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空科技,还是“时空错乱”?
A股市场气势如虹,各类新高个股层出不穷。然而 ,如果你押注的是白酒、消费等所谓“老登板块”,挑选的又是其中某些“老登股”,那很可能会在牛市中有“踏空”的感觉,仿佛“在A股里躲牛市”。
但要捕捉到连续涨停的牛股,确实需要几分运气。就在今天,一家尚处亏损状态的公司,竟一口气拉出7个涨停板,其中连续6个是“一字板”——普通投资者恐怕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时空科技。从10月23日复牌至今,公司股价已经连拉6个一字板,距离历史最高点只有一步之遥,而9月30日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同样拉涨停,至于当时公告停牌的原因,也是司空见惯的重大资产重组!
到了10月22日晚间,时空科技终于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对手方,拟收购深圳市嘉合劲威100%股权,切入半导体存储领域。具体来看,本次交易方案显示,时空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张丽丽、陈晖等19名交易对方收购嘉合劲威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当时公司表示,拟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宫殿海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确定为23.08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接下来就是公司股票连续6个一字板,而且都是资金净流入,公司在24、27、28、29四天连发四次风险提示,依然难以抵挡资金涌入的热情!这样看来,如果真的收购成功,按照原来的发行价,且之后不大跌的话,买到的人几乎是等于坐着数钱!
时空科技收购嘉合劲威,又是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蹭芯片”浪潮的一个样本!
 
做城市照明的,也来“蹭”芯片?
公开资料显示,时空科技成立于2004年,凭借景观照明业务起家。当前公司以夜间经济和智慧城市两大业务体系为核心,覆盖景观照明、文旅夜游、智慧路灯及智慧停车运营等领域。
2020年8月, 时空科技登陆上交所。但需注意的是,时空科技上市首年便出现业绩下滑。2020年全年,该公司营收8.97亿元,同比下降14.08%;净利润同比下降35.31%至1.33亿元。
此后三年,时空科技营收持续下滑,且连续录得亏损:2021年至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7.46亿元、3.30亿元、2.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71.4万元、-2.09亿元、-2.07亿元。2024年,时空科技营收情况有所回暖,同比增长68.14%至3.41亿元,但净亏损扩大至2.62亿元。真是把“上市即巅峰”这五个字书写到了极致,股价也从上市时的66元,一路跌到最低10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高企也被市场广为关注:公司曾经解释过,自身所处景观照明行业工程施工业务一般采取前期垫付、分期结算、分期收款、竣工后延期收取质保金的结算模式,具有投入资金大、结算周期长等特点。
这样看来,公司那几年业绩不好,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据此前财报,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中1年以上账龄占比高达86.44%。
到了2025年,公司的经营状况总算是稍微有了起色: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亏损1.1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6亿元。公司前三季度应收账款3.80亿元,比2024年末的5.35亿元明显减少——看来公司今年在“催收”方面发力不小!
和时空科技的基本面相比,计划被收购的嘉合劲威,则是一家正宗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国内知名内存模组厂商之一, 嘉合劲威成立于2012年。公司专注于内存条、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 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光威、阿斯加特和神可三大品牌,提供消费级、工规级、车规级存储器以及行业存储软硬件应用解决方案,已实现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布局。
披露公告显示, 嘉合劲威与三星、美光、SK海力士、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国际国内主流晶圆厂或其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基于自有研发测试能力,嘉合劲威是2020年首批发布国产颗粒内存条的厂家之一;2021年,作为首批国内厂家之一发布了DDR5内存条,同时作为起草单位参与了标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固态硬盘通用技术规范》的起草。
而且自从2024年以来,随着存储市场逐渐走出低谷,嘉合劲威一直在盈利: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个月,嘉合劲威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13.4亿元、1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15.72万元、4226.13万元、4211.27万元。
 
嘉合劲威已经扭亏为盈
图片来源:公告
时空科技方面表示,与 嘉合劲威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到存储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有的财友可能会奇怪,如果真的赚钱,为什么要卖?其实对于嘉合劲威而言,也可以借着此番被上市公司收购的东风,以及当下一轮存储芯片的热潮,重新确定自身的估值。
换句话说,交易完成后,嘉合劲威的原股东将获得大量时空科技的股票,他们持有的财富,将直接与二级市场的高估值挂钩——似乎有点上纬新材那一波的味道了,只是规模和影响力还不能比!
 
跨界收购,屡败屡战?
实际上面对主业困境,时空科技寻找“第二曲线”的努力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业务布局从景观照明延伸至文旅夜游、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等领域。
如2023年,公司收购捷安泊,新增智慧停车业务,希望找到新的增长点,被外界视为跨度最大的一次业务转型。然而,新业务并未给公司经营带来改善,反而还带来了商誉减值问题。
据当时公告,在收购捷安泊时,捷安泊原股东就未来业绩情况承诺:捷安泊2023年度至202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万元、1200万元及2500万元。
2023年,捷安泊共实现业绩净利润817.81万元,尚可完成业绩承诺,但是2024年公司的业绩便大变脸、盈利能力急转直下,2024年公司业绩亏损645.06万元,与承诺业绩1200万元相差甚远,完成率-53.76%,导致时空科技商誉减少587.77万元,进一步拖累了时空科技的业绩。
一场不及预期的并购,并不能阻止公司继续转型的野望。今年7月24日,时空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宫殿海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公司申请股票临时停牌。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该公告发布前一个交易日(7月23日)临收盘前一个小时,时空科技放巨量涨停。然而,仅过了一周,因“实控人与交易方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时空科技公告决定终止控制权变更。7月30日复牌的当天,股价被按死“一字”跌停。但从头到尾,这桩交易的对手姓甚名谁,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
接下来,就是时空科技计划收购嘉合劲威,成为其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背水一战。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交易并非“铁板钉钉”,依然要面临后续的一系列变数!而9月30日当天,也就是“重大资产重组”官宣之前的收盘,时空科技收涨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难道两次都是巧合?
 
尾声:“蹭芯片”潮下的审视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起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计划,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波澜。例如,今年8月,深陷泥潭的老牌房企万通发展,再度出手收购芯片公司,拟以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控股(62.9801%股权)数渡科技,总代价8.54亿元,并由于股价的“抢跑”,以及其它一系列的疑点,引发监管问询。
无独有偶,软件服务商开普云8月24日晚间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70%股权,切入存储产品业务领域。而正处于退市边缘的*ST花王,也想通过进军半导体领域,挽救已经摇摇欲坠的主业!
跨界并购寻求科技转型,其初衷值得鼓励。但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与停牌前精准涨停的“巧合”,不得不引人深思。当时空科技从照明领域一跃进入高精尖的存储芯片赛道,这究竟是把握时代机遇的产业突围,还是又一场精心策划的概念炒作?一切,尚需时间给 出答案。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