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是一家相对很简单的公司,路径清晰,规划明确,业务结构也比较简单。
前几天发布了三季报,一眼看过去就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前三季度营收450亿,同比增长32%,但是归母净利润只有28亿,同比反而下降了11.7%,扣非净利润下滑更多。
前两天我刚分析了宁德时代,看人家的业绩多漂亮,营收和利润都增长了不少。
其实亿纬锂能的真实业绩是不错的,比我预期还要好一点,首先今年买了83GW的电池,比去年高多了,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这已经很好了。
电池卖得多,营收自然就上去了,但是利润表现差,一般都是钱花多了。
我们先来看费用情况。

四大费用里面,管理费用确实增加了不少,去年只有12.5亿,今年三个季度就花了近21亿。
这里面增长的大头就是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全年应该会摊销接近10个亿,第四季度还会有,所以今年整年的管理费用肯定会巨高。
然后还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海外扩产带来的管理成本上升,比如马来西亚的储能基地,今年6月份启动,总投资近87亿,这么大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增加一两个亿的管理费用很正常。
再比如匈牙利的动力电池工厂,现在也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单季度多一个亿的管理费用也是轻轻松松。
第二个我估计股权交易费用也产生了不少,重点是年中在香港上市,别以为上市就是走流程,也是要花钱的,比如聘请各种顾问团队花一两个亿也是正常的。
然后三季报也说还有坏账计提的影响,如果剔除这两个因素,实际上利润是36.7亿,同比增长18%,如果这样算的话,第三季度利润将近15亿,同比大增51%,所以我说比我预期还要好一点。
不过这是基于研发费用大幅度下降带来的利润,超出我预期的主要就是这部分。

往年亿纬锂能的研发费用都是逐年增加,今年是第一次下滑,而且今年连续三个季度都是下滑的。
研发费用下降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研发投入资本化增加,那么无形资产就会提高,第二个是整体研发投入就是减少了。
不管是这两个里面的哪个原因,都不是很好,亿纬锂能的无形资产确实一直在增加,但是今年的增长幅度倒是不大,前三个季度只增长了1.7亿,不算多。
所以亿纬锂能今年真的是大幅度削减了研发投入,在锂电池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大幅度压缩研发投入。
我估计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当然是财务压力,第二个是今年的主要任务是产能落地,从研发阶段到商业化落地阶段,随着技术成果的转化,相关费用确实有可能减小。
现在亿纬锂能的财务压力肯定是有的,因为公司扩产速度很快。

你看他的固定资产,可以说直线上升,2022年才109亿,现在已经高达314亿,3年时间都快翻3倍了。
不对,3年还差一个季度,而且在建工程还有一百多亿。
而且未来两年的扩产很激进,按照公司的规划,2025年要扩产到210GWh,2027年要扩产到328GWh,4年翻3倍。
单纯靠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肯定是没法满足这个扩张速度的,所以债务压力越来越大。

三季报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接近64%,这已经不低了,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有息负债已经创历史新高。
亿纬锂能算是很注意债务优化的公司,短期借款一直都很少,有息负债主要都是长期借款,现在是218亿,每年都要多借几十个亿。
不过负债的大头还是应付款,所有应付项目加起来高达407亿,反正产业链都是这样做,上游压着下游,或者地位强势的压着地位弱势的。
虽说亿纬锂能短期内没有太大的还债压力,但是整体债务压力是有的,再加上后面的发展节奏肯定很快,市场竞争又那么激烈,尽可能减少点开支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我们看待公司的研发费用也不能简单的只看表面,亿纬锂能因为路径清晰,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研发节奏也更容易把控。

亿纬锂能的看家本领就是大圆柱电池,之所以选择这个领域,主要是为了差异化竞争,因为之前宁德时代和某某迪没做,他们主要做方形电池。
国内大部分电动汽车都是用的方形电池,价格更便宜,但是比较容易鼓包,特斯拉大部分用的圆柱电池,还有国内的部分高端电动车。
圆柱电池的优势很明显,除了不容易鼓包之外,充电也更快,续航还比较长,但缺点就是技术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所以国内大部分电池企业都不愿意做圆柱电池,亿纬锂能就成了国内第一家能够量产大圆柱电池的公司。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已经装了6万多台车,出货量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特斯拉自家的电池。

所以亿纬锂能的大客户主要是高端车企或者造车新势力,他们才用得起圆柱电池,比如宝马和小鹏。
为了深度绑定宝马,亿纬锂能还专门在沈阳建了一条产能20GWh的生产线,就是为了给宝马在沈阳的工厂供货。
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才能在技术上领先,才能在巨头的夹击下生存下来,这就是亿纬锂能的发展规划。
效果也是很好的,亿纬锂能2022年就推出了560Ah的大电芯,2024年又升级到628Ah,这可是业内首个量产600Ah +电芯的公司。
即便是宁德时代,现在也主要用587Ah的电芯,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亿纬锂能领先宁王。
真是因为大电芯有这么大的优势,所以让亿纬锂能有了硬刚宁德时代的资本,比如国内储能集成商龙头海博思创那个事情,想必关注储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看这个公告内容,海博思创预计采购亿纬锂能50GWh的电芯产品,大概算一下就知道200亿左右。
要知道宁德时代可一直都是海博思创的头号供应商,被挖墙角的不止这一家,还有多家就不一一点名了。
产品的优势让亿纬锂能的出货量持续大增,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出货34.59GWh,同比增长66.98%,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
尤其是储能,可以说是亿纬锂能弯道超车的大功臣,从去年开始,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就仅次于宁德时代,排名第二。
当然想要超过宁德时代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体量差距太大,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做大做强,已经很了不起,而且宁德时代也不会放任亿纬锂能一直这么发展。
然后亿纬锂能现在海外的表现确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规模并不大。

今年上半年境外的营收只有不到70亿,这不符合二当家的气势。
年中的时候亿纬锂能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如果募资一笔钱,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增长速度应该是会很快的。
亿纬锂能也因为受限于产能,整体毛利率在行业内并不高,现在16%的毛利率,落后宁德时代比较多。
未来随着产能越来越大,成本肯定会逐渐降低,加上技术优势,亿纬锂能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很可能是一匹有潜力的黑马。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