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经典宽基 掘金超额收益

在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中,如何在把握市场趋势的同时,争取更优回报,是许多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即将于10月22日至11月11日开启发售的国投瑞银上证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或许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它以一只历经市场多年检验的经典宽基指数为锚点,叠加精细化的增强策略,试图在波动的市场中寻找确定性与增长性的平衡。

穿越34年牛熊的经典宽基

作为中国A股市场的“1号”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代码:000001,以下简称上证综指)自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已历经34年市场考验,是反映沪市整体走势的“市场晴雨表”,更是投资者布局A股、研判市场趋势的重要风向标。

上证综指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点为100点。从诞生之日起,上证综指就扮演着表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的重要角色,其完整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从0到1、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截至2025年9月16日,上证综指成份股数量已达2249只,充分反映了A股全市场各领域的运行特征与趋势。(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截至2025年9月16日)

而且,上证综指还是A股核心资产的“集中载体”。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上证综指成份股全面覆盖30个中信一级行业,聚焦银行、电子、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等与国计民生深度关联的核心领域。其中,央国企合计权重达到59.17%,深度汇聚能源、金融、基建等领域的国之重器,牢牢锚定中国经济核心资产的长期发展脉络。

从总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四大关键维度来看,上证综指成分股以各行业优秀企业为核心,对A股的覆盖力尤为突出。如2024年度,A股全部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83万亿元,上证综指成分股占比达到71.3%;占净利润比重更是达到84.33%。最近三年,上市公司分红总额为6.59万亿元,上证综指成分股占比达78.9%。(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

Wind数据同时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最近五年,中证A500、中证800、中证A股等主流宽基的平均股息率分别为2.39%、2.44%、2.01%,上证综指的平均股息率达到2.5%,领先各主流宽基,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核心资产成长势能的通道。

核心资产聚集性强,大市值特征也格外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A股总市值高达119.2万亿元,上证综指成分股总市场为74.02万亿元,占比超过六成。A股市场中万亿市值证券共13只,其中12只来自上证综指成份股;千亿市值以上的多达100只,合计权重达53%,核心资产聚集效应显著。不仅如此,上证综指成分股市值实现了从300亿元以下到万亿元以上的市值区间全覆盖,既保留了中小市值个股的成长弹性,又聚焦千亿、万亿级核心资产,组合质地“刚柔并济”。

打造更强超额收益土壤

据了解,即将发行的国投瑞银上证综合指数增强型基金(产品代码:A类 025452 C类 025453 以下简称“国投瑞银上证综指增强”)就是以上证综指为标的,采用指数增强型投资策略,在对上证综指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的投资运作,争取高于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追求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如何追求长期持续的超额收益?在具体投资运作中,国投瑞银基金通过精细化控制风险、系统性争取回报、提高夏普比率来追求优异投资回报。

为提升业绩可持续性,国投瑞银上证综指增强采用多策略投资模式,传统多因子与AI多信号并行运转。多因子选股模型利用一系列“可以指标化的股价驱动因素”(即因子)来刻画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挖掘并利用这些因子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分别赚取估值、企业成长、企业盈利、研究价值以及交易对手的钱。

更为“硬核”的是,该产品以AI多信号模型来捕捉短期交易机会——由于依托了更复杂的结构和更大的参数量,AI多信号模型对高维度信息来源具备更强拟合能力,对高频数据反应更敏锐,通过时序模型、关联模型、文本挖掘、图像处理模型等,敏锐捕捉短期交易机会,进一步扩充超额收益。

毋庸置疑的是,风险控制是指数增强策略成功的关键。国投瑞银上证综指增强专注选股,淡化风格和行业选择,通过风格中性、行业中性以及个股权重控制,严控风险,争取纯粹的选股alpha收益。在风格中性方面,基于风险模型严格控制风格偏离,避免大小盘风格切换风险;在行业中性方面,通过选股行业中性与加权行业中性,规避行业轮动风险;在分散投资方面,增加持股数量并控制单个股票权重上限,降低个股波动风险。

从指数本身来看,上证综指为指数增强策略提供了更强的超额土壤。中证指数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6日,上证综指当前包含2249只成份股,提供了充足的样本数量,量化模型能更好地践行大数定律,使统计结果更稳健、有效,且未来随着A股上市企业增多,其增强潜力将逐步增大。

老将新锐联袂担纲

一只优质基金的运作,离不开基金公司的雄厚实力与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国投瑞银上证综指增强拟由殷瑞飞与钱瀚共同管理。

作为量化投资部部门总经理,殷瑞飞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历与11年公募基金管理经历,现管理7只基金,在指数增强领域业绩突出。以殷瑞飞管理的国投瑞银中证500指数量化增强A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8月1日,成立以来业绩达119.49%,远超同期业绩基准的14.3%;近五年业绩40.58%,同期业绩基准为1.43%,同类排名前8%(7/88),且近六个完整年度(2019-2024)超额收益均为正,分别为11.92%,23.22%,10.96%,1.19%。1.17%,4.64%。

(数据说明:2019年至2024年业绩比较基准的回报分别为25.09%、19.94%、14.83%、-19.30%、-7.01%、5.40%。业绩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前)×5%。数据来源:基金业绩及业绩基准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同类排名源于银河证券,同类指银河证券分类中股票基金-增强指数股票型基金-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A类),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过往业绩和排名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排名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经理在管同类产品详细业绩见后文。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而作为新锐基金经理,钱瀚拥有9年证券从业经历与2年公募基金管理经历,研究领域涵盖多因子选股、风险模型、机器学习等。以钱瀚自2023年8月15日管理的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ETF为例,该基金近一年业绩38.1%,同期业绩基准收益33.25%,超额收益4.85%;近三年业绩30.57%,同期业绩基准收益16.20%,超额收益14.37%;成立以来业绩200.97%,同期业绩基准收益70.12%,超额收益130.85%,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跟踪偏离度与较高的指数相关性,展现出出色的指数投资管理能力。(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过往业绩和风险收益指标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风险收益指标也不构成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的保证。

强大的公司实力能为产品运作提供有力支持——作为境内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49%的合资基金公司,国投瑞银基金自2005年6月8日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用心投资未来”理念,深耕投资领域,凭借卓越的权益投资能力,于2023年12月荣获《中国证券报》颁发的“权益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目前,公司已累计斩获62项权威奖项,包括20座金牛奖、21座金基金奖、21座明星基金奖。(数据来自国投瑞银,统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管理人的历史奖项不预示具体基金的未来表现,非投资建议,不属于对产品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证。公司与股东之间已建立业务隔离制度。

注:殷瑞飞,量化投资部部门总经理,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17年证券从业经历,11年公募管理经验。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任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分析师。2011年6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管理国投瑞银中证上游资源产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国投瑞银中证500指数量化增强型基金、国投瑞银沪深300指数量化增强型基金、国投瑞银新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国投瑞银磐睿量化选股混合型基金、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型基金、国投瑞银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基金。

钱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历,2年公募管理经验。2016年5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资部。现管理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国投瑞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型基金、国投瑞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型基金、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200指数型基金、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型基金、国投瑞银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型基金、国投瑞银瑞祥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国投瑞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型基金、国投瑞银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型基金、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型基金。

殷瑞飞在管同类产品(银河证券一级分类:股票基金)业绩:国投中证500指数A于2018/08/01成立,2019/03/14新增C类份额,2024/12/13新增Y类份额,历任基金经理:殷瑞飞2018/08/01至今,A类份额业绩(2020、2021、2022、2023、2024、合同生效至2025/06/30):43.16%、25.79%、-18.11%、-5.84%、10.04%、119.49%,同期基准:19.94%、14.83%、-19.30%、-7.01%、5.40%、14.30%,C类份额业绩(2020、2021、2022、2023、2024、合同生效至2025/06/30):42.58%、25.30%、-18.44%、-6.22%、9.60%、84.01%,同期基准:19.94%、14.83%、-19.30%、-7.01%、5.40%、9.45%,Y类份额业绩(合同生效至2025/06/30):5.37%,同期基准:-1.09%,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前)×5%。国投沪深300指数A/C于2019/06/11成立,2024/12/13新增Y类份额,历任基金经理:殷瑞飞2019/06/11至今,A类份额业绩(2020、2021、2022、2023、2024、合同生效至2025/06/30):41.77%、4.22%、-17.04%、-11.55%、15.01%、39.03%,同期C类份额业绩:41.17%、3.80%、-17.37%、-11.89%、14.55%、35.70%,同期基准:25.86%、-4.85%、-20.58%、-10.79%、14.04%、9.20%,Y类份额业绩(合同生效至2025/06/30):4.91%,同期基准:0.11%,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国投资源指数A于2011/07/21成立,2024/05/10新增C类份额,历任基金经理:殷瑞飞2014/07/24至今、董晗2011/07/21-2014/07/24、刘伟2011/07/21-2014/08/23,A类份额业绩(2020、2021、2022、2023、2024、合同生效至2025/06/30):29.24%、42.65%、-6.34%、2.12%、11.53%、42.16%,同期基准:14.04%、32.03%、-10.15%、-3.01%、8.24%、-29.17%,C类份额业绩(2024、合同生效至2025/06/30):-7.96%、-2.80%,同期基准:-9.74%、-5.77%,基准为:中证上游资源产业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基金经理在管的部分同类产品因成立至统计截止日期不满半年,因此不披露相关业绩。以上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钱瀚在管同类产品(银河证券一级分类:股票基金)业绩:国投机器人指数A/C于2024/11/19成立,历任基金经理:钱瀚2024/11/19至今、赵建2024/11/19至今,A类份额业绩(合同生效至2025/06/30):7.33%,同期C类份额业绩:7.23%,同期基准:10.12%,基准为:中证机器人指数收益率×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国投港股通央企红利A/C于2024/11/19成立,历任基金经理:刘扬2024/11/19至今、钱瀚2024/11/19至今,A类份额业绩(合同生效至2025/06/30):13.70%,同期C类份额业绩:13.31%,同期基准:12.65%,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后)×95%+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国投金融地产ETF于2013/09/17成立,历任基金经理:赵建2019/10/29至今、钱瀚2023/08/15至今、路荣强2013/09/17-2015/02/10、殷瑞飞2013/10/26-2023/07/15,产品业绩(2020、2021、2022、2023、2024、合同生效至2025/06/30):14.57%、-4.50%、-11.07%、-5.31%、35.66%、200.97%,同期基准:0.76%、-11.78%、-14.98%、-9.38%、31.99%、70.12%,基准为: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基金经理在管的部分同类产品因成立至统计截止日期不满半年,因此不披露相关业绩。以上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国投瑞银上证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了解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各类详情。请投资者做好风险测评,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投资期限等情况,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产品投资的本金不会亏损,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文件观点具有时效性,可能随市场的变化而更改,非投资建议,不属于对产品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证。

关于国投瑞银上证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别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增强型基金,采用指数增强型投资策略,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如果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2.本基金存在以下特殊风险:(1)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终止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成份股退市的风险、主动增强投资的风险等指数投资风险;(2)港股通机制相关风险、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交易风险)等港股投资风险;(3)股指期货投资风险、国债期货投资风险、股票期权投资风险等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4)科创板股票投资风险。投资风险详见法律文件。3.本基金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 80%,其中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或备选成份股的资产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 80%,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 50%。投资范围详见法律文件。4.本基金采用指数增强型投资策略,以上证综合指数为基金的标的指数,结合深入的宏观和基本面研究以及量化投资技术,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调整投资组合,严控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跟踪误差。投资策略详见法律文件。5.本基金名称中的“增强”为投资策略,不属于对产品运作表现优于指数的保证,也不属于对产品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证。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