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终于出手!
事关每一个女孩,HPV疫苗免费了。
前两天,国家正式发文,自2025年11月10日起,为满13周岁女孩(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
这意味着,导致中国每年十几万新发宫颈癌、近6万人死亡的“元凶”,将得到根本遏制。
这一天,中国女性已经足足等了19年。
要知道,宫颈癌是中国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年死亡人数占全球20%。
科学研究表明,几乎100%的宫颈癌和HPV的持续感染有关。而中国的HPV接种率,却一度低得让人触目惊心。
2022年,中国9–14岁女孩的首针覆盖率仅为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1.6%。
正因如此,国家也下大决心,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不仅是国家免疫规划自2007年实现“14苗防15病”后首次扩容,也是首次为单一癌种设立国家级疫苗防护。
为什么这件大事,将影响每一位中国女孩的健康和安全?
HPV疫苗免费后,应该如何科学接种?

目前,能通过疫苗预防的癌症很少,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的宫颈癌,就是其中之一。
HPV疫苗的重要性,一句话概括就是:
如果能在青春期完成HPV疫苗接种,就能避免大多数感染和随之发生的宫颈癌癌变。
正是因为有HPV疫苗,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预防的癌症。如果所有适龄人群都能接种HPR疫苗,并定期筛查,宫颈癌将直接被人类打入“罕见病”的行列。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宫颈癌情况依然严峻。
根据IHME和卫健委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是全国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年死亡人数接近6万,约占全球发病和死亡总数的20%。
2022年,中国9-14岁女孩的HPV疫苗首针覆盖率仅4.0%,远远落后于全球(61.6%),三针接种率更是低至0.31%。

其中,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省份之间的累计接种率差距可达20倍以上。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HPV疫苗“太贵了”。
长久以来,HPV疫苗在全球范围都被批评是最昂贵的儿童疫苗之一。自2006年HPV疫苗问世后,全球市场长期被默克(四价、九价)和葛兰素史克(二价)两家跨国药企垄断。
当时,二价疫苗单剂价格约600元,四价近800元,九价更是突破1300元。按全程3剂计算,一个女孩哪怕只接种二价疫苗,也需要1800元。
这相当于近半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价格,对农村家庭而言,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价格居高不下,想买还买不到,2021年爆发“抢苗大战”,某电商平台上线九价疫苗预约,10万支疫苗瞬间被抢空,后台涌入超 200 万人排队。打HPV疫苗几乎成了财富和信息的象征,不少家庭纷纷涌向香港、澳门乃至海外接种,甚至衍生出灰色产业。
尽管如此,由于它太重要了,全世界各个国家,依然想方设法推进HPV疫苗的免费接种。

从疫苗经济学的角度看,HPV疫苗具有鲜明的公共卫生属性。
接种HPV疫苗不仅是⼀项个⼈健康选择,更是一笔对国家经济发展而言“划算”的投资,减少宫颈癌治疗、劳动力损失等风险。
自2006年HPV疫苗面世以来,全球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将HPV疫苗纳入或者部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国的脚步明显是落后的,足足等了19年。
2006年,全球首支HPV疫苗在美国面世,
10年后,2016年HPV二价疫苗才在国内获批上市,又时隔近十年,国产二价疫苗终于要免费了。
破局的关键,是快速发展的国产HPV疫苗。
只有充足的供应量、相对低廉的价格,才能攻克HPV疫苗免费的难题。
2019年最后一天,首款国产二价HPV疫苗——万泰生物的“馨可宁”上市,定价不到进口疫苗的一半,一针的价格降到329元。
又过了5年,2024年山东医药集采中,沃森生物旗下国产二价疫苗的中标价直接被打到:
27.5元
相当于一杯星巴克拿铁的价格。
这既是“集采砍价”的威力,也是沃森、万泰等国产疫苗激烈内卷的结果。
曾经的“天价”疫苗,硬生生被卷成了“白菜价”。国产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也迎来了水到渠成的一天。

HPV疫苗,什么年龄打最合适?
一个基本共识是:9-14岁的女孩,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最高。
相比成年女性需要接种三针,她们接种两针就够了。所以,国家也把接种年龄划定为13岁。年满13周岁后,可尽快接种。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本次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HPV疫苗是二价苗,四价、九价等暂未免费。
部分地区也已推出九价HPV疫苗惠民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减免最后一针接种费用,全程接种预计能省1300元。
那么,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免费的国产二价疫苗,到底能不能打?”
长期以来的“进口更好、九价才值”的观念,有没有道理?
其实,从预防的效果来说,国产二价疫苗主要预防的是HPV16型和18型。这两种病毒导致了中国约84.5%的宫颈癌。也就是说,接种二价疫苗已经可以预防超过八成的宫颈癌风险。
二价疫苗主要是预防HPV16、18两种高危型病毒的感染,绝大部分宫颈癌都和这两种病毒持续感染有关,因此,二价疫苗可预防大部分宫颈癌。
四价在此基础上又增加HPV11、6两种类型,它们主要是导致肛门生殖器疣。
九价又在四价的基础上增加另外5种高危型HPV,覆盖面更广。
从预防宫颈癌的角度来说,二价和四价疫苗的效果就已经很不错,如果经济条件不许可,没有必要非要九价,及时接种才是最重要的。
年龄小接种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帮助青少年女性获得更好的保护。
所以,如果符合接种条件,请不要让孩子错过接种的“黄金时间”。
此外,除了免费的二价疫苗外,部分地区也已推出九价HPV疫苗惠民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减免最后一针接种费用,全程接种预计能省1300元,之后的发展值得期待。

事实上,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其意义远不止于“免费”二字。
它标志着中国在消除宫颈癌的征程上,终于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为女性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免费接种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终点。
接下来的挑战依然艰巨——
一方面,需要确保国产疫苗的产能能够跟上全国性的巨大需求,避免“免费却约不上”的新困境;
另一方面必须持续开展深入、透明的科普,用科学证据打消疑虑,让“早接种、早保护”的理念战胜“盲目等待高价数”的误区,真正提升接种意愿。
预防性HPV疫苗,配合定期子宫颈癌筛查,让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在“消除宫颈癌”的路上,中国依然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