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美元赎回负债压顶,诚益生物“单一客户依赖症”未解

%title插图%num

文丨木清

当海外巨头靠着GLP-1药物狂揽千亿营收时,从上海实验室里跑出的黑马诚益生物敲响了港交所的大门。凭借“口服小分子”的差异化解法成功牵手阿斯利康,却因为核心产品IIb期临床结果待出,赛道已被礼来等巨头卡位,营收全靠单一合作伙伴输血等问题陷入困局。

当口服GLP-1赛道挤满追兵,这家收入波动超99.5%的企业,能否最终证明自己不是“纸面独角兽”并冲刺成功?

阿斯利康入股,大股东亦是唯一客户】

2018年,周敬业、徐剑锋博士在上海共同创立诚益生物,两位创始人均曾在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担任重要职务,拥有深厚的跨国药企研发经验。公司专注于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目前有5款在研管线,其中3款进入了临床阶段。

%title插图%num
▲在研管线情况,来源:招股书

从成立至今,诚益生物也进行了多轮融资,最新的投后估值达到了4.98亿美元。投资者中不仅有健壹资本、幂方资本、Delos Capital等知名创投机构,更吸引了阿斯利康这样的产业背景战略股东。

目前,阿斯利康不仅通过全资子公司和关联基金合计持股7.49%,更是公司在报告期内(2023年至2025年6月底)唯一的收入来源客户。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诚益生物的营收分别为0.36亿美元、2.21亿美元和56万美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52亿美元、1.39亿美元和-0.20亿美元,整体呈现大幅波动。

%title插图%num
▲经营业绩情况,来源:招股书

这种“股东兼客户”的双重角色,将初创企业与跨国药企的深度绑定推向了极致,其核心纽带在于诚益生物的核心产品——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2023年11月,双方达成独家许可协议,阿斯利康以最高20.1亿美元(含1.85亿美元首付款)获得ECC5004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商业化权益,中国区则由双方共同开发。

这一合作直接体现在诚益生物的业绩波动上,2024年因确认首付款及里程碑收入,营收飙升至2.21亿美元,实现盈利1.39亿美元;但2025年上半年,随着款项确认完毕,收入骤降至55.7万美元,公司重回亏损状态。此种收入结构清晰表明,诚益生物的业绩稳定性几乎完全依赖于与阿斯利康合作的推进进度,尤其是ECC5004的研发里程碑能否如期达成。

【临床进展滞后,陷入红海竞争】

在创新药研发的激烈角逐中,临床进度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变量,而诚益生物的核心产品ECC5004正面临“起跑线延迟”的严峻挑战。其目标适应症——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是当前全球最热门的千亿美元级赛道。

然而,根据招股书披露,ECC5004的全球IIb期试验及中国Ib期桥接试验预计至2025年第四季度才能完成,这一进度已显著落后于头部竞争对手。礼来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礼来的替尔泊肽等注射剂型早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持续通过适应症扩展和灵活的价格策略巩固壁垒。

%title插图%num
▲临床进展情况,来源:招股书

更严峻的是,国内药企的追赶速度惊人。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已于2025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物;联邦制药、翰森制药等企业的多靶点药物也通过海外授权加速商业化进程。这种“前有巨头拦路、后有追兵紧逼”的格局,使得ECC5004即使未来获批,也可能因失去先发优势而面临价格战与市场渗透难的双重压力。

除了ECC5004,公司的另一核心产品ECC4703瞄准了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市场。这是一款口服THR-β激动剂,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IIa期试验。然而,该领域同样竞争激烈,全球已有超过100款在研药物竞逐,其中Madrigal Pharmaceuticals的Resmetirom已于2024年获批,成为首款获批的MASH疗法。在红海竞争中,任何进度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市场窗口的缩窄甚至关闭。

正如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块中多家公司所遭遇的,核心产品进度滞后、靶点同质化等问题容易引发资本市场的冷遇。因此,从IPO的视角看,诚益生物亟需向市场证明其具备超越单一合作、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1.3亿美元赎回负债,成长价值难证实】

随着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估值逻辑从“故事导向”转向“验证导向”,如何向市场证实自身的长期成长价值,成为诚益生物面临的关键问题。公司在一级市场的最新估值为4.98亿美元,这一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口服小分子管线(如ECC5004宣称高达90%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化叙事。然而,GLP-1赛道竞争已趋于白热化,诚益生物的产品进度相对滞后,其宣称的差异化优势亟需更多坚实的临床数据来佐证。

公司依赖其口服小分子技术平台(TRANDD)孵化的另外两款进入临床阶段的产品——用于治疗MASH的ECC4703和治疗骨关节炎疼痛的ECC0509,目前均处于临床早期,同样面临众多竞品的威胁。要获得更具说服力的临床证据,需要投入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更雄厚的资金支持。

然而,公司的财务结构暴露出潜在的现金流压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诚益生物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43万美元,而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已达1573万美元。按此消耗速度,现有现金储备仅能维持约一年半的研发开支。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大股东阿斯利康,下一次获得里程碑付款的前提是核心产品获得药品监管批准,此事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title插图%num
▲现金流情况,来源:招股书

更为紧迫的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一笔高达1.3亿美元的“赎回负债”,远超账面现金储备,形成了明显的偿债压力缺口。该负债源于早期融资中与投资方签订的对赌条款,若公司未能在首次递交上市申请后的第18个月月末前成功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赎回股份。

%title插图%num
▲赎回权触发条件,来源:招股书

一旦此条款被触发,以公司当前的现金状况,极有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从而进一步加剧资本市场对其“成长价值”的质疑。

诚益生物的技术潜力必须与时间赛跑。让投资者相信公司具备真正的独立价值和清晰的成长路径,是其此次上市进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