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能源率先启动

富凯摘要:游资抢抓寒流时机。

作者|幕恩

寒潮来临,我国多地迎来大风降温天气。受强冷空气来袭影响,煤炭板块延续强势涨势,大有能源走出7天6板,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西焦煤、晋控煤业、华阳股份等跟涨。

对此,公司在股价异动公告中称,公司股价短期涨幅严重偏离同期上证指数和煤炭开采加工行业指数,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大有能源近两年的净利润持续亏损,公司的基本面能否支撑股价的上涨仍被投资者所质疑。

%title插图%num

7天6涨停

公告显示,公司股票价格于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连续六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68.37%,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39%,同期煤炭开采加工行业指数累计上涨7.93%。

截至10月20日,大有能源股价再次涨停,达7.26元/股。按此计算,短短7个交易日,公司从10月10日至10月20日,股价涨幅高达85.2%,期间6天收涨停板。

对于公司股价的持续上涨,大有能源在公告中表示,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亦未发生重大调整。

有市场人士分析,大有能源涨停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涉及能源战略重组和煤炭开采。

中信期货研报指分析,北方入冬偏早,我国冷冬预期加强,冬储备货情绪偏强。国海煤炭开采行业周报显示,上周港口煤价环比提升明显,10月17日北方港口动力煤748元/吨(周环比上升39元/吨),山西、内蒙古、陕西坑口煤价分别环比上升50.00、45.00、46.00元/吨。

对于煤价的上涨,信达证券分析称,当前虽正值电煤消费淡季,但受南方部分地区高温延续致使终端电厂进一步去库,而北方主产地部分矿井检修、停产和大秦线检修供给受限,再加之阴雨天气频发限制风光新能源发电,以及现货煤炭相对短缺,带动国内煤炭市场呈现“淡季不淡”行情。展望后市,近期主产地煤炭发生产事故叠加年底中央安全督导考核巡查,煤矿安全检查或更趋严趋紧,主产区产量难有明显边际增量,而需求端随着天气转冷冬季供暖将逐步释放,预计煤炭市场将维持供需阶段性略紧状态,煤炭价格总体趋势向上,港口煤价或将超年初高点。

此外,2025年9月25日晚间,公司披露了《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拟实施战略重组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

该消息公布次日,9月26日,大有能源股价获“一字涨停”。

业绩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资本市场表现强烈,市场预期大大增加,但是,面对投资者的热情,大有能源却并不认为这次重组会对公司经营带来太大的变化。

公司表示,本次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河南省国资委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

“经公司自查并向义煤集团核实,除上述事项外,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目前均不存在正在筹划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业务重组、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也不存在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其他事项。”大有能源如是说。

事实上,近年来,大有能源的经营业绩并不乐观。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81亿元、-10.91亿元和-8.51亿元。

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原煤开采、煤炭批发经营、煤炭洗选加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气煤。

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消费偏弱,需求不足;煤炭市场供需持续宽松,价格中枢持续下移。受煤炭市场供需宽松影响,煤炭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显著下滑。2025年1-6月份,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1.6亿元,同比下降53%。

鉴于此,2025年上半年,大有能源商品煤产量521.04万吨,同比增加48.11万吨,增幅10.17%;商品煤销量508.05万吨,同比增加44.76万吨,增幅9.66%。

半年报显示,大有能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20亿元,同比减少6.8亿元,减幅2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减少3.62亿元。公司表示,上半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下行,公司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29%,导致当期利润同比增亏。

虽然大有能源的业绩持续亏损,但是,市场对于煤炭公司依旧看好。信达证券分析称,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

国盛证券则认为,煤炭板块在2025年下半年由于煤价反弹,煤企利润有望改善,且四季度煤价具有向上弹性,看好煤炭板块四季度反弹。供应方面,由于降雨和查超产等因素影响,预计全年原煤产量将微降,而进口量则预计全年降幅约为16%。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