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港股上市首日破发遇冷,何时走向盈利?

文 | 杨万里

2014年12月份,谷歌首次展示了自动驾驶原型车成品,一时引起热议。此后,自动驾驶技术被多家科技公司探索,同时吸引了一批科技从业者创业。

2017年3月,曾担任百度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的韩旭和曾担任Facebook和微软核心工程师的李岩联合创立了文远知行

文远知行创立后,受到投资机构青睐和追捧,公司B轮融资达3.1亿美元,C轮再次融资3亿美元,此后更是进行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CMC资本、广汽资本、中阿基金等众多机构。

2024年10月25日,文远知行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也是“全球Robotaxi第一股”。1年后的2025年11月6日,文远知行登陆港股上市,实现了“美股+港股”的双重上市

然而,与头顶光环形成差异的是,文远知行港股上市后股价破发,并在后续走低,而美股股价年内跌幅更大,也早已跌破发行价。

据悉,文远知行破发并非个例。同行小马智行同一日在港股上市,股价也首日破发,并且后续走低,小马智行在美股也跌破了发行价。

业界关注的是,自动驾驶长期烧钱模式何时可以结束,并向外界展示清晰的盈利前景。

上市后股价波动走低,市场为何谨慎?

文远知行是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该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以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产生的收入计,文远知行全球排名第二,占据21.8%的市场份额。

文远知行所处的自动驾驶赛道潜在发展空间大。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2024年全球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为1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640亿美元。

市场潜在空间大,市场份额占据优势的文远知行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却“遇冷”。11月6日港股上市首秀,文远知行港股股价破发,当日收跌9.96%。截至11月14日收盘,文远知行港股上市7个交易日,股价较发行价27.1港元累计下跌超26%。

文远知行美股股价方面,11月6日至11月13日,股价合计跌超18%。今年年初至11月13日,美股股价合计跌超48%。

文远知行股价波动不是个例。同行小马智行港股股价也破发,11月6日至14日港股股价跌超33%。美股股价跌幅较小,从年初至11月13日跌幅为11.01%,但也已破发。

二级市场持谨慎态度,上市后股价波动,从长期来看,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是公司业务的预期和业绩的反映。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文远知行分别实现营收5.275亿元、4.018亿元、3.611亿元、1.996亿元,过去三年营收端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同期,文远知行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2.98亿元、19.49亿元、25.17亿元、7.915亿元,过去三年净利呈现亏损扩大趋势。

%title插图%num

导致持续亏损的原因之一与研发开支有关。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文远知行的研发开支分别约为7.59亿元、10.58亿元、10.91亿元、6.45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约为143.8%、263.4%、302.2%、322.9%。

对比同行,过去三年,小马智行的营收规模分别为4.763亿元、5.092亿元、5.393亿元,整体保持增长;同期,净利分别亏损10.31亿元、8.840亿元、19.70亿元,呈现先降后升。

同样,较高的研发投入也是小马智行亏损的原因之一。2022年至2024年,小马智行研发费用率(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224.6%、170.7%、320.1%;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为272.4%,同比增加14.65%。

收入根本跟不上研发的烧钱速度,上市融资几乎成了文远知行以及小马智行活下去的重要选择。

进一步看,自动驾驶商业模式何时被成功验证未知。

据文远知行介绍,该公司通过轻资产运营,并提供自动驾驶产品及服务。文远知行坦言称,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未经过检验,将继续面临在商业化早期阶段经常遇到的风险和困难。

文远知行的商业模式下,营收增长主要依赖项目交付与B端合作支撑,并非可持续的C端服务。从实际业务来看,文远知行的业务有卖Robotaxi整车+运营服务给中东政府、Uber等。

同行小马智行也是依赖B端,依托广汽、丰田的合作订单支撑研发投入。

有观点称,文远知行与同样香港上市的小马智行的商业模式本质为项目型,订单对收入端影响大,并认为Robotaxi(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只有具备高频、低价、高复购的用户运营逻辑才能成为可持续生意。

这点跟百度的萝卜快跑对比就能看出来,萝卜快跑有大量面向C端的服务,202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表示,萝卜快跑已覆盖全球22座城市,每周全无人驾驶订单量突破25万单,累计服务超1700万人次,其在武汉已实现单位经济效益(UE)盈亏平衡,成为首个验证盈利能力的城市。

另外安全和成本控制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外界的一个普遍共识是:L4级自动驾驶距离大规模商业化有一段距离。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应对过于复杂的道路环境,关系到安全问题。其次是成本挑战,一台具备L4能力的车辆,传感器成本和算力平台高于普通量产车。

成本的控制,规模效应,商业模式何时跑通,这些或将成为文远知行盈利的关键,同时也或将影响资本市场价值的变化。

竞争对手多,加码布局全球市场突围

文远知行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对多方有利。对股东来说,获得了可以对冲风险且更具流动性的交易机制;对上市公司来说,拓宽了文远知行的融资渠道。

在融资资金支持下,文远知行继续深耕自动驾驶领域。招股书显示,本次港股募资用途包括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建立必要的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等。

目前,自动驾驶领域参与者越来越多,竞争压力随即加大。在Robotaxi方面,除了文远知行的传统竞争对手小马智行、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外,还有新入局的玩家:造车新势力和互联网巨头等。

比如,今年11月5日,阿里旗下高德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全球生态合作,小鹏Robotaxi将正式接入高德平台,共同为用户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滴滴虽暂缓了L4级Robotaxi的规模化投入,但滴滴自动驾驶仍在推进相关技术发展。

此外,国际巨头Uber已明确将Robotaxi视为未来十年核心战略,在阿布扎比、洛杉矶密集测试。

面对竞争环境和大量对手,文远知行如何突围?

进一步拓展全球化是文远知行突围的选择。资料显示,文远知行同时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的自动驾驶牌照。

文远知行的全球扩张战略重点关注欧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具有良好应用潜力和成本效益的地区。文远知行认为,欧洲及中东地区对技术的渗透率可能更高,是扩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理想目的地。文远知行计划未来几年在更多海外城市部署数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而在完成港股上市后,文远知行在海外市场相继取得进展。

11月10日,文远知行宣布正式获得阿联酋联邦政府批准,将在阿布扎比开展纯无人Robotaxi商业化运营。阿布扎比将是该公司首个全域商业化运营纯无人Robotaxi的海外城市。11月13日,文远知行与东南亚超级应用Grab宣布获批启动新加坡自动驾驶测试。

文远知行称,该公司的优势是具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全球布局和良好的扩张记录。而加码布局全球市场,或成为其应对市场竞争的“良方”。

不过,文远知行虽然强调加速全球化,强调自身技术的先进,但是文远知行的用户流量入口还未构成壁垒,面对其他对手的竞争,资本市场需要看到被验证的成绩。

文远知行后续能否通过发力加速海外市场,打通商业模式实现业绩飞跃,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