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第一品牌,老家竟在西安?

%title插图%num

先问个问题。

韩式料理“泰熙家”、日式咖喱蛋包饭“池奈”、湘菜小炒“兰湘子”、中国风茶饮“茶话弄”,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恐怕大部分人都想不到:

它们的老家都在西安。

什么?!

这和我们印象里的西安饮食,很不一样。

说到西安饮食,能想到的是肉夹馍、油泼面,还有羊肉泡馍凉皮,还有冰峰……

但,石锅拌饭、咖喱蛋包饭、湘菜、茶饮,这些完全看不出一丝半点的面食习俗。

这的确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就拿兰湘子来说,2019年在西安成立,专门做湘菜小炒,现在全国已经开店400多家。

在不少关于湘菜品牌排行榜上,兰湘子竟然都能排到湖南本土品牌前。

%title插图%num

西安为什么能培育出这么多丰富的美食品牌?

故事,还得从三秦大地的前世今生谈起。

%title插图%num

数千年的“吃”文化,使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成为孕育餐饮品牌的“厚土”。

西安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美食佳肴写就的编年史。

最有名的,恐怕要数“肉夹馍”,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title插图%num

西安肉夹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类似的口味还有羊肉泡馍,需亲手掰馍的特色汤菜;酸辣爽口的米皮或面皮;以猪大肠为汤底的特色葫芦头泡馍等等。

这些传统民间美食源远流长,不断传承,日渐就成了西安美食的符号。

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西安美食一直有着“官家”身影。

西安从西周、秦汉到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据《周礼》等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出现的“西周八珍”,具有鲜、香、酸、辣、咸、甜等多种风味特色。

不难想象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的宫廷乐宴在这里举行,官家人追求品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富有西安特色的饮食方式。

比如,原名“见风消”的泡泡油糕就出自唐代宫廷,甑糕以及西安牛肉饼等等,都曾经是宫廷御用美食。

宫廷饮食,也有流传至今的。

典型代表是位于长安北路75号路东的唐乐宫,它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几乎都算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走进这家馆子,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唐服,演绎着《大唐女皇》。

而在台下,食客们品尝着发源于唐代“烧尾宴”中的“二十四气馄饨”(有108种饺子组成)。

从1988年开业到现在,已接待上百位外国元首,每年吸引30万游客。

%title插图%num

唐乐宫的外国游客

这种味道与文化交融的现象,成了西安地地道道的一大特色,而这在中国并不多见。

这也成为了西安在餐饮文化上的独特底蕴。

%title插图%num

西安的开放是融在骨子里的。

早在千年以前,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万国来朝,异域他乡之人频繁交流。因此,西安形成了独特的包容特性。

现在,西安餐饮界又延续了这一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在2024年,这座城市接待超3亿人次的游客,美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3亿人次游客来自四面八方,口味不尽相同,也推动西安餐饮品牌业态、类型更加丰富多元。

要赚钱,就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口味。

比如,湘菜小炒兰湘子、融合韩餐的美食精髓的泰熙家……..

%title插图%num

在西安,能找到全中国主要菜系、美食,其实西安餐饮江湖中已经不乏外国品牌。

2019年,俄罗斯网红餐厅Ketch Up落子西咸新区中俄丝路创新园。

这种菜系的交融,也让西安能孕育出更多餐饮品牌。

%title插图%num

西安部分餐饮品牌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美食在西安疯狂输出,捕获了越来越多异乡人的胃。

%title插图%num

回到餐饮生意本身,西安餐饮能出现这么多的新锐品牌,和产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密不可分。

先看品牌化,在西安,不乏有开先例连锁企业,也不乏有后来者居上的美食“新势力”。

“西安饮食”早在1997年就在深交所上市。

旗下有11个“中华老字号”,9个“陕西老字号”、14个“西安老字号”以及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饮食的创业史,既简单又迅猛。

依靠早期20元一碗的羊肉泡馍、100元一只的葫芦鸡等西北特色饮食,以及历史旅游目的地效应和老字号招牌,西安饮食很早时候年营收就达到了四、五亿元。

1997年,成为餐饮行业最早上市的企业之一,打出了西安餐饮界资本化的第一枪。

%title插图%num

西安饮食上市

有前人探路,就有后人扎根,产业聚焦效应越来越强。

随后几年,西安的连锁、新锐美食品牌不断崛起,并诞生了包括泰熙家、小杨烤肉、竹园村火锅、莲花餐饮、小六汤包、魏家凉皮、杨翔豆皮涮牛肚等餐饮企业。

%title插图%num

西安的部分连锁餐饮品牌

当然,除了西安本身是自带流量的城市名片外,西安孕育众多美食企业的答案,其实可以在政策与产业链中找到。

目前,西安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推“首店经济”。

“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皆具,西安诞生出让人意外的餐饮品牌就不让人意外了。

%title插图%num

看起来只是一碗饭菜,其实里面藏着的是城市经营之道。

把旅游和美食文化融合。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在西安随处可见老字号、潮玩。

西安餐饮跨界也不例外。举个例子,西安羊肉泡馍、凉皮、肉夹馍名扬海内外,鼓楼回民饮食一条街、永兴坊等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

几年前,就爆火的西安永庆坊“摔碗酒”。最火时游客排队2小时,只为摔个碗。

%title插图%num

而实际上,近十来年,西安的城市经营水平完全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首先,就是“抢人”。

西安几乎是在全国最早(2017年)开始“抢人”的城市(之一)。

以至于当时流传段子:

一小伙去西安走亲戚,刚下火车,被警察拦住,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
小伙:“不是,我来走亲戚的。”
警察:“带回派出所,符合亲友投靠落户条件。”
另外一小伙旅游,去西安火车站转车,又被警察拦住,警察问:“你什么学历?”
小伙:“本科。”警察手一挥:“带回派出所,办学历落户,火车票钱报销。”
这还没完,一小伙在西安街上闲逛,又碰到了警察,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
“好了别闹了,我是本地的。”
警察:“带回派出所,让外地的大学同学来派出所接你,然后同学落户。”

7年时间西安常住人口增长了180多万!

还有就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都说西安是网红城市,但西安的“红”在于经久不息。

背后的原因,除了西安拥有所有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汉唐文化,还在于西安的主动作为。

有消息说,西安大唐不夜城半年只赚23万,但免费模式带来的是超级“流量”。

像“不倒翁小姐姐”“古诗词路”在网络上绝对是现象级的IP。

一波一波游客被吸引到西安,然后,发布自己的唐装汉服美图,又成为免费的广告,吸引更多人来西安游玩、消费……

有数据显示,去年国庆假期,西安旅游人均花费是982元,高于成都(952元)、天津(908元)、广州(781元)、长沙(776元)等城市。

%title插图%num

西安餐饮品牌奇迹背后,能给所有城市管理者带来很多思考。

当城市发展进入良性轨道,所有城市之中的主体或人,都将是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