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市场全天震荡拉升,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近3%创年内新高,沪指再度回升至4000点上方,北证50指数涨超8%。截至收盘,沪指涨0.7%,深成指涨1.95%,创业板指涨2.93%。
板块方面,海南、光伏、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影视院线等板块跌幅居前。
全市场涨跌个股大致持平。沪深两市成交额2.26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082亿。
今天,沪指放量走强, 收盘 站稳4000点。
在北向资金“休息”的背景下,这样的表现已足够强势。

不过,全市场仍有约半数个股没有涨,也导致并非所有股民都收获了 “4000点以上赚钱经验”。

你今天赚钱了吗?如果没有,谁在赚钱?
答案并不难找,放眼那些飘红的板块和个股,“科技+金融 ” 仍是主流,但和昨天相比又有所变化。比如银行板块今天走弱,就成了防止情绪过热的“抑制器”。
同花顺数据显示, 阳光电源以全天264.10亿元成交额居市场首位,涨幅也十分亮眼。其他成交额居前的个股,则以大市值科技股为主。

以行业指数区分,今天光伏设备、能源金属、证券、元件、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
就强度而言,早盘走强、午后继续走强的新能源大赛道,无疑是C位。
就在刚刚收盘后不久,又有新的利好传来——中美元首将举行会晤。

在分析细分的上涨逻辑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
指数突破了,金融自然不会缺席,但为什么还是泛科技先涨?
或者说,其他“待涨”板块投资者期待的雨露均沾的场面,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出现?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当下最强的政策利好,指向了上述方向。 这或许也是今天演“独角戏”的内资,最真实的态度。
昨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华福证券研报解读称,《建议》主要着眼三件大事:
(1)新质生产力领航产业升级。《建议》围绕新质生产力领航产业升级的部署,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指引,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具象目标嵌入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形成“传统提质-新兴支柱-未来培育”的梯次产业生态,破解了产业升级中守底与突破的平衡难题。
(2)筑牢金融强国制度根基。《建议》对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体现了系统性、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其核心在于通过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和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双支柱,筑牢现代金融体系的宏观调控与风险隔离墙,确保政策意图能顺畅传导至实体经济。
(3)内需市场扩容提质。内需市场扩容提质是驱动中国经济向消费主导型转型的战略核心。《建议》围绕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依托的核心定位,构建起“提振消费筑根基、扩大投资补短板、破除壁垒畅循环”的内需市场扩容提质系统性框架,既深刻把握“内需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底层逻辑,又实现与金融强国建设、产业升级的深度协同。
该机构建议,后续关注:
1)政策精准滴灌与全球科技共振下的科技成长赛道:国产算力(GPU/服务器/光模块)、工业母机、国防军工等;
2)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3)内需消费与反内卷受益板块。
可能有巧合,也有一定的必然——今天盘面上,科技与金融方向都被资金优先聚焦;消费方向稍显弱势,不过日内也出现探底回升走势。
后续是否会出现轮动,仍值得观察。但科技题材的“主线”地位已再度得到强化。
最后,我们来看看三大方向的上涨原因。
(1)新能源
分析认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股的三季报业绩表现,被市场视为光伏、储能等产业基本面好转的信号。
昨晚,阳光电源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中信证券表示,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三重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板块情绪有望迎来右侧拐点。
(2)证券
截至10月28日,有14家券商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其中13家数据可比券商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约467.26亿元,同比增长46.42%,呈现高景气态势。另外,目前沪指正处于4000点的攻坚阶段,市场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券商股股价走势。
多家机构指出,目前券商板块仍是“相对低估+业绩同比高增”的稀缺资产。
(3)海南自贸区
消息面上,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目前,海南各地、各行业持续加紧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地,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届时将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核心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最大自贸港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长城证券指出,海南板块既有可持续的政策支持,同时第三产业的建设也符合接下来的发展潮流,且全球第一大自贸港的定位决定了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有规模性,后续可以持续关注,建议从物流基建、旅游服务、文化传媒体育等方向来参与行情。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行情软件截图
每经记者 肖芮冬 每经编辑 赵云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