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医药股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亮点。
医药股领涨,主要由三个原因催化:
第一个,导火索是年度重磅会议“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召开。
这个会在业内的影响力很大,常规摘要已于10月13日发布,最新突破性数据将在会议期间陆续公布,目前多家国产创新药企如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均有研究入围。
比如荣昌生物,本次以11项原创研究成果入围,核心聚焦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RC48)与全新CLDN18.2 ADCRC118,覆盖尿路上皮癌、胃癌等关键领域,其中1项研究入选“主席论坛LBA”,2项为简短口头报告,8项为壁报展示。
又比如恒瑞医药,以50余项研究成果创本次ESMO国产药企入围数量之最,涵盖15款创新药(10款已上市、5款未上市),覆盖食管胃癌、乳腺癌、肺癌、妇科肿瘤等12个瘤种,其中4项入选LBA,9项为口头报告,2项为简短口头报告,36项为壁报。
整体来看,这次大会中,我国创新药企展现出来的成果数量比往年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在ADC药物赛道上,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科伦博泰芦康沙妥珠单抗、恒瑞医药瑞康曲妥珠单抗等产品,在多个靶点的临床数据均优于国际同类药物。
因此有业内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原研药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个原因,是预期的变化。
投资看的是预期,根据Insight披露的数据,历史上10-11月是传统的BD交易高频期。
以近10年(2015-2024)的数据为例,Q4始终是全年交易最密集的季度,全球医药BD交易Top100中,42%发生在Q4,其中10-11月占Q4总量的68%(即全年占比28.6%),显著高于其他月份(1-9月单月平均占比7.3%)。
再看交易金额,近10年全球Top10重磅BD交易(总包金额≥50亿美元)中,4例发生在10-11月,例如2024年11月默沙东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获COPD管线)、2023年10月辉瑞68亿美元收购Seagen(获ADC管线),均为年度标志性交易。
主要原因是,海外药企需在12月圣诞假期前完成年度采购预算消耗(通常Q4预算占全年40%-50%),且10月ESMO、11月ASH等医学会议发布的临床数据,会直接推高创新资产估值,促成交易落地。
比如2024年ESMO后,就有3家中国ADC药企在11月达成了超15亿美元的license out交易。
再加上今年创新药出口迎来大突破,就更让资本感到兴奋了。
据华泰证券近期的一份研报显示,年内截至8月17日,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数量在全球占比15.37%;交易金额在全球占比为51.73%。
交易金额占比超过了全球一半,且远远大于数量占比,展示了我国创新药研发项目的质量,已经今非昔比。
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估值。
从创新药板块指数来看,在8月19日盘中创出1726.52点历史新高后,指数便一路震荡走低,本周一盘中刷出1487.56的阶段新低,期间最大回撤为13.84%。
调整持续长达两个月,消化的比较充分了,相对其它高估值板块就产生了吸引力,自然就有更多资金愿意押注。
不过,医药股也不是没有隐忧的,是否值得进场还需要权衡。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医药这波调整,问题不在于业绩,而在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掣肘。
创新药出口最大的市场在美国,而美国最近一直在拿关税、立法干预等来威胁我国的医药出口。
现在这当口,中美为了月底的谈判有更多砝码,更是频繁打出各种牌,尽情的玩“胆小鬼游戏”,创新药是很有可能中枪的。
相比起来,汽车、软件、自主可控等板块可能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一旦有相关事件催化,往往入场的意愿会更强。
比如今天的两条消息:
第一条是,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推动软件股大涨;
第二条是,京东通过微博官宣,将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推出一款汽车产品,10月底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11月9日新车将正式发布。
这款车预估定价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并由京东进行独家销售,在车型方面,将采取“巧克力换电”模式,预计为广汽埃安换电车型。
所谓的巧克力换电,是宁德时代推出的新能源运营服务解决方案,因其模块化的电池形似巧克力而得名。最大的卖点是,司机将新能源车开入巧克力换电站后无须下车,只要在手机上下达指令,电站就会自动在车辆底部进行换电操作,全程用时约100秒。
这是京东尝试进军汽车销售渠道的一个信号,也是宁德时代尝试介入换电行业的一个重要动作。
会好不好卖呢,不好说。
但噱头确实十足,引发了很多市场关注,广汽集团的股价今天也大涨了一波。
另外,乘联会发布的9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数据出炉,各个维度的数据均创出历史新高,也是今天整车板块大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看了一下数据:
9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29.9万辆,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16.5%;
top10龙头中,表现出色的有吉利汽车(同比+68.3%)、长安汽车(同比+58.3%)、零跑汽车(同比+84.6%)、长城汽车(同比+55.3%)、小米汽车(同比+209.4%)。
新势力零跑、问界、小米,都闯进了新能源车企十强,并隐隐然已经有追上特斯拉中国的趋势。
整体来看,本月的股市不能预期太高,由于中美博弈加大,股市上蹿下跳将成为常态。
这就造成了投资难度的加大,精选板块和个股非常关键,自主可控和新能源板块依然是目前确定性最强的主线,创新药则有成为黑马的可能性,但不确定性也比较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