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草根逆袭成东北酒吧王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从一瓶科罗娜的刺痛到年销3亿元的“东北酒馆王”,厉星用9.9元的啤酒打破了传统酒吧的社交壁垒,打造出了73家哈夫酒馆的商业传奇。

来源 | 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图片丨被采访者提供

2009年,上海某酒吧角落,20岁的厉星攥着25元买的科罗娜,看着卡座上谈笑风生的年轻人,指尖在瓶身凝出冷汗。虽然他当时已经月薪过万,却仍因一瓶酒的价格被挡在社交门槛外,要想喝尽兴,大几百上千是肯定的,不仅要付出金钱,更要付出时间与精力。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这实在是太过奢侈了。这个夜晚,成为他创立哈夫酒馆的引子,他发誓要“砸碎金钱筑起的社交高墙”。

16年后,厉星创立的“哈夫酒馆”以“便利店+酒吧”模式在北方开出了73家门店,年销3亿元。

2022年5月的长春,疫情封控被解除了,桂林路上一家酒馆正筹备着凌晨12:00营业。时间还没到,酒馆的门口便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随着0点的钟声敲响,门闸开启的瞬间,酒馆内的270个座位在3分钟内被蜂拥而至的年轻人填满,这仿佛是一场蓄势已久的庆典。创始人厉星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激动得落下了泪水——这个曾被同行讥讽为“穷鬼乐园”的酒吧品牌,此刻在顾客的簇拥下完成了精神加冕。

厉星的故事,始于一瓶科罗娜,成于他对“社交平权”数十年的执念。

%title插图%num

从留言本到“便利店酒馆”

厉星的前二十年更像是一首底层突围的孤勇之歌。

他15岁便初中辍学,开始闯荡社会。靠着那股不服输的勇气和非要做一番事业的拼劲儿,他一路从工厂学徒做到了车间主任。在走南闯北见识过人情冷暖后,2009年,厉星决定回老家创业。

但具体要做什么样的创业呢?厉星观察到,小城青年其实非常想要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但苦于没有适合的低成本场景,熟人社交又难以破冰,很多人都陷入了“社交荒漠”中。此时,厉星心想,开一家有格调的咖啡店,年轻人肯定会喜欢。于是,在2009年,厉星贷款开了一家咖啡店

做生意哪有这么容易。刚开始的时候,咖啡店的生意特别冷清。为了拯救咖啡店的生意,内向的厉星被迫去主动交朋友、搞社交,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开朗外向的人。在与更多人的交流中,他得到了启发,在咖啡馆里加入了“留言本”,给年轻人创造更多与陌生人社交互动的机会。没想到这一创新成功让咖啡店火出了圈儿,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地方。半年后,咖啡馆扭亏为盈,厉星还一连开出了十几家直营店。

咖啡店的成功点燃了厉星继续创业的火焰,也唤醒了他“敢拼、敢想、敢干”的基因。乘着时代的东风,厉星开始转战披萨外卖行业。在巅峰时期,披萨外卖单店可月销8000单,强势碾压同行。

两次成功的创业经历给了厉星继续创业的勇气。2018年,厉星又开出了26家日料店,并精心设计了“和服换衣间”进行营销。借助小红书、抖音等视频社交平台的传播,日料店获得了全网过亿的曝光流量,也因此火出了圈。

面对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厉星虽然高兴,但内心依然有些许落寞,时常想起当年那个月入过万,却仍不敢在酒吧攥着酒瓶畅饮的自己。

2018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点醒了厉星。当时在他日料店的楼下,有一群年轻人盛装打扮,围坐在楼下小超市门口喝酒看世界杯。虽然他们喝着七八元的啤酒,但谈笑间能感受到在一起相聚的快乐。厉星看着这群年轻人不禁思考:年轻人不去酒吧的原因,其实不是不爱社交,只是被传统酒吧的定价体系剥夺了进场的资格。如果能把便利店的酒水价格融入酒吧里,是不是会深受年轻人喜欢呢?

为了印证自己的这一想法,厉星用半年的时间,跑遍了全国夜生活最丰富、酒吧业态最发达的8个城市:长沙、武汉、重庆、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他发现,这些地方的酒吧价格门槛都比较高,不仅单瓶价格高,一些传统酒吧还设有最低消费标准。这使得普通人在追求社交娱乐时,会因价格因素而被限制,难以自由地享受酒吧带来的社交体验。同时,部分消费者还会因为消费能力不同而被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像卡座等相对较好的社交区域,往往被高消费人群占据,而消费能力较低的人只能处于边缘位置,难以真正融入社交氛围。

基于这些行业痛点,厉星开始打造他设想已久的“便利店式酒馆”——前厅是一个便利店的形式,铺满着各种各样的酒水、小吃、零食;后厅则是酒吧的样子,顾客可以自行挑选自己喜欢的酒水,随意选择酒吧区的位置。

此时,那个生根于厉星少年时的梦想——为年轻人打造一个平价、有趣且平等的社交场景,终于要破土而出了。

2019年8月,在齐齐哈尔一个车库与房屋连通的地方,哈夫酒馆首店开业了。从外面看,它是一个超市,但进去之后就是一个酒吧。厉星仅用了一条视频——“不限座位,无低消,一瓶酒不超过10元,双人套餐仅需48.8元,既能独饮小酌,也能拼桌交友”,就将哈夫酒馆推向了本地热搜榜,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潮流场所。

以深度社交打造哈夫护城河

当大多数传统的酒吧还在卷驻唱、装修、酒水时,哈夫酒馆的“酒水平价+娱乐平权”策略反而创造了商业奇迹——单店日均营收突破了2万元,净利率达30%。如今,哈夫酒馆已经在北方开出了73家门店,年营收达到了3亿元,成为东北名副其实的“酒吧王”。现在回头来看,哈夫酒馆的成功不仅在于抓住了普通人的社交需求,将陌生人社交玩法做到了极致,还颠覆性地将酒吧解构成了可复制的模块。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空间运营维度上,哈夫酒馆首创了红绿灯拼桌玩法,将酒吧的物理空间转化为社交界面。当绿灯亮起的瞬间,陌生人可以自己选择想要一起拼桌喝酒的对象。比起传统酒吧靠消费金额筑起的卡座高墙,哈夫酒馆显然更接地气。

而且哈夫没有歌手驻唱,但哈夫的夜晚从来不缺激情洋溢的活动。当传统酒吧还在为驻唱支付每月几万元的成本时,哈夫却用PUGC模式激活了用户的创造力。用户自发地成为活动的NPC,组织各种游戏,活跃酒吧气氛,每晚都有超过40%的顾客参与游戏。这样高参与度和高黏性的活动,使得互动成本趋近于零。

其次,打造酒馆专属的数字基建——“哈夫元宇宙”小程序,用算法和创意深挖社交需求。这个小程序就像是一个虚拟的社交空间,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的虚拟形象,参与任务获得金币,还可以通过金币解锁别人的联系方式,极大程度地解决了i人(内向的人)社交困难的问题,让人人都能成为“社交悍匪”。同时,每个店还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如“酒鬼派对”“暴富派对”“骰王争霸”等;还有一些如“台球大师赛”“啤酒速饮挑战”的小游戏,用户可根据成绩排名兑换实物奖励,形成“虚拟娱乐+线下消费”的闭环。

除此之外,小程序还建立了自己的UGC内容生态。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上建立自己的空间,上传自拍、短视频至元宇宙个人空间,一键分享至社交平台,形成“创作—传播—引流”的营销链条。社交娱乐多样化,是厉星一直都在摸索和思考的,而哈夫元宇宙的玩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升级。“和TA拼拼”功能可以实时显示可拼桌用户画像,用户通过一键赠送免费小礼物可瞬间破冰,建立私聊,提高约酒拼桌的成功率。“撩一撩”可追溯十天内到店的玩家轨迹,让转瞬即逝的好感落地为真实联结;不同类型的“家族”社群让更多的用户有了归属感,每个家族还有家族长,就相当于管理员,大家都自发地维护着社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重建酒水供应链体系,奠定哈夫酒馆的成本优势。当长春酒吧将科罗娜定价到25元时,哈夫通过三层架构将价格锁定在了9.9元:上游与厂商签订年度采购协议,获得价格折扣;中台自建“迷雾森林”供应链公司,通过IP盲盒提升流通溢价;下游砍掉所有冗余环节,物流成本控制在营收的3.5%。在商品结构的搭配上,哈夫的方式更具颠覆性:基于大数据分析,哈夫酒馆做了一个酒水“三度分割线”,酒精度在3%以下的酒是最好卖的,也是最受女性消费者欢迎的;酒精度超过3.5%的酒,通常就不好卖了。于是,为了迎合更多女性消费者的喜好,哈夫开发了一款苏打酒,一年就卖出了二三十万箱。

在厉星看来,哈夫酒馆不仅改变了长春酒吧的定价,还通过“低成本社交”的商业模式,为濒临倒闭的商场带来客流。因为在东北,哈夫已经成为年轻人去酒吧消费的不二选择,顾客去商场,多半是冲着哈夫去的。但哈夫的核心绝非低价酒水,社交体验才是哈夫不可替代的护城河。

将企业文化植入酒吧业态

哈夫酒馆真正的壁垒还藏在组织文化的毛细血管深处。

2021年当门店突破30家时,厉星遭遇了管理黑洞:运营上,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门店在服务流程、产品质量把控上参差不齐。团队管理上,由于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指引,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工作积极性不高,执行力弱,多数员工得“扒拉才动”,而且人才严重紧缺。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厉星早已准备好了对策:

一是建立门店运营机制,打造标准化体系。厉星深知,优质的服务是酒馆吸引和留住顾客的关键,于是他制定了四大核心体系保障服务标准——SOC、SOP、督导和ABC赛马机制。

SOC训练体系是基于SOP标准化体系构建的专业培训系统。在哈夫酒馆,每一项SOP标准都有对应的SOC训练手册。手册详细记录了每个动作的执行要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新员工入职后,会先接受SOC的集中培训。结束后,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正式上岗。而SOP标准化体系则是哈夫酒馆运营的核心准则,它涵盖了酒馆运营的各个环节。

在保障SOP和SOC标准有效执行的过程中,哈夫酒馆还建立了专业的督导团队,他们通常以神秘顾客的身份对门店进行监督和检查。而督导结果则与门店的绩效考核和奖金挂钩。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励门店,哈夫酒馆还设立了ABC赛马机制——根据门店的运营数据和督导评分,将门店分为A、B、C三个等级。这种赛马机制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促使每个门店都努力提升自己的运营水平。

二是成立哈夫商学院,构建人才生态。从创立哈夫酒馆开始,厉星就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才是企业最佳的商业模式”,只是苦于创业初期,分身乏术,才迟迟没有动作。直到2022年,哈夫商学院才正式成立,开始做自己的培训。

三是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即使已过去十几年,厉星仍记得当初在好利来工作时的企业文化。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引。于是,他把“真诚、平等、爱顾客”作为哈夫酒馆的核心价值观,并要求组织上下都要严格践行。

在员工关怀上,除了常规的福利之外,最让员工温暖的,还是给店长级以上职位的员工父母每个月提供500元的工资。对于很多农村出来的员工而言,父母的这份收入无疑是对其“酒吧工作者”的身份认同。

在员工激励上,哈夫建立了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不仅设立了标准化的晋升通道,为优秀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开创性地设计了“全民参投”的股权机制:店长出资1.5%可获得门店6%的分红权,区域经理投资3%可享受辖区利润分成。这样的机制使得哈夫酒馆的团队非常稳定,极少有人离职。

从齐齐哈尔街头的留言本,到全国73家门店,从15岁打工仔到如今的东北酒吧王,厉星始终在解一道题:如何让普通人不用仰望就能触摸到社交的快乐。如今,在哈夫酒馆的霓虹灯下,00后举着9.9元的啤酒碰杯,中年人在台球桌旁大笑,社恐者抱着玩偶看转播——无不诠释着被尊重的社交需求。

正如厉星在哈夫6周年演讲中所说:“我曾以为要改变世界,后来发现,改变世界太难。但让每个年轻人喝得起酒、交得到朋友,这件事,我做到了。

作咨询电话

%title插图%num

来源: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