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来源:总裁读书会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的集团”)是一家从家族企业转变为现代治理的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上市公司。我在调研时了解到,这家企业10年间的股价涨了十几倍。美的集团是一家从中国小镇走出来的家电企业,如今已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军者。
我曾和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交流过,我问他为什么美的集团发展得这么好,他对我说这主要得益于现代治理,我深以为然。美的集团卓越的公司治理实践,为其他上市公司树立了典范。
卓越的公司治理实践
美的集团创立于1968年,1980年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通过生产电风扇进入家电行业,1981年“美的”商标诞生,199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乡镇企业改制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美的集团重组后实现整体上市,随后几年通过并购东芝家电、意大利Clivet、德国库卡、以色列高创与吸收合并小天鹅推动持续扩张进程。
目前,美的集团主要有六大业务板块: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美的医疗、安得智联。2024年,美的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77位。同年9月,美的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这是它加速出海的战略举动。
历经50多年的发展,美的集团实现了九次重大蜕变:从股份制改造、事业部制改革,到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股权分置改革、核心高管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换股吸收合并、多层次股权激励,再到“何方”交接班,展现了它的卓越治理能力和水平。
股权结构优化与制衡
为了避免“一股独大”,美的集团引入了高瓴资本等战略投资者,同时通过MBO、员工持股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年底,何享健家族通过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美的集团约28.33%的股权,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以方洪波为代表的管理层个人持股比例合计约为2.26%。
作为上市公司,美的集团还有大量公众股东,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约为50.47%。这样的股权结构,有助于家族控股,确保公司长期战略的稳定性和连贯性,避免短期利益对战略决策的干扰;同时,职业经理人持股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公司带来了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活力,提升了决策的灵活性和效率;家族、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的不同持股比例,也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机制,防止了出现短视行为或内部人控制问题。
现代公司治理
美的集团是个家族企业,它的创始人何享健先生早年经常出国,思想比较超前,接受了现代公司治理观念。何氏家族成员制定了家族宪章,明确不出任董事局职位,不得干预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
何享健于2012年8月25日交棒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避免了家族企业的决策局限性。自方洪波接班以来,美的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净现金流的全面增长,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3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91亿元,净利润从2011年的6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5亿元,经营净现金流从2011年的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5亿元。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净利润增速超过了营业收入增速,经营净现金流增速又超过了净利润增速,真正实现了经营上的高质量增长。
职业经理人制度
实际上,美的集团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以市场化机制替代血缘纽带。它的成功依赖于两大基石:一是信任,就是家族对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彻底授权;二是制度,就是科学的选拔、激励与风险控制体系。
现在,美的集团不仅管理层长期稳定,而且从全球引进人才。在14人的集团高管团队中,核心成员任职超10年,多名高管是从基层一路成长起来的,战略执行连贯性强。同时,管理层背景多元,兼具本土经验和国际视野。在职业经理人的选拔上,美的集团既注重从外部引进优秀人才,也强调人才的内部培养。通过“需之即拿,拿之即磨,磨成则用”的方式,快速补充和优化管理团队。
美的集团采用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各事业部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决策权,职业经理人可以在授权范围内自主经营。事业部总经理等重要岗位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以业绩承诺的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为考核标准,通过竞争上岗和绩效考核,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则从西门子、华为等企业引入人才,打破内部晋升单一路径。此外,美的集团还强制要求管理层中的70后占70%,80后占20%,90后占10%。
长期激励计划与约束
美的集团奉行“业绩就是硬道理”的理念,每年与职业经理人签署绩效考评书,明确经营目标和奖惩条件。绩效完成好的职业经理人,奖金可达到固定收入的3~5倍,甚至更多,而绩效差的则可能颗粒无收。如果职业经理人连续多个季度未完成业绩目标,将面临降职甚至撤职的风险。
为了推动核心管理团队与公司长期成长价值的责任绑定,美的集团推出了一系列长期股权激励计划。2015年推出的合伙人计划覆盖中高层,业绩与股价直接挂钩。2023年通过“全球合伙人计划”向52名核心高管授予限制性股票1.2亿股,锁定期5年。针对中高层骨干,则实施“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的组合,需要达成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不低于20%、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等硬性指标。核心管理团队的考核指标兼顾营业收入增长、现金流、研发投入等,避免短期逐利。高管30%的年薪要递延3年发放,若任期内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如并购资不抵债等,可追回已发放奖金。
美的集团连续10年推出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累计授予超过1.5万人次,绑定核心管理人员与股东利益。最终实现以持续业绩、市值增长、高额现金分红及股份回购,回报股东权益。
美的集团制定了《职业经理人行为准则》《职业经理人六条红线》等,对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方洪波还签发了一份《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
- 第一,内部沟通严禁使用PPT。除技术方案、财务报告、集团和事业群/部年会之外,工作沟通、总结规划、述职、答辩、评优等场景禁止使用PPT。若其他场景必须使用PPT,要求白底黑字且一页内几行字,以减少形式主义,提高沟通效率。
- 第二,严禁他人代写材料。包括董事长、总裁在内的所有人的材料都必须自己写,保证对工作的理解和思考真实反映在材料中,避免敷衍塞责的情况。
- 第三,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禁止形式主义加班,让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第四,减少微信群数量并禁止形式主义行为。减少微信群的使用,禁止各类喊口号等不产生实际价值的行为,避免员工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花费过多精力。
- 第五,减少手工报表和作业,推广数字化看板。倡导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管理,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低效率和错误,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第六,内部严禁送礼及开展非规定团建活动。禁止内部送礼以及除规定团建活动之外的吃喝等行为,营造廉洁、公正的工作氛围。
强化董事会效能
董事会成员拥有与公司业务要求相适应且均衡的技能、经验等,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审视公司战略和运营,从而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全面的决策支持。美的集团董事会成员共有10位,其中6位是内部董事,4位是独立董事。
首先,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比高,他们的背景多元,涵盖财务、经济、技术等领域,都曾在海外留学或工作过,并在国际知名公司工作,既专业又具有国际视野。
其次,专业委员会运作高效,美的集团设有战略、审计、薪酬、提名4个委员会,除了战略委员会由公司内部人担任主任委员外,其他委员会均由独立董事主导。这种明确的分工有助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降低决策风险。
最后,美的集团每年都对董事会的决策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估,主要分为3个阶段。
- 在调研阶段,进行文档调阅,审查过去一年董事会会议纪要、议案文件、投票记录,分析决策逻辑与争议点,还要进行访谈调研,如匿名访谈董事、高管及主要股东等,了解决策参与度与实际影响力,并通过美云智数平台提取经营数据,验证决策效果。
- 在量化评分与定性分析阶段,根据按权重分配的(战略决策占40%、风险管理占30%、合规性占30%)评分卡体系,对董事会年度表现打分。然后,与海尔集团公司(简称“海尔”)、格力等同业董事会进行对标分析,如独立董事履职时长、议案否决率等。还要选取典型决策进行复盘,评估信息收集的充分性、替代方案的论证深度。
- 在报告输出与反馈阶段,将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待改进”三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在第二年再次进行评估时,验证上年度优化方案的落地情况。美的集团2021年对机器人业务进行了战略调整,第三方评估时发现,库卡整合决策中对中国市场需求研判不足,过度依赖德国团队数据,于是要求成立跨区域技术委员会,中方经理人进入库卡董事会,同时要求所有海外并购案必须包含本土化落地路径规划。美的集团据此进行了相应的改进,2023年库卡中国营业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35%。
数字化赋能治理
美的集团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建立了智能化风险控制体系,利用数字化赋能公司治理。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美云智数,实现供应链、财务、人力数据实时透明,提升决策效率。
比如“红黄灯”预警系统,通过美云智数实时监控各事业部的财务、库存、回款数据等,出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45天等异常指标则会自动亮灯,集团总部据此可直接介入调整。通过大数据预警市场、财务及合规风险,美的集团降低了治理成本。
实践启示
启示一:优化股权结构,避免“一股独大”。
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家族股东关注公司长期价值,战略投资者关注投资回报,公众股东关注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管理层则关注公司运营效率和自身利益。家族控股和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形成了一定的“黄金控制线”,既能抵御外部恶意收购,又能增强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弹性。
美的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强化长期激励机制,平衡控制权与治理效率,明确接班人机制等,对其他企业来说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启示二:构建职业经理人生态。
美的集团将职业经理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内部企业家,如方洪波等,是企业的领路人和总指挥,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决策;第二类是职业经营者,各事业部、集团直属经营单位的总经理,是操盘手和司令员,直接负责经营业绩;第三类是专业经营管理者,集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一级经营单位除总经理之外的管委会成员,是执行人和推动者,围绕总裁和总经理的经营任务开展工作。此外,美的集团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竞聘相结合选拔人才,避免任人唯亲。
启示三:强化董事会效能。
美的集团每年都会对董事会决策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估,定期评估董事会效能,迫使董事会直面决策盲点。独立董事的专业性非常关键,要选择具有行业经验的外部专家,而非“人情董事”。数字化赋能治理,有助于董事会构建起高效治理体系,平衡稳定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