长在重庆的他,最早干的是洗衣机弹簧。张兴海当时觉得,洗衣机会是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制造大件,于是他在自己拿手的配件方向创立凤凰电器弹簧厂。别人是“真生产弹簧”,张兴海是研究弹簧,小小的弹簧让他研究出了新技术“方丝弹簧”。靠着“方丝弹簧”,张兴海带领员工拿下了中国洗衣机弹簧市场90%份额。

换句话说,只要制造洗衣机就离不开张兴海的技术。即便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方丝弹簧”也是值得称赞的技术,DeepSeek评价张兴海是“奇才”。“方丝弹簧”拥有‌更高的承载能力、‌更精准的减震效果、性能提升显著、性价比更高,还给洗衣机内部腾出了更多空间。

9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促进了代步工具摩托车行业的兴起与爆发。彼时,外资品牌如本田、铃木、雅马哈等定价高昂,一台进口摩托相当于普通人几年工资,激发了早期国产替代机遇。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出现了300多家摩托车厂,嘉陵、豪爵用“仿制+性价比”策略占据市场,凤凰电器弹簧厂顺时代变化转型改组为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洗衣机减震“奇才”张兴海发现出行工具市场的潜力,次年成立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涉足摩托车减震器领域,紧接着,张兴海又由摩托车切到少数人了解的汽车领域,他对制造业的风口趋势演变嗅觉敏锐,多次研发“超前”减震技术,是汽车行业最想挖走的人。

当中有一些外资车企找到了张兴海,希望得到了他的减震技术。但张兴海有自己的执著,他想为中国的制造业出一份力。“有时候很多人的一生就差一点运气”张兴海运气挺好。2003年,东风集团找到张兴海,双方达成合作合资成立了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张兴海正式踏入汽车行业,新公司推出了东风小康系列微型面包车,使“奢侈品”汽车逐渐普惠老百姓。

东风小康很快风靡中国,在商用车方向,它们是微型面包车里的王者。张兴海头脑清晰,他初期专注商用车避开了外资参与围猎凶狠的乘用车赛道。该阶段,除了外资本土竞争同样激烈,但因定位重叠、技术同质化、亏损等问题,导致本土车企“水深火热”。2005年左右,奇瑞汽车就曾推出瑞麒、威麟、开瑞等多个子品牌,被指“定位模糊”削弱了竞争优势。

张兴海是2012年转型的乘用车赛道,干到了MPV市场前五名。“错位竞争”让其避开凶狠围猎。他用4年帮小康实现资本化登陆A股。2016年,小康IPO,张兴海就在谋划新局,同年,他创立造车新势力品牌赛力斯,这顿操作整的媒体一脸懵,张兴海又发现新风口了?

摩托车火杀入摩托车,汽车热做汽车,新能源汽车风口出现了张兴海的身影。

说实话,张兴海的赛力斯起初“真没什么人看好”。他跟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有很大区别,虽然张兴海也是技术发烧友,可比亚迪做新能源的核心是电池技术。“蔚小理”的优势是流量,最重要的是,VC/PE的青睐及抓住全球最大消费群体“Z+世代”年轻人对车的新要求。

赛力斯有什么?在乘用车赛道、新能源乘用车赛道,赛力斯都像个“传统新手”。张兴海这边呢?他主要干着两件事“技术储备与资质获取”。2017年,赛力斯收购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的技术团队与公司,拿到了全国第8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研发了增程技术,悄悄打造“工业4.0标准”的重庆两江智慧工厂,让造车自动化率达到了100%。

自动化率100%就很“超前”了,到了2024年,媒体都为自动化率100%给赛力斯发奖,“2024新汽车·年度最佳工厂”。张兴海进军新能源汽车优先技术储备,打好一切地基,仍是“错位竞争”。避开前线新能源汽车巨头和造车新势力大军的锋芒,用过硬的技术沉淀等待时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9年,华为要给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研究多年的技术寻找应用产品与场景。急需一家高度自动化的车企以便对技术赋能应用的快速精准测试。赛力斯恰巧与华为需求不谋而合,双方展开首次合作,华为提供智能座舱、ADS自动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赛力斯贡献整车研发,生产基础设施,确保高效量产,更关键的是,华为所积累的云端、大数据优势,跟赛力斯的自动化工厂高度匹配。

用通俗的话说,双方再也找不到如此匹配的朋友了。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大事件,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赛力斯首款车型为‌问界M5,该车上线就爆了,小康的股价也跟着爆发,张兴海见风口已来,次年底把小康更名为赛力斯,走向逆袭之旅。

更名的赛力斯股价涨疯了。2023年,给公司股价由年初的25元/股,涨到了106元/股,全年累计涨幅达到了324%,到了2024年初,赛力斯市值来到了1400亿元,这个数字已是小康上市首日的快20倍了,搭上华为的顺风车,赛力斯是“平地起高楼”,一览众山小。

表面上,赛力斯“就是完全依赖华为赋能”。但前面提到,张兴海做了很多“预判了行业预判”的事,他是能抓住风口的核心原动力。如果赛力斯自身水平不够,华为断然不会在其身上押宝。2023年底,华为组建了鸿蒙智行生态联盟,合作伙伴多了奇瑞、北汽、江淮、上汽等,可在众多合作伙伴里,赛力斯依然是能抗能打的赛力斯,问界是众界中的“扛把子”。

鸿蒙智行的推出是华为智能技术赋能汽车应用的新调整,重点在“赋能”。赛力斯则收购华为旗下北汽蓝谷新能源公司股权,偏向“合作型独立成长”。但问界品牌名气打了出来,得到资本市场、消费者充分认可。2024年,赛力斯营收达到1451.76亿元,同比暴增305.04%,净利润59.46亿元,毛利率超过比亚迪达到26.21%,跃升全球第4家新能源盈利车企。

2025年,赛力斯保持强势增长,最能说明华为之外技术过硬的点是,赛力斯连续多年摘得中国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华为带来的是智能技术,造车这边还得看赛力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常说,“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质量是安全的基础,质量同样是塞力斯的底气。2025年6月,赛力斯完成了“独立”运营的第一步,斩获50亿元投资。奔向港股IPO,即是赛力斯给自身征战全球增加融资筹码,也是它们“自食其力”的新起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场超级造富运动即将来临。汽车市场又要兴奋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