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即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正式成为“A+H”两地上市的车企,其近日披露的2025年前三季度(1-9月)财报,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最具看点的财报之一。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份财报,那就是:赛力斯卖车很能赚,但为了抢占市场,花钱也毫不手软。
财报数据显示,赛力斯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5.3亿元,同比增长3.7%;不过,归母净利润达到了5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6%。
2025年前9月,赛力斯汽车累计销量为27.62万辆,同比下滑5.72%。虽然其并未披露问界品牌具体销量,但中汽数研统计称,问界品牌同期销量为26.36万辆,同比下滑8.9%。
尽管车卖得少了,但赚到手的钱却更多了。这意味着,高端车型(比如问界M9)的销量贡献,带来的高溢价能力,正在提升赛力斯的赚钱效率。
财报中最耐人寻味的一组数据是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对比。赛力斯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高达 29.35%,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属于高水平,说明坚持高端车型路线的赛力斯,卖车本身非常赚钱。
然而,最终的净利率为4.81%。近30%的毛利,投入“三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后,最终留下的纯利显得相对单薄。
钱究竟花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市场推广和技术研发。
赛力斯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高达14.28%,在对比的六家车企中高居榜首。算一笔账,它每卖出100元的车,就要花掉近14.3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和品牌宣传。这表明赛力斯正在不计成本地“高举高打”,核心目标就是“抢占市场”。
同时,其研发费用率为4.4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如比亚迪和北汽蓝谷,但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自主品牌的主力军相当。
总费用率稳定在21%的高位,意味着赛力斯正在牺牲短期更高的净利润,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技术壁垒。
综上,赛力斯本正处在一个典型的“扩张期”,其核心战略是“高投入换增长”。这是新品牌快速崛起阶段的常见策略,也是资本市场看好其发展前景的原因之一。赛力斯的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了18%,市值站在2500亿元以上,市盈率(TTM)达到35倍。
未来几个季度,将是检验赛力斯这套打法成效的关键时期。
(策划:金玙璠,制图:李昱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