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爆发前夜,A股160余只概念股谁是下一匹黑马?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出现,改变一切。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支持智能眼镜能力跃升。围绕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智能眼镜头部品牌,形成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和专业级的完整产品矩阵。

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未来几年出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4000万台以上;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1200万台以上。

%title插图%num

行业增长潜力强劲

全球范围内,智能眼镜的热度正持续上升。

据报道,Meta近期发布的Ray-Ban Display眼镜在发布48小时后几乎在全美所有商店售罄,11月之前的试戴预约也几乎全部排满。目前,Meta正加紧补货,并评估未来开放在线订购的可行性。

作为首款带显示屏的消费级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配套Meta神经腕带(Neural Band),可将肌肉产生的信号(如细微手指动作)转化为眼镜操作指令。套装含眼镜与神经腕带,起售价799美元,在整个智能眼镜市场中仍属偏高的存在。

“该产品并非走性价比路线,而是凭借创新的交互模式、单目全彩显示技术和此前在无屏眼镜市场积累的经验路线,作为技术创新产品来去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在行业专家看来,这种新型交互方式能够突破屏幕限制,使AI更自然地融入现实操作。

未来,随着AI技术逐渐成熟,大模型有望能够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直接执行任务,硬件将更侧重于与用户语言交互和显示信息的功能,从而使得AI眼镜成为更为理想的个人随身硬件。

除了Meta,其他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也在智能眼镜领域持续发力。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将在未来12到16个月内进入智能眼镜市场,首先将推出一款无显示屏的眼镜。这款智能眼镜可能搭载Vision Pro的操作系统vision OS,可兼容iPhone/Mac双系统。

相较之下,目前,国内带屏眼镜更多是传统AR和ER产品,已经存在比较稳固的发展模式和厂商格局,但轻量级带屏智能眼镜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入局厂商还不是非常多,以Rokid glasses和Inmo等产品为主。

在行业专家看来,随着市场热点的发酵、供应链成本下探和显示技术的升级,后续会有更多厂商跟进推出单色和全彩的轻量级智能眼镜产品。

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出货量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其中,中国AR/VR市场出货量15万台,同比增长18.7%。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A股AI眼镜概念板块一共有161家上市公司。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今年以来,截至10月15日收盘,一共有115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32家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超过50%。

其中,品茗科技(688109.SH)、芯原股份(688521.SH)、思泉新材(301489.SZ)、统联精密(688210.SH)、聚辰股份(688123.SH)、腾景科技(688195.SH)、长盈精密(300115.SZ)、宜安科技(300328.SZ)、波长光电(301421.SZ)、埃科光电(688610.SH)10家上市公司股价成功实现翻倍。

%title插图%num

鉴于智能眼镜行业巨大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纷纷加速布局。

10月15日,中科创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提供AI眼镜软硬一体化产品和方案。面向全球市场,公司推出基于高通Wear 5100+MCU打造的TurboX AI眼镜。在硬件设计方面,其创新性的双芯分布式架构,这种架构不仅在成本控制上优于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方案,更为关键的是,在功耗表现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在AI能力上,公司的端侧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结合AI语音识别、图像增强等功能,覆盖日程管理、健康分析等多元场景。

10月14日,协创数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并支持Dreamworld AI眼镜项目的进展,该项目上一代开发的产品已经量产,结合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产品正按计划推进产品化进程,相关产品预计将于今年12月完成工程样机,并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启动量产。

10月13日,虹软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功助力多家AI眼镜公司首款产品发售,与多家头部厂商签约,占据绝对的头部厂商市占率优势,相关产品方案在多个标杆项目中完成量产落地。

达瑞电子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Meta是公司重要的终端客户,公司与Meta客户的各项目合作正有序推进,有望成为公司明年业务增量的新机会点。公司正积极推进复合材料在AI眼镜、AR/VR设备等新兴端侧AI硬件的研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