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Career In 投行PEVC
正值AI芯片行业红利爆发、业绩屡创佳绩的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突陷天价劳动争议诉讼。公司10月31日晚间公告披露,原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梁军已就劳动争议提起诉讼,除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外,更索赔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案件已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
这一索赔金额不仅创下AI行业股权激励纠纷的纪录,更与寒武纪近期的业绩爆发形成鲜明对比。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倍,净利润超10亿元,此前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更达4230.22%,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今年前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4倍至约46亿元,归属净利润16亿元,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在不到两年时间内飙升超百倍,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一度达1587.91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最高的上市公司。
公告显示,梁军的诉讼请求包含三项核心内容:其一,确认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间与寒武纪存在劳动关系;其二,要求公司赔偿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该金额以其间接持有的1152.32万股公司股票为基数,按2024年1月2日至起诉时公司股票最高价372元/股计算得出;其三,要求公司承担全部案件诉讼费用。
作为寒武纪早期核心技术人员,梁军的履历颇具分量。招股书显示,梁军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2000年起入职华为及海思半导体,深耕芯片领域17年,历任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等职。2017年加入寒武纪后,他以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的身份,深度参与了公司早期技术研发与发展布局。
梁军在起诉状中称,2017年入职后获得股权激励,公司2020年7月上市后其间接持有公司股票。2022年2月,因寒武纪未履行《入职意向书》约定及未提供劳动条件,其被迫解除劳动合同;2024年1月股票解禁后,公司拒不配合其减持申请,导致其无法兑现股权价值,故提起诉讼。
针对上述指控,寒武纪在公告中作出明确回应,直指双方争议核心在于持股计划的约定条款。公司表示,梁军离职前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相关权益源自2019年签署的《持股计划》,对应两家员工持股平台的出资额。根据该计划约定,持股主体在权益锁定期内离职的,将触发回购条件。梁军2022年2月离职时正处于锁定期内,公司依约启动回购程序,但遭到梁军拒绝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双方首次就股权问题对簿公堂。寒武纪披露,公司相关主体已于2023年就持股权益回购事宜起诉梁军,要求其配合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该回购案件已开庭审理,目前处于待判决状态。更关键的是,梁军此前就持股权益相关事项提起的两起案件,均以败诉告终,仲裁机构亦认定其签署《持股计划》时已充分了解内容并同意相关条件,应受条款约束。
对于此次诉讼对公司的影响,寒武纪表示,由于回购案件尚未判决且本次诉讼未开庭,预计对本期利润无影响,期后利润影响需待生效裁判结果进一步评估。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能芯片企业,寒武纪强调,公司已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应诉,案件不会对日常研发及经营产生影响。目前公司核心业务推进顺利,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4.56亿元,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迭代有序推进,在大模型训练推理场景的优化成果显著,产品已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完成规模化部署。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天价股权纠纷折射出AI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核心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平衡难题。随着寒武纪在AI芯片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场涉及前核心技术人员与企业的股权博弈,其判决结果或将为行业类似争议提供重要参考。目前,两起相关案件的审理进展备受市场关注,寒武纪表示将根据案件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