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世立宣战金龙鱼,深扒这家年销售2300多亿的粮油巨头

你以为金龙鱼只有金龙鱼品牌吗?你以为不买金龙鱼,就能避开它吗?你可能想象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处都有金龙鱼的身影。

最近,湖北前首富兰世立和金龙鱼打起来了,很多人支持兰世立,纷纷表示不再买金龙鱼。那你知道金龙鱼的商业帝国有多大吗?有多少品牌吗?进入了多少行业吗?今天就来深扒一下这家全球粮油巨头。

首先普及一个常识,金龙鱼是一个纯外资品牌,它属于马来西亚华人富商郭鹤年创立的益海嘉里集团,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金龙鱼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年销售额超过2300亿元的粮油巨头。2300亿元是什么概念?在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大概可以排在第27名。

%title插图%num

仅仅是在食用油市场,益海嘉里就控制了37.7%的份额,第二名的中粮,才15.4%,不到益海嘉里的一半。

益海嘉里旗下品牌非常多,它们官网有贴出来,总共54个,非常夸张。包括金龙鱼、胡姬花、欧丽薇兰、香满园等知名品牌,其它也有一些名气,大家看这张表就知道了。

%title插图%num

再说它进入了多少行业,不只是卖食用油,还有大米,面,调味品,厨房食品,饲料原料,甚至是营养品、日化用品,真的是太多行业了,你可能买过它的产品,但不知道背后是益海嘉里旗下的品牌。

有很多人说粮油关乎老百姓的生活,这么重要的行业,怎么会让一个外企控制?说到这个事,就不得不说一个颠覆大家认知的事情,央企中粮集团是金龙鱼进入中国市场的“引路人”,甚至是早期崛起的功臣。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上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富豪郭鹤年旗下的益海嘉里想进入中国粮油市场,但找不到合适的切入口。正好这个时候,咱们的中粮集团又想进军油脂市场,一个有资源,一个有渠道,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title插图%num

1987年,益海嘉里和中粮在深圳成立了南海油脂工业公司,推广金龙鱼品牌。表面上看,中粮是大股东,但金龙鱼实际控制权却在郭氏手中。

1991年,金龙鱼推出小包装油。那个年代老百姓还是吃散装油。那怎么推广呢?金龙鱼发现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的习惯,要是把小包装油当作福利来发,不就打开了市场吗?这个时候中粮的央企优势就凸显出来了,那必须靠它来打通这个渠道。就这样,金龙鱼小包装油一炮而红。

之后,金龙鱼开始在各大电视台轮番轰炸广告。90年代,很多家庭的生活开始好起来了,小包装油越来越受欢迎,销量扶摇直上。

益海嘉里眼看金龙鱼卖的这么好,于是在全国8个城市投资建立了炼油厂,但和南海油脂公司没关系,这等于是完全撇开了中粮。

%title插图%num

中粮一下子就傻眼了,这不是引狼入室,给别人做了嫁衣吗?中粮没办法,只能另起炉灶自己干,在1993年推出了“福临门”品牌。自己当初引入的外资品牌,没想到成为了最大竞争对手。

尝到甜头的益海嘉里,更是大举投资中国市场,采用多品牌,多渠道等策略,抢占中国粮油市场。中粮虽然也实力雄厚,但始终被它压制着。

原因是益海嘉里是真的有实力,小包装食用油里的一个重要原料棕榈油,而这个原料就掌握在郭氏家族手里,因为郭家控制了东南亚独有的,在粮油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棕榈油种植园。所以,连中粮集团都不得不和它们合作。

发展至今,益海嘉里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集团,在全国拥有83个已投产生产基地,100多家生产型企业,规模非常庞大。

%title插图%num

最后说一下,当年益海嘉里进入中国市场,和中粮成立的南海油脂公司,已经在100%属于益海嘉里了。毕竟都是竞争对手了,还打了这么多年。

%title插图%num

但没想到这两年两家又“勾搭”在一起了,合资成立了香港嘉银,入股了鲁花集团,持股15.6864%。而金龙鱼另外单独入股鲁花集团,持股10.9536%,等于是食用油三巨头联手了。

所以,在中国粮油市场,想完全避开益海嘉里金龙鱼,似乎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