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盛宴,光伏如何分一杯羹?

前言

光伏的未来在哪里?最近的股市其实已经体现得明明白白。因为欧洲储能爆单,我们看到拥有储能业务的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逆变器企业涨幅惊人;因为受益于政策利好、行业基本面改善,我们同样看到通威、大全等企业的估值得到修复。

我们永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只是批评、责备与抱怨。就像海外储能爆单,我们此前预见到了吗?当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赶碳号近期会专题解读。

同样,我们永远不要低估我们举国上下办成一件大事的决心和战略定力。比如,“新型工业化”这个并不新的词,让赶碳号眼前一亮。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长李乐成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近一段时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一道,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有了初步的成效。抓行业必须抓治理,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推进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我们讲,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提高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title插图%num

一座完全依靠风光储运行的离网通信基站;9月9日侦碳摄于216国道新疆富蕴段无人区

最近一段时间自驾新疆,看到绵延数公里的光伏阵列,看到同样密如蛛网、连绵不绝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也看到无人区里风光储构筑起的一座座离网型通信基站。而这些,只是新能源的一个剪影。

赶碳号一直在思考,当我们习惯于光伏产能过剩的陈旧叙事、单纯渲染负面情绪价值的同时,内心是否还真正相信光的力量?我们究竟应该努力发现并真正解决问题,还是一味地唱衰光伏?

这是一个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的行业。市场先生永远正确,而资本市场也已经有所反馈。

01谁领风骚

在分析了中证光伏产业成份股50只光伏概念股以后,赶碳号发现:从2025年1月1日起,至今日收盘,竟有24只股票的股价较最低点上涨超过50%,并且还有6只股票涨幅超过100%。

涨幅最高的这6只股票中,只有弘元绿能为主材企业。弘元绿能近日股票大涨,或与其2025年中报业绩明显改善有关。

涨幅较大的阳光电源、科华数据、锦浪科技都属逆变器企业,且有储能业务。他们股票大涨的原因一部分来自业绩增长,一部分要归结为近日储能板块全线爆发:

2024年还处在产能过剩之中的储能电芯市场,最近突然就进入了“加价也排不到货”的状态,供需快速反转,完全超出市场预期,储能板块受到热捧。

%title插图%num

数据来源:Wind;最新收盘日为2025年9月9日

除了上述这些公司以外,海博思创今年以来已经涨了880%!

截至今日收盘,只有12只光伏概念股的股价不及2025年1月1日。这些公司以主材企业、电站企业为主。他们的股价表现都与业绩有关,主材企业亏损严重;电站企业也普遍受到了136号文等影响,资产价值面临重估。

令人意外的是,一直盈利的光伏支架企业——中信博。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博营业总收入40.37亿元,同比上升19.55%,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31.79%;毛利率为17.07%,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净利率3.77%,较上年同期下降3.05个百分点。此外,中信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应收账款/资产总额占比持续增长。

这真应了那句话,炒股都是炒预期!另外,这轮牛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基本面似乎输给了资金面,ETF在哪里抱团,哪里就会疯狂。口头上的价投者是痛苦的,但真正的价投者仍会笑在最后,每一轮周期,历来如此。

%title插图%num

02市场预期已反转

光伏企业的业绩,配得上最近的股价表现吗?

这50家企业目前的市值合计为18911亿元。

从中报业绩来看,这50家公司有15家亏损,35家盈利。看起来赚钱的企业比亏钱的企业要多,整体还不错。

%title插图%num

数据来源:Wind;中报亏损的15家光伏企业

但是,这50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合计只有50.09亿元;扣非净利润合计只有14.12亿元。说句实在话,50家公司赚的所有钱,还没有通威股份一家公司在高峰期一个季度赚得多!

而这50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却高达5,655.40亿元。也就是说,50家光伏企业的净利润率不足1%!

需要说明的是,这50家企业是各方面综合表现不错、相对领先的50家光伏企业。

行业指数的核心功能是精准反映特定行业的整体表现,其成分股的选择需遵循严格、透明的规则,以确保代表性、可投资性和稳定性。同时,为避免“业绩差、有合规风险” 的公司拖累指数,行业指数会增设“财务健康度”和“合规性”门槛,相当于“风险过滤机制”。

因此,本文以中证光伏成分股为基础,自然就剔除了业绩最差的企业,也剔除了ST风险警示的企业,以及像京运通这样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的企业。

这50家企业中,营业收入维持正增长的21家,同比下降的有29家。像阳光电源、微导纳米、捷佳伟创这类净利润持续为正,且营收和利润持续高增长的企业,是稀缺的优质标的,股价表现也是最好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总之一句话,资本市场对于光伏的预期,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这种预期是超前的,虽然行业仍处在整体性亏损之中。

03光伏卖铲人只同甘、不共苦

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较多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光伏主材、辅材企业。这也在预期之内。比较意外的是设备企业罗博特科。

今年上半年,罗博特科实现营业总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65.53%;归母净利润-3333.02万元,同比下降161.47%。

%title插图%num

数据来源:Wind;报告期:2025年中报

罗博特科是“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也就是说有光伏设备,还有其他半导体设备。在中报里,罗博特科把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光伏行业下游产能过剩,整体需求萎缩。光伏设备的营业收入为1.80亿元,同比下降73.83%;毛利率为22.86%,同比下降5.32%。

今年第2季度末,罗博特科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金额约8.84亿元,主要为光电子及半导体行业业务订单,几乎没有光伏新增订单。

就今年的状况来看,光伏卖铲人的日子并没有那么难。除了罗博特科外,其他的光伏设备企业都是盈利的,并且捷佳伟创、微导纳米、先导智能等仍然保持着不错的增长。

罗博特科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或许我们需要专门分析这家公司的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就在昨天,罗博特科公告公司正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能在资本市场融资,就能渡过寒冬吗?

香港联交所是否欢迎已经严重过剩的光伏企业呢?这一轮光伏周期中,只有钧达股份折价发行了H股,晶澳科技、英发睿能、中润光能、阳光电源等发行H股的计划都在进行中。在光伏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如果没有半导体、储能等新故事,恐怕企业发行H股会有些难度。

一方面要到海外市场融资,另外就是直接把设备卖到海外去。对于卖设备这事,还真的不能与卖产品划等号。

光伏卖铲人的业绩并没有完全受国内市场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一方面加紧“催收”,一方面继续把光伏设备卖到海外去,特别是卖到印度去。这一点赶碳号曾经呼吁过,真的建议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并且从严监管。一位粉丝在前文《光伏“卖铲人”助力之下,印度光伏正在抄我们的后路?》下留言:“轮到中国资本卖自己的上吊绳了”。

业绩高增、股价暴涨的同时,光伏设备企业甚至也在拼命减持,比如捷佳伟创。减持套现,当然是一个成熟市场赋予股东们的自由。但是除了法律层面,在社会层面总让人有些五味杂陈。这倒不是什么酸葡萄心态,马斯克减持了一两百亿美元,为什么我们就从来不会加以指责呢?企业家精神,于我们这个时代,于我们的新型工业化,真的太重要了。

%title插图%num

数据来源:Wind;报告期:2025年中报

后 记

这轮光伏概念股上涨,有牛市大背景因素,也与轰轰烈烈的反内卷、海外储能市场长期向好直接相关。

光伏反内卷,最近给人一种错觉:光伏企业似乎死不掉了,能赚钱了。但是,主材企业中除了在美国市场受益的阿特斯、英发睿能、横店东磁、博达新能、博威合金这些公司以外,似乎还没有哪个主材企业敢肯定地说:我已成功渡劫,感觉良好。

光伏的国内外需求空间,都在打开。2025年6月,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 年)》,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光伏产业在三北地区的有机结合。

赶碳号真心希望,在新一轮市场机遇面前,光伏企业一定要珍惜机会,不要再反应过激,停止所有产能扩张。正如部长今天说的,“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