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股集体涨停!1亿千瓦装机背后,藏着中国能源“王牌”

11月6日,A股储能概念上涨,成分股常宝股份(002478.SZ)、神驰机电(603109.SH)、豪美新材(002988.SZ)、中国西电(601179.SH)、统一股份(600506.SH)、大中矿业(001203.SZ)、正泰电器(601877.SH)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表示,截至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亿千瓦,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3118万千瓦,占全国30.4%;西北地区装机2672万千瓦,占全国26.1%;华东地区装机1655万千瓦,占全国16.1%。目前,我国新型储能的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单站10万千瓦及以上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title插图%num

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

1亿千瓦大关,这一规模约相当于4.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而仅2025年5月单月新增装机就同比暴涨462%,增速创下全球储能产业纪录。

“中国已成为全球储能发展的重要引擎。”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指出,新能源革命已进入以储能为关键支撑的“下半场”,我国不仅建成全球最完整的储能产业链,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更分别占据全球90%和70%以上的市场份额。

1亿千瓦装机规模的背后,是我国储能产业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数据显示,华北地区以3118万千瓦(30.4%)的装机量居首,西北地区紧随其后以2672万千瓦(26.1%)的装机量居次位,华东地区以1655万千瓦(16.1%)位列第三。

三大区域依托资源禀赋形成独特优势:华北地区凭借工业与人口聚集带来的庞大用电需求,成为储能消纳的核心市场,其“电源侧+电网侧”协同布局模式被业内视为范本;西北地区则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将储能作为新能源消纳的关键支撑,青海、甘肃等地已建成多个GW级“新能源+储能”基地;华东地区虽占比相对较低,但凭借技术创新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江苏构建的规模化调峰体系最大调峰电力达1000万千瓦,上海研发的液流电池技术填补多项国际空白。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储能产业正呈现显著的大型化特征,单站10万千瓦及以上装机占比已超三分之二,前三季度等效利用小时数达770小时,同比增加120小时,标志着储能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

算力催生储能新蓝海

AI算力中心的“能源饥渴症”正成为储能产业增长的新引擎。AI算力的“零中断”需求推动储能技术向“高可靠、长续航、智响应”迭代,形成覆盖核心保障、技术突破与商业创新的完整体系。

据测算,我国智算中心年用电量预计2030年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至10%,单座超大型数据中心年均耗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以上。储能技术通过“削峰填谷+绿电消纳+应急备电”三重价值,正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配套,催生千亿级算储协同市场。

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成为算储融合的主战场。“东数西算”工程规划的8大算力枢纽节点中,内蒙古、甘肃、宁夏等西部枢纽凭借低电价与绿电资源优势,已吸引阿里云、华为等头部企业布局超大型数据中心,配套储能装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例如,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规划到2025年新增3GW储能容量,通过“风光储一体化”模式实现算力中心100%绿电供应。与此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等东部枢纽通过“分布式储能+需求响应”机制,解决算力中心瞬时高功率用电痛点,上海临港智算园区部署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已实现每度电成本下降0.18元,算力设备利用率提升22%。

这种东西部协同的算储融合模式,正推动储能产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向系统解决方案转型。据IDC预测,仅八大算力国家枢纽节点未来三年就需配套储能超2000万千瓦,对应投资超500亿元。

产业链各环节全面受益

亿千瓦装机量的落地,推动储能产业链各环节全面受益,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到中游的电池制造、系统集成,再到下游的应用市场,如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特别是电池制造环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成本持续下降,性能稳步提升,为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核心器件领域,宁德时代累计研发投入超800亿元,拥有专利及在申请专利4.3万项,将电芯安全失效率降至PPB级(十亿分之一),构筑技术壁垒。国轩高科依托磷酸锰铁锂技术实现突破,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获大众集团120GWh储能长单,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1%,半固态电池已启动储能场景测试。

电力转换环节,阳光电源展现系统集成龙头实力,2025年Q3营收228.69亿元,净利润41.47亿元,净利率18.13% 反超宁德时代。其储能业务海外占比从去年63%攀升至83%,欧洲、中东市场溢价率超15%,PowerTitan 3.0液冷系统往返效率达93.5%,较行业均值高3.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储能系统累计出货28.5GWh,全球市占率18%稳居第一,墨西哥工厂投产后北美出口成本降低12%。

在系统集成与控制领域,通润装备“容量租赁+运维服务”模式突围,2025年新增签约储能项目规模超5GW,与华能集团合作的山东1.2GW储能电站已进入调试阶段,三季度储能业务营收同比激增320%。其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可实现98%的充放电精准控制,在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收益同比提升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