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二,上证指数一度突破4000点,创了10年来新高,这是个里程碑事件,意义非常大。
我前期文章多次说过,年内A股有望突破4000点,现在还不到11月就实现了。
到了4000点的A股是见顶了,还是承上启下?我认为是后者!
目前股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当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的关键。看看学习时报之前发表的文章吧,它说:投资信心得到保障,股市稳定发展,消费自然扩容提质,进而从根本上增强老百姓的消费底气。
所以未来股市这盘棋必须走好,这是个人投资者需要,也是国家需要。
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说: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持续重估,配置价值更加凸显。在现阶段行情中,管理层继续看好A股意图明显。
A股站上4000点后,股市新阶段行情有望来临。主要特征包括:
1、4000点以前都是容易上涨的区间,4000点后,反弹将进入深水区,每一个突破都需要比较大的能量。
2、前期高位股可能面临获利回吞的压力,而前期滞涨的板块可能迎来新的机会,如最近银行板块反弹明显。
但无论如何,未来行情有望在波动中反弹,尽管波动的幅度可能会加大,但仍将是底部不断抬高的过程。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10月2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按照市场的理解,央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主要偏向于买,即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国债。影响是:
1、央行买入国债有利于推动国债价格上涨,国债收益率降低,对于债市是利好。也有人说对股市是利空,因为会分流股市资金,但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股市是一个大众市场,债市偏小众,当股市赚钱效应起来后,其实大家对债市并不会太关注。
2、央行买入国债也相当于给市场投入资金,这一点对股市是利好。
像美联储给市场投入长期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买入国债、卖出美元”,也就是大家说的扩表。中国央行目前投放长期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降准。也就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但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到6.2%左右的低位了,未来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很小。所以未来央行投放长期资金的方式大概率也是转向购买国债。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M1-M2剪刀差再次缩小、M1增速继续上升,说明资金可能继续向股市流动。
不过,M2增速较前月放缓,市场可能出现一些犹豫,随着央行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未来M2增速保持在稳定水平值得期待,这一点来说对股市也是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