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足球王国”!跨境ETF再出“新品”,配售创近5年新低

%title插图%num

截至11月5日,首批两只巴西ETF均公布了发行配售比例。不足12%的比例,创下2021年至今近5年ETF配售比最低值,成为跨境ETF发展的又一生动注脚。

截至目前,跨境ETF规模近9000亿元,涵盖的区域已从最早的美国扩展到了沙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其中,新兴市场是近年来跨境ETF的布局趋势,其中不乏在各自市场发行ETF的“户挂”模式。在本次巴西ETF发行前,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已和相关机构在巴西完成了跟踪A股指数的基金发行。

一天认购超50亿元

根据易方达基金11月5日公告,易方达伊塔乌巴西IBOVESPA ETF(QDII)的配售比例为11.823%。该ETF于10月31日发售,截至当日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已超过3亿份,采取比例配售。该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巴西IBOVESPA指数,将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90%的资产投资于标的ETT。

此外,于11月4日发布配售比例的华夏布拉德斯科巴西伊博维斯帕ETF(QDII),跟踪的是巴西伊博维斯帕指数,于10月31日发售当天同样获得超募资金认购,配售比例为11.53867900%,四舍五入为11.54%。

根据Wind统计,两只巴西ETF的配售比例约11%,系2021年至今发行的ETF中最低值,成为ETF发展浪潮中的罕见现象。2021年至今,全市场成立的ETF数量逾1000只,不包括两只巴西ETF在内的最低值(配售比)由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录得,为19.96%,其次是博时中证A500ETF(39.35%)和工银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41.50%)。

巴西ETF较低的配售比例,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两只产品均设定了3亿元的募集上限,二是认购资金热情高涨。根据配售比例计算,两只ETF的认购资金合计超过50亿元。

“两只巴西ETF的‘首批’标签,吸引了市场关注。此外这类ETF属于QDII品种,因外汇额度关系设定一定规模上限,会进行比例配售。”北京一位公募基金投研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2024年6月发售的首批两只沙特ETF,由于QDII额度紧张限制,均设置了10亿元募集上限。两只ETF虽没超募比例配售,但上市后受到资金追捧,买盘资金无法通过申购平抑价格,ETF上市后一度涨停。

前述公募投研人士称,新型ETF火热反映出了市场的投资热情。但也要看到,在市场情绪高涨时,ETF容易出现交易价格远高于基金净值的情况,这类溢价会带来套利空间,也可能在后续回调中带来亏损,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需要增强风险意识。

“布局全球”趋势越发明显

从沙特ETF到巴西ETF,是跨境ETF布局发展的又一个生动注脚。根据Wind统计,截至11月5日全市场跨境ETF数量为185只,合计规模8979.68亿元。其中,2025年以来增加的规模为4737.48亿元,占比52.76%;2025年新增加的产品为47只。

从单只规模看,目前有24只跨境ETF规模在100亿元以上,以聚焦港股和美股市场的产品居多。其中,港股通互联网ETF以逾850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是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科技ETF,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此外,中概互联网ETF、纳指ETF规模均在300亿元以上。

%title插图%num

从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来看,跨境ETF在2012年前后出现,早期布局以成熟市场为主。除美股外,还聚焦德国、法国、日本市场的产品。华安基金在2014年和2020年,先后成立了跟踪德国DAX指数(DAX Index)的华安德国(DAX)ETF,和跟踪法国CAC40指数的华安法国CAC40ETF。2019年,华安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成立跟踪日经225指数的日本ETF。

在2020年之后,跟踪韩国以及东南亚新兴国家市场的跨境ETF开始增加。成立于2022年底的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ETF,是境内首只可直接投资于韩国股票市场的ETF。此外,还有基金公司推出了聚焦亚洲市场的跨境产品,包括今年初成立的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等。

市场人士表示,跨境ETF发展既与大类ETF发展有关,也与投资者的海外投资需求有密切联系。近年来投资者的投资诉求呈现出分散化、多元化特征,在沪港通等机制开通和互认基金、QDII基金等产品加速布局背景下,“布局全球”的趋势越发明显。

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需要指出的是,跨境ETF提供的资金流向不是单向的,而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之举。

以巴西为例,早在今年5月,上交所与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ETF互通项下首只产品在巴西正式上市交易,由巴西资管布拉德斯科发行,跟踪汇添富在上交所上市的沪深300ETF产品,此举意味着ETF互联互通机制首次在南美市场落地,南美投资者通过ETF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

同样是在5月,巴西资管布拉德斯科与华夏基金合作的布拉德斯科华夏创业板ETF在巴西交易所上市,是深交所和巴交所ETF互联互通项目下的首只ETF产品。7月,巴西伊塔乌资产管理公司推出的伊塔乌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在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该产品选择挂钩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实现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的跟踪。

新加坡方面,2023年底首对互挂ETF上市,为上交所的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以及新交所的南方东英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前者投资的标的是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后者跟踪的指数是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成份股来自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印度等国。

晨星(中国)在11月初发布的研究显示,过去两年美国及大部分发达市场因“拔估值”行情提前透支了未来回报潜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0年估值隐含回报,分别为2.5%和6.4%。相比之下,新兴市场不仅在过去12个月的表现优于发达市场,10年估值隐含回报也保持在相对高位,为9.1%。

“海外资金通过ETF投资中国资产,中国资金通过ETF配置海外资产。这种情况不仅在美国、巴西和新加坡,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从这几年情况来看,印度、越南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资本市场都有过不错表现,这些领域有望成为基金公司未来布局的方向。”深圳一家公募品牌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责编:战术恒

排版:杨喻程

校 对:刘榕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