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面对面|花王久保英明:中国研发成果实现“良性循环”,正反哺全球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当中国市场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博弈”,跨国企业如何通过研发本土化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第八届进博会上,花王集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花王集团常务执行委员、研究开发部门统括久保英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花王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已超越初级的市场适配,正通过与本土伙伴及消费者的深度互动,迈向以“本土共创”与“文化共鸣”为核心的战略新阶段。

%title插图%num

花王集团常务执行委员、研究开发部门统括久保英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打造“在中国,为全球”循环模式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研发中心以往多定位于承接总部技术并进行本地化应用。然而,这一模式正面临挑战。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突破50%,这意味着跨国企业必须重新思考研发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久保英明描绘了一幅不同的图景。他强调,中国研发中心已成为花王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一环,其使命是“打造全球统一品质并推动各地区业务快速扩张”。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市场创新速度的显著提升——据统计,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新品上市周期已缩短至3至6个月,远快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正承担起“价值反哺”的角色。久保英明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以‘本地生活者视角’为核心的研发,不仅能为中国市场打造最契合的产品,更能将相关知识与技术反哺全球研发体系,这正是我们中国研发中心的重要使命。”

这一“在中国,为全球”的循环模式,标志着花王中国研发职能的根本性演变。久保英明进一步阐释其战略意义:“我们运用技术为中国消费者开发适合他们的产品,而中国研发所积累的知识与技术也将回馈全球研发中心。这将成为推动中国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市场有大量“创新灵感”

当前,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一现状,久保英明表示:“我深知当前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尤其是化妆品和美容领域的‘成分竞赛’。即便在如此环境中,花王始终坚持不盲从短期趋势。”

他详细介绍了花王的研发协同机制:“我们通过与日本研发机构的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核心技术与中国本土研发的融合——日本团队专注于肌肤护理的核心技术攻关与基础材料研究,而中国研发中心则基于对本土消费者的深度洞察,开展应用技术与配方研发。”

这一协同创新模式已初见成效。消费者调研显示,58%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经过科学验证有效的高端产品支付溢价。为更好地传递技术价值,花王建立了完善的价值沟通体系。久保英明补充道:“我们积极借助中国的产学研协同网络,推动基于严谨实证数据的研究体系,从而更具体、可信地向消费者阐释产品价格差异背后的技术价值。”

面对本土品牌高性价比产品的竞争,跨国企业需要构建更具说服力的价值主张。在被问及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时,久保英明表示:“我们选择持续强化尖端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创造,而非单纯追求成本削减。”

此外,久保英明提出,花王还创新推出有中草药香味的蒸汽眼罩等产品。“对于熟悉中医理念的中国消费者而言,佩戴眼罩正逐渐成为调节身心的日常仪式。”久保英明这样解读产品背后的文化洞察。

据久保英明介绍,花王中国研发据点已成为花王全球研发网络中战略地位最重要的海外基地之一。通过将尖端技术与中国市场需求深度融合,花王在中国市场构筑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规模近万亿元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深度本土化战略正成为跨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