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迭代背后 信达澳亚基金喜忧盘点

独立 稀缺 穿透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补齐短板、再攀新峰

作者:岩石

编辑:楚逸

风品:李莉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大海航行靠舵手,千亿基金又迎变动。

10月17日,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式变更为方敬。公开资料显示,方敬拥有横跨保险、银行、证券、基金等多领域的金融机构从业经历,曾先后任职于中国人寿、民生银行、中信证券、前海开源基金等多家公司的重要岗位。

市场分析认为,此番高管换届,预示公司在发展战略、运营管理上或迎来新思路。方敬的复合型职业背景,有望在战略布局、产品创新与资源整合方面注入新动能,助力在竞争激烈的资管业打开新局面。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已破36万亿元,再创新高。尤其6月以来,平均每月近万亿元的增速,展现出惊人活力。

都说新人新气象,在里程碑节点履新,业界普遍期待方敬能为信达澳亚带来“研究驱动投资”的新气象。

01

从百亿到千亿 新帅展望

LAOCAI

期待是有逻辑的,随着方敬正式成为法定代表人,加之8月董事长职务由商健接任,一系列关键岗位的人事落地,意味着信达澳亚基金新一代领航团队正式就位。

8月23日,公司公告祝瑞敏因工作安排离任,商健暂时代任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祝瑞敏2019年9月起任信达证券总经理,当年12月起兼任董事长。

回顾这近6年任期,业内普遍认可其业务能力。天天基金网显示,祝瑞敏接任信达澳亚基金董事长时,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仅99.52亿元,在142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84位。而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已达1030.1亿元,行业排名提至第62位。五年多时间规模增超十倍,带动业绩跨越式增长,实现了千亿级中型基金公司的战略蜕变。

不过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继任者,商健也是机遇挑战并存。机遇是,信达澳亚这个大树,已经历成长初期的种种风雨、打下一个良好发展基础,正好可以在行业扩容期大显身手。挑战是,行业强敌环伺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继续向上的压力在加大,公尤其面对费率改革、ETF等新红利崛起,如何适应迎合不掉队,考验魄力智慧。

披信显示,商健自2007年起进入信达证券,历任董秘、信达证券副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岗位,在战略规划、风险控制及公司治理等方面有丰富经验。接棒后应对第一股东方的战略意图与资源协同有着更深入理解。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纵观2025年公募业,行业大扩容大发展的同时,基金公司“一把手”的密集变更也成常态。除了正常的人事迭代,变化背后反映了行业规模快扩与马太效应的持续加剧。行业竞争白热化、经营压力加剧,也从侧面说明基金业高管层正面临着业绩考核与转型压力。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董事长更替,既是公司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也是新篇章的开启。在头部效应与行业扩容交织中,如何延续增长势头、开启下一黄金发展期,并在稳健经营与创新突破间找到平衡,将是信达澳亚面临的下一核心课题。

02

半数权益产品收益超50%

股票型基金喜忧

LAOCAI

10月28日,上证指数正式突破4000点,这是沪指历史第三次突破这一关键点位,也是近10年来首次站上4000点整数关。随着资本市场强劲反弹,公募基金业整体收益率水涨船高。

聚焦信达澳亚基金,得益于较优秀的主动管理与前瞻市场布局,旗下多只产品业绩表现突出,成为市场一抹亮色。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0日,信达澳亚股票型基金产品近6个月与近1年收益率分别为46.92%、60.71%,远高于同类同期平均的31.01%、32.80%。

不过若深入分析,股票型基金仅五只产品,其中信澳转型创新股票A近一年收益率为84.69%,其余四只产品收益率分别为83.46%、60.89%、50.28%、27.11%。产品数量少也是推高收益率的原因之一。

且截至9月30日,公司股票型基金整体规模仅89.47亿元。其中,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A规模就达72.65亿元。产品总规模小、又一家独大,意味着该领域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好在整体收益率拿得出手,截至2025年10月30日,信达澳亚旗下共近50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超30%,其中36只涨幅破50%,12只超80%,展现出较强劲的净值增长动能。

具体来看,部分旗舰产品业绩表现极为亮眼。截至2025年10月27日,信澳业绩驱动A、信澳匠心回报混合A、信澳优势产业混合A近一年回报率分别达136.58%、89.15%与88.12%。

成绩单背后,是公司对投研体系的长期深耕与产品策略的持续打磨。披露信息显示,信达澳亚聚焦科技、医药、新能源、消费与高端制造等核心赛道,构建了一支贯穿“宏观、行业、个股”三层次的投研团队,并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框架,系统性地捕捉市场机遇,为投资者提供风格清晰、定位差异化的产品选择。

产品布局上,信达澳亚已形成多元化的矩阵体系。例如,信澳新能源精选A重点布局绿色能源与电动化产业链,信澳医药健康A深耕创新药与前沿医疗科技,信澳周期动力A则专注于经济周期中的轮动机会……产品线各有侧重,共同构筑起覆盖多种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生态。

除了追求投资回报,信达澳亚同样将风险管理置于重要位置。公司构建了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多维防控体系,并依托制度规范与系统化监控手段,力求将组合运作的风险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为产品长期稳健运作提供支持。

同时,为卡位人工智能浪潮,信达澳亚逐步引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开发多因子量化模型,作为传统研究的辅助工具,旨在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并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多维的参考。

基于上述体系建设、平台型赋能,信达澳亚在过往市场环境中取得了一定的投资业绩。面向未来,公司表示将继续以专业与稳健为导向,持续优化投研能力,致力为投资者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与增值。

行业分析师王婷研认为,信达澳亚本轮上涨展现了“核心赛道+系统投研”锐度,但股基少、分化大,且近半权益规模系于一位明星经理。公司需在保持阿尔法的同时,补工具型产品线、沉淀可复制流程、引入波动与回撤考核,把上述锐度转为长期复利。

10月30日,信达澳亚基金公告称,决定对旗下信澳至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进行调整,增聘齐兴方为新任基金经理,与邹运、刘维华共同管理。资料显示,齐兴方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及4.5年证券投资管理从业经验。业内人士分析称,通过增聘基金经理优化管理团队,有助实现投研资源的整合与互补。齐兴方兼具科技行业研发背景与多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其加入有望进一步强化投研力量,为基金的组合投管带来新思路?

03

双面固收

长期领跑、短期承压

LAOCAI

除了权益投资,固定收益领域的长期积累也被视为业务基石,目前信达澳亚已打造出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全面的专业化固收团队。

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5年10月30日,信达澳亚债券收益类产品近五年收益率为27.19%,远超行业17.94%的平均值。在全市场169家公募基金公司,业绩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凸显了公司长线收益率的含金量。

另据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上半年公募固收产品排名,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达澳亚基金近七年其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以149.24%和39.28%的收益率,高居行业115家基金公司的第2位和第9位。

靓丽成绩的取得,源于公司打造了一个定位清晰、风险收益特征分明的固收产品矩阵。截至2025年10月27日,信澳信用债债券A近一年收益率为25.68%。信澳鑫益债券A与信澳鑫裕6个月持有期债券A,收益率分别为9.29%与4.95%。

以固定收益“灵魂人物”宋加旺为例,拥有近16年从业经验,投资管理侧重绝对收益目标,并将风险控制与组合的稳健性作为决策核心。善于对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的有效管理,来实现资产长期稳健增值。

目前,信达澳亚已形成一支专业背景多元、协作机制清晰的固收人才队伍。团队成员多数具备多年债券市场经验,分别在宏观利率分析、信用债研究、衍生品工具运用等细分领域具备专长。

可以说,固收产品线的持续完善,为信达澳亚提供了重要的多元化支撑,逐渐成为业务结构中的一项稳定来源。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继续推进在纯债型与“固收+”产品方面的布局,以适应市场对净值化、稳健型理财产品的持续需求。

不过,这不代表没有隐忧。2025年国内债券市场的价格双向波动加大,导致债券型基金产品收益率承压。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7日,信达澳亚债券基金近6个月与近1年收益率分别为1.78%与3.97%,同期同类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79%与4.01%。近6个月与近1年收益率均跑输行业均值。

具体来看,纯债型产品表现较乏力。截至2025年10月30日,信澳安盛纯债A作为信达澳亚纯债产品的代表,近一年收益率2.31%。相比之下,同类均值为2.70%,基金经理杨彬任内收益率9.89%,同类均值为10.65%。另一位共管基金经理周帅任内收益率4.45%,同类均值为6.56%。

基金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信达澳亚债券基金规模185.18亿元,较2024年末的400.11亿元出现大幅下滑,跌至2023年末以来低点。

行业分析师李小敬认为,综合来看,信达澳亚固收经验丰富,构建了涵盖纯债与“固收+”的清晰产品线,近五年及近七年维度下的长期业绩稳居行业前列,证明其具有较深厚的投研积淀和可持续盈利力。但面对短期业绩下滑,近半年及一年收益率跑输行业均值,部分纯债型产品表现乏力、债券基金规模回落,又反映出当下的运营压力短板。凸显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稳定短期业绩并重塑投资者信心的急迫性。

04

三个挑战,再启一个黄金期

LAOCAI

深入一度看,实现千亿规模跨越后,信达澳亚基金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ETF增长、合规内控与经营质量等层面:

首先,ETF型产品掉队。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63万亿,其中股票ETF规模超3.7万亿,债券ETF规模破6900亿,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有7只ETF规模超过千亿,较去年新增1只。

而天天基金网显示,同期信达澳亚基金指数型基金产品规模仅20.18亿元,排在132家基金的第90位。

唯二两只产品均为债券型产品,且信达澳亚权益型指数产品0发行,是否折射市场反应与产品布局存在不足值得企业审视。

其次,需扎牢合规经营、内控建设“篱笆”。2024年11月2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李某彦因存在泄露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违法行为对其责令改正,并罚没154.29万元。

处罚中的多点信息直指信达澳亚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李淑彦。11月29日,信达澳亚基金公告称,李淑彦因个人原因离任,其此前管理的产品将由新基金经理接任。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澳亚基金2018年曾发生“老鼠仓”事件,时任基金经理王战强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涉案金额7834.63万元,获利456.55万元。 2024年3月,因“个别规定未严格执行”,遭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警示函。

再者,规模起落较大,收入利润承压。拉长维度看,近年信达澳亚管理规模并不稳定。天天基金网显示,2024年末公司管理规模1366.95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回落至921.75亿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为1100.43亿元。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1.24%至6.44亿元,净利同比下滑42.11%至1.01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双降。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再减10.34%,至2.96亿元;净利378.36万元,同比大减75.9%。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底,信达澳亚旗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1030.06亿元,较去年底减少344.44亿元,多个子基金类别规模均有下滑。其中,货基规模下滑较显著,上半年减少229.23亿元至348.96亿元。

一番梳理可见,信达澳亚基金喜忧参半,正处于向上爬坡较劲的关键期。此番高层变更,可谓恰逢其时又时不我待。

站在自身千亿规模、市场快速扩容的新周期,能否统筹各方,补齐短板夯实内功,从单点突破到全面破局,再启一个黄金成长期,考验着新团队的经营智慧与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