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到10年,出海美国存在巨大商机?

10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E中心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中国出海企业协作联盟(CEGA)主办,财视传媒、传播达人汇、未来企业家俱乐部、中国企业国际战略顾问有限公司协办,加舟国际承办的CEGA出海会客厅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办。

CEGA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国际商业协作组织,由遍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标杆企业家、行业翘楚与资深媒体人共同发起。汇聚顶级跨境资源,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战略导航、资源撮合与一站式本地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跨越文化鸿沟与商业壁垒,稳健落地,持续增长。致力于打造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国出海企业参与 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活动现场邀请到美国资深私募基金管理人、加州财务长竞选副州长行政财务主席马振翼,以及美国加州阿拉米达郡郡长戴维・豪伯特(David Haubert)进行分享。众多国内各行业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出海美国的新机遇展开深入探讨 。

%title插图%num

据马振翼表示:“中美的紧张关系和世界格局重新在启动,我个人看到过去50年和未来50年有巨大商机出现,这个窗口可能有5到10年,如果能抓到这次商机是可以创造传代财富的。”

中美的贸易战不是中美两国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中美的脱钩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和路线。而美国如今的主旋律就是制造业回归,把供应链生产拉回美国。低端的供应链美国放到了东南亚,用越南取代中国的低端供应链,中高端供应链则回归美国。所以美国以一系列政策、投资、税收来鼓励人才资源与资金来到美国。

活动中,马振翼指出,如果十年前去美国和现在去美国路上是没有太大变化的。美国在基础建设方面是非常薄弱的,包括加州的电网是1929建造的,加州的公路99%是1965修建的。如今,美国意识到了问题,所以在2024年推出了法律,并投入1.2万亿美元启动基础建设。

在部分科技产业,美国实际上落后于中国,比如垃圾焚烧发电、制造维修桌椅,过去50年美国没有重视过这些行业,导致技术与人才方面存在断档情况。资金能快速回流美国,但人才断档难以短期补齐。当下美国正大力吸引目标产业回归,无论是携资本入局,还是带技术投身,都有望收获显著发展机遇。

此外,美国对企业家国籍并无限制,只要公司注册在美国,即认定为美国公司。除军工、国防等少数行业需严格审核外,大部分行业均可享受美国的政策扶持,目前已有不少中国公司成功申领到美国政府的相关补贴。这背后体现的是美国务实的意识形态,凡是能为其发展提供助力的,都会积极接纳。

%title插图%num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独立法律体系,不同州的产业适配性存在差异。以加州为例,其环境法与劳工法要求严苛,并不适合制造业布局,但在科研、设计、品牌运营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这也是英伟达、苹果等企业将设计业务落地加州的核心原因。

马振翼指出:“很多人认为,美国现在不欢迎中国这是错误的信息,美国很欢迎中国企业、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资本。”

据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早在2013年便在加州兰卡斯特市建厂,主要生产纯电动巴士和卡车。马振翼表示,美国政府曾给予6000万美元的补助,而其主要客户之一也有政府。

活动分享环节,美国加州阿拉米达郡郡长戴维·豪伯特表示:“政治是另外一种商业,所以我们政治家要支持商业。不管未来五年怎样,美国所有的生意是开放的。”

此次CEGA出海会客厅活动,为中国企业与投资者打开了一扇观察美国市场的务实窗口,当“脱钩”的喧嚣与“对立”的叙事占据舆论焦点时,美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姿态、以政策补贴为抓手的引才引资策略,正勾勒出另一重机遇轮廓。

对于中国出海者而言,读懂美国联邦与州层面的产业差异、政策逻辑,把握制造业回流与基建浪潮中的细分机遇,或许比纠结于宏观叙事的博弈更具现实意义。正如马振翼所言,5到10年的窗口期转瞬即逝,唯有以理性视角穿透杂音,以精准布局对接需求,才能在全球格局重塑的进程中,为自身找到可持续的发展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