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换“一把手”!盛银消金7亿资本缺口何时填补?

%title插图%num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东北地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即将迎来新任董事长。

近日,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银消金”)公告,推举董事周峙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期限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至其获董事长任职资格之日,且不超过六个月。若获监管批准,周峙将是盛银消金五年多来的第三任董事长。

“一把手”更迭频繁的背后,盛银消金正陷于资本补充僵局,目前注册资本仅3亿元,位列31家消金公司最后一名,而与2024年4月监管新规要求的10亿元相比,还有7亿的缺口。受此制约,公司资本充足水平承压,2025年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降至8.58%,资本充足率为10.46%。

不过,盛银消金也有表现好的一面。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79.02亿元,同比增幅19.97%;贷款余额72.87亿元,同比增长25.8%,资产规模与业务规模同步扩张;业绩方面已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1

30年金融“老将”暂代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周峙来自盛银消金“母行”盛京银行(2066.HK),其曾在该行任职超30年。

盛京银行年报显示,周峙于1991年8月加入盛京银行前身沈阳合作银行的南湖支行;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担任盛京银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6月至2019年9月,先后担任盛京银行监事会办公室主任、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及主任。

%title插图%num

来源:罐头图库

2015年2月,周峙获聘任为盛京银行董事会秘书,并于2015年9月获得任职资格。周峙在盛京银行担任董事会秘书期间,主要负责公司的董事会事务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工作。

实际上,2025年1月,周峙已获推荐为盛银消金董事长;今年9月份,周峙盛银消金董事任职资格获批,但董事长资格未有消息,如今也只是暂代董事长职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金融机构的高管需要监管机构完成任职资格核准,核准依据除了必要的资质外,还包括工作经验、年限等方面因素,监管机构核准流程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流程要求。”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来,盛银消金已经三换董事长。

2020年8月,张珺担任盛银消金董事长,而在盛银消金2024年年报中,张珺的职务仍为盛银消金董事长;2025年9月,盛银消金公告,原董事长张珺不再担任董事。

公开信息显示,张珺于1992年开始从事金融工作,历任建设银行业务部总经理、光大银行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等职务。此前,张珺曾担任盛京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分别已于2023年8月、2022年5月辞任。

盛京银行年报中则披露,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孙英品曾担任盛银消金董事长。履历显示,孙英品于1997年7月获得东北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并拥有中级经济师职称。于2021年8月获聘任盛京银行行长助理。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董事长之外,2021年7月,马驰出任盛银消金总经理,但任期不足2年便离任;随后2023年6月,“70后”陈劲伟获批担任该公司总经理至今,其1994 年开始从事金融工作,历任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户服务部总经理、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总经理、沣邦融资租赁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表示,管理层频繁变动通常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公司战略方向的不稳定,因为每位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和战略重点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这也会影响员工士气和团队凝聚力,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对于盛银消金而言,频繁更换董事长和总经理可能会影响到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以及客户对公司稳定性的信任度。”

2

注册资本垫底,

增资困局何时能解?

盛银消金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3亿元,2023年该公司通过股权结构调整,盛京银行持股比例从60%升至75%,大连德旭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德旭经贸”)持股25%。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4月实施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门槛从3亿元提升至10亿元,并设置了整改过渡期,但未明确过渡期的具体时间长度。

今年9月,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3.63亿元,由6.37亿元变更为10亿元。若顺利完成增资,31家持牌消金中仅剩5家注册资本不足10亿元,盛银消金就是其中之一,且其注册资本在31家消金公司中垫底。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沈萌指出,注册资本额低,既可能局限业务拓展的能力,也可能无法有效管理潜在市场风险。2025年上半年,盛银消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8%;2024年末为9.57%;资本充足率为10.46%,2024年末为11.71%。

在此情况下,盛银消金未伸出增资援手,或许是因为自顾不暇。

工商信息显示,第二大股东大连德旭经贸已成为被执行人,其所持的盛银消费金融7500万股权被法院冻结,占公司全部股权25%,冻结期限自2025年7月至2028年7月,冻结期长达三年,执行法院为辽宁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此外,大连德旭经贸的法定代表人王新宇也已被限制高消费。

这已经是大连德旭经贸三年内第三次遭遇股权冻结。2022年1月,大连德旭经贸所持盛银消费金融6000万股权被冻结6个月;2023年7月,大连德旭经贸所持7500万股权又被冻结至2025年7月5日,如今再次被冻结。

%title插图%num

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大连德旭经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7000万元,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大连德旭经贸的唯一股东为大连信得嘉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信得嘉和”),该公司也已被列为被执行人。此外,大连信得嘉和所持大连德旭经贸股权已于2023年12月全部质押。

针对盛银消金的增资前景,余丰慧认为,“在第二大股东股权被冻结的情况下,盛银消金引入新股东进行增资面临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寻找愿意承担相应责任且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上。此外,还需考虑如何平衡现有股东利益,确保增资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在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下,头部机构通过增资扩股巩固优势,中小机构若无法在资本补充上实现突破,对业务开展将形成一定压力,也较难吸引外部战略投资者。

3

37家合作机构引流、担保,

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近两年,盛银消金的业绩持续复苏中。

2022年至2024年,盛银消金营业收入分别为1.78亿元、2.43亿元、2.93亿元,分别同比变动-33.33%、36.52%、20.57%;净利润分别为0.65亿元、0.82亿元、0.86亿元,同比变动-18.75%、26.15%、4.88%。

值得一提的是,盛银消金2024年的业绩虽然在上涨,但是增幅较2023年放缓,且其营业收入在24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垫底,净利润29家中排第20位。

%title插图%num

图源:罐头图库

此外,截至2024年末,盛银消金资产总额79.02亿元,同比增长19.97%;贷款余额72.87亿元,同比增长25.8%。2025年上半年,盛银消金未披露具体业绩,但盛京银行在半年报中提到,盛银消金积极应对挑战,调整业务结构,强化风险管控,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各项监管指标均满足要求。

不过,2024年,盛银消金的资产质量压力并未减轻,年末逾期贷款合计1.5亿元,较年初0.91亿元增长64.84%,占发放贷款总额比例从1.56%升至2.06%。结构上,逾期3个月至1年的中期逾期规模从3819.7万元增至7015.58万元,成为逾期主力;逾期1-3年的长期逾期更从36.81万元增至2499.47万元。

%title插图%num

图源:盛银消金2024年年报

从产品布局来看,盛银消金主要通过旗下App提供循环额度产品,据其官网披露,该类产品的年化利率(单利)介于10.80%至23.76%之间。

在业务合作方面,根据9月29日相关公告,盛银消金与37家机构合作,爱奇艺、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合作业务是为盛银消金引流;深圳市乐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福建智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合作业务范围为担保。

然而,在业务推进过程中,盛银消金也面临一定的用户争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近30天内该公司累计收到超过500条投诉,内容多涉及“暴力催收”“高利贷”“网贷不放款”等问题。

如10月23日,一名用户称其于2025年10月23日下载诚信好贷,申请借款10000元,下款方为盛银消费金融,没收到款项却有36期还款计划;另一名用户称其在哈啰上借款6000元,12期,每期需还款600多,逾期1天就开始短信轰炸催收。

%title插图%num

图源:黑猫投诉

余丰慧认为,面对投诉问题,盛银消金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现状。“首先,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针对具体投诉内容,特别是暴力催收和高利贷等问题,应及时调查核实,并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客户对借贷成本和服务条款的理解,也是减少误解和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

面对“喜忧参半”的发展局面,你认为即将履新的董事长能否为盛银消金破解资本困局、注入增长新动能?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