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来至11月7日,中证A500指数整体上涨22.44%,跑赢全市场股票的中位数(17.53%),同样跑赢同期A股剔除极端值后的平均涨幅(22.22%)。按照二季度至今A股的走势,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风格非常明显的阶段,而A500指数在这两个阶段呈现出“前期跟住全A涨幅,后期加速弯道超车”的特征。
具体来看,第一阶段4月初至8月底,最初市场因关税影响大幅下行,而后随着预期逐步缓和走出单边上涨的行情,直至8月下旬加速。期间A500指数涨幅17.01%,高于A股市场中位数(15.47%),略低于全市场平均涨跌幅(19.03%)。从行业分布看,中证A500指数电子、通信、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超22%,高度契合该阶段科技板块领涨的行情主线及预期演绎的方向。
第二阶段,8月下旬A股加速上行,9月初开始市场进入震荡上行期,呈现资金高切低、指数横盘、缩量轮动的态势,初期资金于科技板块内轮动,后续或逐步流向低位板块,周期、有色、新能源等板块接棒。期间A500上涨4.64%,同样高于A股中位数(-0.05%),更跑赢A股剔除异常值后平均(1.09%)3.55个百分点。A500指数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其背后是科技成长与传统周期板块形成的“双引擎”驱动。
整体来看,A500指数以其行业分布更加均衡、成长属性更强的特点,在两阶段均跑赢市场中位数,凸显配置价值。单看A500指数的表现已经足够亮眼,那么当利用A500构建哑铃策略时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例如在防守端配置A500,进攻端配创业板指和科创板50。4月1日至11月7日期间,按照不同的成长风格仓位暴露,这一配置的区间收益达到27.05%-33.95%,跑赢中证A500指数(22.44%),也跑赢同期A股剔除极端值后的平均涨幅(22.22%)及全市场股票的中位数(18.61%)。分阶段来看,这一配置策略同样取得了优秀表现。

二季度以来,A股经历过剧烈波动与风格切换,投资者陷入“该追还是该撤”的迷茫,往往越是频繁操作、试图“踩准节奏”,越容易踏空或追高。中证A500指数凭借全覆盖的行业龙头结构、动态适配的成长弹性,不仅在两个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持续跑赢,更关键的是,它不需要你预判风格、捕捉风口、忍受煎熬。
A500的价值不止于“买入并持有”,也可以成为构建个性化投资策略的“压舱石”与“策略中枢”。目前,市场上有A500ETF易方达(159361)、创业板ETF(159915)、科创板50(588080)等产品分别跟踪中证A500、创业板指和科创板50指数,通过便捷的指数工具进行动态配置,以更从容的姿态,穿越市场波动,持续捕捉A股的核心增长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