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高速服务区背后也藏着一门大生意吗?
据《杭商杂志》的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年总产值,高达约280亿元。而其中的八成,背后都是浙江桐乡人的身影。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今年国庆节,高速路还是一如既往的堵,各个服务区里,不管大小,都是塞满了的人。
你知道这背后也藏着一门大生意吗?
要说江浙人有多会“搞钱”,真是连路过上厕所的游客都不放过。
尤其是高速路段上的服务区,修得是一个赛一个豪华。
已不再是简单的卫生间配加油站,各种江南水乡园林风,欧式庄园贵族范儿,其中不少还成为了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点。
如此大费周章地打造,服务区已然成了一门百亿级别的生意。
根据《杭商杂志》的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年总产值,高达约280亿元。
而其中的八成,背后都是浙江桐乡人的身影。
这群桐乡人啊,可谓是撑起了中国高速服务区商业化的大壁江山。
在全国3200对高速服务区中,约有1600对是对外承包的,而在这些对外承包的服务区中,有约1200对是由来自嘉兴桐乡的商人承包经营的。根据桐乡人大发布的数据,桐乡企业在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年总产值中的占比,也达到了80%,产值超过200多亿元。
其中仅是“菊韵人家”这一家企业手里,就运营着217对服务区,甚至超过广东省的服务区总数;而嘉兴凯通、同辉、恒信等头部企业各自掌控数十至百余对服务区,业务遍布20多个省份。
这些桐乡企业创造的产值中,其中餐饮、便利店、加油、汽修四大核心业务贡献了最大占比的收入。其中非油业务占比已从早期的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部分网红服务区甚至达到50%,彻底颠覆了服务区以往“靠油吃饭”的传统格局。
桐乡人对高速服务区生意的垄断,说起来还始于1990年代的杭白菊生意。
咱们平时经常泡来喝的菊花茶,正是杭白菊做的,而桐乡的特产杭白菊最为出名。
当时的G320国道,正是桐乡至嘉兴的交通大动脉,当地农户沿国道开设直销店,通过旅行社引流售卖杭白菊,生意红火。
但自打千禧年后,沪杭甬高速通车,大量车流被分走,原本的路边店铺,客流锐减。
最早一批桐乡人转而租下了沪杭高速的服务区柜台,将散装杭白菊包装成江南伴手礼,意外打开了销路。
“追着车流走”,是桐乡人进入服务区市场的敲门砖。
2001年,桐乡人的团队以77万年租金拿下京台高速吴圩服务区整体经营权,赚钱的消息在传开之后,老乡们就开始亲友带亲友,纷纷加入承包服务区的生意。
整个群体以同乡信任为纽带,管理层几乎全为桐乡籍,哪家服务区在招标、哪个路段车流量大,消息在内部快速流转。
而且桐乡人也够财大气粗,舍得砸钱。
在桐乡人还没大批量涌入这门生意时,高速服务区的市场化也不高,3年的经营权招标,价格大多在20万左右。但桐乡人为了中标,却能砸下好几倍的钱。
随着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蛋糕也越变越贵,招标金额少则几十万,多的涨到了上百万。
到2010年前后,桐乡人已基本完成对长三角高速服务区的布局,并开始向全国渗透。
桐乡人做这生意,主打一个“硬造景区”。
嘉兴凯通2018年以9年经营权拿下苏州阳澄湖服务区后,投入巨资打造百余米景观河道和各种展示馆,复杂程度不亚于一个小型景点或商场,每年国庆期间的日均客流甚至突破10万。
不得不说,这群“逐利而居,抱团发展”的浙商们,确实搞出了个三赢的商业模式。
地方政府收租收美了,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了,消费者也觉得自己没亏。
今年国庆,大家又去了哪些服务区呢?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