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即将打破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

为结束“停摆”,参议院已14次就临时拨款法案进行表决,但法案始终未获足够票数通过。
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医保补贴问题上僵持不下,双方均拒绝让步。民主党要求共和党同意就延长《平价医疗法案》补贴进行谈判,否则不会支持临时拨款法案。共和党则表示,只有民主党先投票支持临时拨款法案结束“停摆”,才会进行谈判。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指责美国人正遭遇“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医疗保障危机”。
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图恩宣称,他希望所有人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到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压力和后果,这样才会“有兴趣”设法解决问题。
此次停摆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持续扩大,已蔓延至民航、食品、医疗等关键领域。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将下降一至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停摆”持续4周,美国经济将损失70亿美元;持续6周,损失将上升至110亿美元;持续8周,损失将高达140亿美元。
据美媒报道,政府“停摆”期间,特朗普政府将国防部剩余科研资金转用于支付现役军人工资,并从“大而美”法案中调拨资金,以支付海岸警卫队员薪酬,重新分配了原用于支持国土安全部“守护美国边境使命”的100亿美元资金。
此外,受政府停摆影响,覆盖约4200万人的联邦食品援助项目“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已耗尽资金。一名联邦法官11月1日裁决,联邦政府动用应急资金或额外资金,在近日发放该项目资金。但美媒指出,问题并未立即得到解决,不少州的食品援助金发放已经延迟。美国多地的救济站和其他免费食品发放处大排长龙。前来领取救济粮的民众担心,援助金延迟发放将影响感恩节。
美国副总统万斯甚至在一次专题会议上放出风声,若“停摆”持续到11月下旬的传统节日假期旅行季(11月27日开始),美国航空交通可能将面临一场“灾难”。
据统计,此次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以来,约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和约5万名机场安检人员被迫无薪工作,请假人员日渐增多,导致民航业人手短缺问题突出,多地航班延误情况加剧,航空安全风险增加。
《纽约时报》分析称,随着感恩节临近,空管人员等联邦雇员仍未领到薪水,这将给两党带来舆论压力。此外,假期前,有意返乡度假的参议员也希望尽早通过法案,避免因在停摆期间离开华盛顿而引发负面舆论。
记者 李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